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勞動保障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動保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勞動保障總結

      區人民政府:

      20*年,全區勞動保障系統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和上級勞動保障部門的部署,以黨的**精神為指針,以實踐“**”重要思想為目標,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加快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擴大社保覆蓋范圍、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全系統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順利實現了全年工作目標?,F將20*年度全區勞動保障工作情況及明年工作打算報告如下:

      一、20*年主要工作實績

      (一)工作概況

      就業服務:全區新增就業崗位9307個,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612人;實施再就業援助2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8%,低于市下達的4%的控制目標。

      企業養老保險:全區新增參保職工29483人;增收養老保險基金16800萬元;共征收養老保險基金34257萬元,征繳率為96%;支付養老金18589萬元。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2000萬元,備付能力為14.15個月。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全年參加養老保險結算的單位726個,在職參保人數10391人,離退休人數2858人;征繳保險金4405.9萬元,收繳率100%;支付離退休人員費用4300.2萬元;基金累計節余11486.4萬元。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理農保轉社保手續868人,金額538萬元;收取保險費730.51萬元;基金滾存結余13470.91萬元。支付1848人養老保險費189.80萬元。

      失業保險: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9.3萬人,完成常州市目標任務的101%;征收失業保險基金2030萬元,征繳率99%;期末享受失業保險人數為3483名,發放失業保險金2226萬元。

      醫療保險:參保單位1374個,其中機關事業單位588個,企業786個;參保人數109213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數34526人,企業參保人數74678人;征收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3281萬元,征繳率99.7%;征收企業住院醫療統籌基金2941萬元,征繳率為98.59%。

      生育保險:生育保險金收入356萬元,清欠17萬元,基金征繳率為98%。支出242萬元,累計結余824萬元。

      工傷保險:工傷保險基金收入252萬元,清欠11萬元,基金征繳率98%,支出223萬元,累計結余704萬元。

      退休審批和勞動鑒定:辦理各類退休審批1442人,其中提前退休220人,因病退休78人;辦理各類死亡人員供養直系親屬定期救濟費180人;組織勞動鑒定476人,其中傷殘等級鑒定191人,因病喪失勞動能力鑒定98人,離休干部護理依賴程度鑒定96人。認定工傷307人,審批工傷待遇31人。

      職業培訓: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361期,培訓21576人;舉辦轉崗培訓班32期,培訓4600人,完成區政府目標任務的100%,其中城管、交通協管員培訓100人;頒發職業資格證書和上崗證書9519張;舉辦農村與外來人員培訓班170期,培訓2.18萬人。

      勞動執法:巡視監察用人單位1100戶,查處嚴重違法案件34起,結案34起,結案率100%。查處各類非法用工2300余人,清退童工12名,補簽勞動合同8569份,為勞動者追回押金及工資150.8萬元。

      勞動仲裁:區仲委會辦公室依法立案225件,結案220件,結案率98%;各鎮仲裁辦事處調處勞動爭議1282件。

      (二)工作措施

      1、認真貫徹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切實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

      就業再就業工作以堅持城鎮失業人員及弱勢群體就業再就業為主,兼顧失地農民的就業,確保全區就業形勢的穩定。一是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的主導作用。首先形成了以“武進區勞動力交流中心”為龍頭,鄉鎮公共職介機構為依托,14家民辦職介機構為補充的職業中介網絡和就業服務體系,建立了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和信息系統。其次各種各類勞動力交流招聘洽談活動,給廣大的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再就業搭建了一個就業平臺,并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全年共舉辦各類勞動力交流洽談會53期,提供就業崗位10000個。10月底舉辦的武進區20*年度秋季勞動力招聘洽談會暨再就業優惠政策大型咨詢活動共吸引120余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最終有80余家用人單位與850多人達成用人意向;南北勞動力交流活動中,共有23家用人單位吸納蘇北勞動力4933人。二是再就業援助探索出了勞務派遣的新形式。今年,區政府出資120萬元購置100個交通、城管公益性崗位,由新成立的武勞勞務中心以勞務派遣的形式幫助1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另外,還先后向區國稅局、法院、工商銀行等單位派遣了下崗失業人員522名。三是再就業優惠政策真正落到了實處。首先是再就業資金的管理和運作做到公開操作程序,實現陽光工程,保證了資金使用的安全性,今年再就業資金財政預算安排1850萬元,支出591萬元;其次是再就業優惠證申領工作規范合理,不僅在申領過程中堅持三級審核、二級公示的申領制度,還會同財政等部門聯合出臺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優惠證發放制度和程序、再就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再就業優惠政策配套措施,今年全區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5806本,有381名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享受各種稅費減免達437萬元。四是勞動保障事務工作開展順利。至12月底,檔案托管人數累計為24000人,為625人了退休手續。

      2、不斷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工作,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圍繞區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在擴大社保覆蓋面和嚴把退休審批審核關上做文章。一是推進擴面征繳,促進養老保險工作盡快向鄉鎮覆蓋。今年由于受“非典”影響,區政府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將年初制訂的社保擴面征繳5萬人的目標調整為2.5萬人后,合理布置各鎮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與財政、地稅等職能部門建立了擴面工作聯動機制,擴面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共擴面2.9萬人,完成了調整后的區目標任務。二是大力開展社會保險稽核工作,防止虛報冒領養老金,以及少報漏報繳費基數等社保領域欺詐行為的發生,提高了稽查審計工作的力度,健全了社保反欺詐機制,使稽核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全區共查出少報、漏報繳費基數210萬元,應補繳養老保險費58.8萬元,已補繳到帳58.8萬元。三是嚴格把好退休審核、審批關,管好、用好養老保險基金。通過郵寄明信卡的形式,對離退休人員待遇、供養人員的領取資格等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核查,并建立了社會監督體系。經調查核查,226名供養人員已經死亡,供養救濟費已全部停發。到今年底,我區新增退休人員1557名,累計人數為22239名,平均月退休費673元。四是規范工傷認定程序,堅持主體合法、程序合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運用法律法規規章正確,在規定的時效內,全部辦結工傷認定手續。全年認定為工傷的307起,不予認定的7起,不予受理的14起,撤消43起。

      3、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推動醫保工作健康發展。

      一是醫保政策日趨完善。先后出臺了勞動、人事機構掛靠的非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若干補充意見,明確了鄉鎮工業公司定崗定職人員、六十年代停辦大中專生、下鄉知青、劃歸人員等四類人員的參保政策,提高了區離休干部的醫療待遇,對結算辦法及開放常州定點醫院進行調研,使政策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擴面工作穩步推進,全年擴面14273人,全區參保單位達1374家,參保人員109213人。三是基金征繳態勢良好?;鹨平坏囟愓魇蘸?,適時調整征繳策略,保證各項基金足額及時到位。全年應收基本醫療保險基金6274萬元,實收6222萬元,綜合征繳率99.2%。四是基金運行情況平穩,嚴把基金支出關,使有限的基金發揮最大的效能。至今年底,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5960萬元(不含按實結算部分),基本醫療統籌金累計結余1278萬元,救助基金累計結余1124萬元,基本做到各項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節余。五是基礎管理更為科學。加大了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檢查督促力度,違規基金的支出進一步減少。對內部局域網、定點醫療機構網絡、基本醫療藥品目錄庫等進行了調整、更新和完善,保證醫保工作的有序運行。

      4、加大征收清欠工作力度,鞏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成果。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重點放在保險基金的征收、清欠、結算以及《養老保險手冊》的審核鑒證工作上。一是協助人才市場和湖塘鎮政府與有關單位簽訂協議,防止單位故意拖欠保險費,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率。今年的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基金收繳率再創100%,做到了十年無欠繳,繼續名列全省前茅。二是將現有的結算單位的往來代碼以及結算單位再次進行核實、確認,提高了結算工作的準確性。三是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鄉鎮專技人員、人事人員養老保險手冊的審核與鑒證工作,已有820個單位12013份《手冊》鑒證完成。四是積極協助區有關職能部門開展事改企工作,開通養老保險關系接轉的綠色通道。

      5、建立信息數據庫,規范農保內部運作。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已完成了業務檔案信息的清理核對,通過農保業務檔案軟件,初步建立了農保業務檔案數據庫。農保領取證舊證換新證和集體卡分解工作已基本結束,劃歸新北區七個鎮的農保業務檔案移交順利。9月份,配合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禮加等鎮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險問題作了專題調研,到目前為止,全區農保違規基金中已有50萬余元清欠到帳,較好地維護了參保農民的合法權益。

      6、貫徹落實企業工資指導線,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積極指導主管部門調整企業工資,了解企業對《市區20*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到目前為止,商業局、糧食局、建設局等主管部門已審辦結束,涉及49個單位3842人;今年全區在崗職工人數為56690人,其中企業在崗職工人數為33777人,預計20*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256元,與20*年同期相比增長15.7%,其中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2070元,增長9.4%,達到了工資指導線基準線9%的要求。會同區總工會等有步驟、有計劃地采取“穩定規范簽訂企業,擴展增加新簽企業,逐步延伸鎮屬企業”的辦法不斷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今年共有96家單位簽訂了工資協商協議,效果良好,并已超額完成了任務。

      7、積極開展勞動保障執法工作,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按照“勞動保障監察維權專項執法檢查”和“勞動關系規范年活動”的要求,開展日常巡視監察、專項執法檢查、舉報案件的執法檢查,對全區各類用人單位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梳理,督促用人單位履行法定義務。全年共接待來信來訪3294人,及時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138起;立案處理嚴重違法案件34件,結案34件;全區有96%以上的用人單位進行了20*年度勞動保障年檢;加強了針對日益嚴重的拖欠民工工資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責令用人單位清退違法收取的抵押金及被無故拖欠、克扣的工資150.8萬余元;舉辦了2期大型勞動法律法規咨詢活動。

      8、積極穩妥地處理勞動爭議,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勞動爭議處理以推進“陽光仲裁”為切入點,嚴把立案受理關、集體爭議關、廉潔辦案關,增加勞動爭議仲裁工作的透明度。及時調整了區仲委會組成人員,完善了三方機制。工會和經貿局的仲委會成員共參與辦案13件。督促企業及時辦理勞動合同簽訂手續,有效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進一步加強對各鎮仲裁辦事處的業務指導,區仲裁辦工作人員40多次到各鎮仲裁辦事處指導工作,2次組織各鎮專兼職仲裁員觀摩公開開庭。仲裁辦調處勞動爭議的業務能力有顯著提高。今年各鎮仲裁辦共調處勞動爭議1282件,比去年增長12%,鑒證勞動合同12.6萬份,鑒證率達90%以上,有力地促進了各鎮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11月份,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在我區召開的全省鄉鎮仲裁辦事處現場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對我區鄉鎮仲裁辦事處的成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9、大力拓展職業培訓領域,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

      職業技能培訓開發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調整并加強了武進區職業技能培訓網絡。依據“常武”、“常武技”、“常武交”三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為全區大力開展技術工人培養和鑒定技術等級發證工作強化了組織和機構建設。二是建立并完善了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月報表制度,要求各鎮勞動保障服務所及培訓網絡中各培訓單位每月上報《培訓情況統計表》。三是協助區有關部門對被征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出了實施辦法,為提高失地農民的職業技能,增加就業率作出了根本性的保證。四是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成效顯著。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1576人次,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361期,其中舉辦農村勞動力及外來務工人員培訓班170期,培訓人數達2.18萬人。經考核鑒定,核發勞動者就業權證9519張,其中國家職業資格證書2581本。

      10、積極開展“勤廉之風萬人評”活動,不斷提升勞動保障部門形象。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勞動保障政策透明度,創辦了《武進勞動保障》內部刊物,加強勞動保障部門與企業、勞動者的溝通,把勞動保障工作置于社會監督之下。二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把全局所有審批、審核、核準事項全部納入行政服務中心窗口辦理,接受群眾監督。三是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和聯系,先后在湖塘、前黃、高新區等十余個鎮(區)召開了由當地領導、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私營業主、農民代表等參加的座談會,真誠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有針對性的組織整改。四是落實整改責任制,制訂了“勤廉之風萬人評”活動實施意見,用目標管理的手段來激發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整改措施分解細化,納入各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由部門負責人總負責,落實整改措施、整改時限,防止推諉、扯皮和個人弄權現象的發生。五是加大查處力度。通過明查暗訪和接受群眾投訴,建立監督管理工作臺帳,對每一件投訴和舉報都落實專人處理,并把處理結果予以公布。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干部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辦事效率,也為整個勞動保障工作全面深入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問題

      1、再就業政策的落實、兌現、資金的使用相對滯后,促進就業的效果不十分明顯,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和湖塘外來人員臨時交流務工點的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2、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進展緩慢,社區服務平臺尚未建立,影響了我區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進程與質量。

      3、職業技能開發工作滯后。鄉鎮用人單位普遍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不重視,失地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落后于其他工作,不能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4、勞動保障執法有待加強。少數用人單位侵害職工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依然普遍存在,鄉鎮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仍不規范,勞動爭議預防工作缺乏強有力手段。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