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衛生局管理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衛生局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衛生局管理總結

      *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工作,把衛生事業發展納入建設現代化大都市、構建和諧*的大局之中。全市衛生系統緊緊圍繞市委八屆七次全會、市第九次黨代會和市委九屆二次全會關于衛生工作的重要部署,認真貫徹落實66條惠民措施,扎實推進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公共衛生、中醫藥強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嚴格醫療衛生服務監管,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一)加強宏觀管理,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步伐加快。

      制定實施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積極引導衛生資源向基層衛生轉移,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建設,全面建立大型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口幫扶關系,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步伐加快。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努力推進市疾控中心、市第八人民醫院、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等重點建設項目。研究制定《“*”期間*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初步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成立了*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有計劃推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建設,組建應對重大群體性傷亡與核、化、生物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完善應急隊伍裝備。設立*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加強街(鎮)精神病專科和精神衛生隊伍建設。大力推進計劃免疫規范化門診和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建設。

      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市政府《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意見》及其相關6個配套文件,為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召開了全市社區衛生工作會議,社區衛生服務呈現出加快發展、全面推進的良好態勢。市政府決定從*年起用兩年時間,市、區兩級政府籌資7.62億元,對6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建設和改造;籌資3346萬元,落實區政府舉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設備更新。政府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核撥社區公共衛生補助經費,*年補助標準達到社區每服務人口每年20元,市、區兩級共投入1.6億元,比*年增加176%。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對社區基本醫療的補償機制,34間大型醫院與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市統籌區內95.5%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醫保范圍。目前全市已經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6所,社區衛生服務站106個,社區衛生服務覆蓋了全市96%以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診療服務1029萬人次,建立家庭病床5623人次,出診服務84,590人次,“小病在社區、防病在社區、健康在社區”的格局逐步形成。

      推進大型醫療機構新建和擴、改建項目,醫院診療環境進一步改善。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的項目有市中醫醫院門診樓、市紅會醫院外科大樓等項目。正施工建設的南沙中心醫院、市血液中心業務大樓、市皮防所業務樓擴建、番禺區中心醫院、廣附一醫院病房大樓、廣附二醫院臨床教學樓、廣附三醫院門急診樓改造等項目進展順利。

      (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

      落實市委、市政府66條惠民措施,制定了加快發展農村衛生與合作醫療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市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機構建設實施方案》,實施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規劃,進一步落實公共財政職能,加大對農村衛生的投入,加強農村衛生機構建設,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及保障水平。

      加強鎮、村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安排農村衛生專項經費1億元,完成20所鎮衛生院共2.5萬多平方米的業務用房改造,完成433個村衛生站的新建、改建,培訓鎮、村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5074人,落實農村公共衛生補償經費和村衛生站醫生補貼。南沙區、蘿崗區將村衛生站建設作為新區建設的重要任務,每個衛生站投入建設資金15萬元,率先全面完成村衛生站建設任務。大力推進中心鎮醫院建設,白云區江高鎮、番禺區沙灣鎮、花都區獅嶺鎮已完成中心鎮醫院建設。制定《*市農村衛生站考核要求》和《*市農村衛生站基本藥品目錄》等,進一步規范農村衛生站管理。組織29所城市醫院定點幫扶鎮衛生院。積極推進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到*年底全市有6個鎮的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達到新一輪規劃目標。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籌資機制、補償制度、資金運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規范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對*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評估結果表明,農村居民的滿意度達90%以上。*年全市農民參合率達到94.7﹪,有14.2萬人次的參合農民得到共2.3億元合作醫療報銷補償,住院補償金額占住院總費用的34.2﹪,每人次平均報銷1726元,與*年相比增加265元,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發動和籌資工作,2008年全市農民參合率達到99.4﹪,位居全省前列,實現以區(縣級市)為單位全部達到每個參合農民100元以上的目標,番禺區、南沙區分別達到160元和150元,提前實現市委、市政府66條惠民措施提出的工作目標。

      (三)重大疾病防控、衛生應急和婦幼衛生取得新成績。

      鼠疫、脊髓灰質炎等疾病連續多年保持零病例狀態。嚴密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登革熱防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在周邊國家普遍暴發大規模疫情、死亡數千例病例的嚴峻形勢下,我市發生36例病例,其中本地病例20例,沒有發生死亡病例。認真落實艾滋病防治政策,開展免費自愿咨詢檢測、免費抗病毒和抗機會感染治療,社區美沙酮維持治療等行為干預覆蓋面逐步擴大,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長勢頭得到遏制。建立了敏感的流感監測體系,迅速處置了大學城部份高校流感疫情,全年報告流感樣病例數較去年下降73%。及時有

      效處置了局部地區發生的7例霍亂疫情。繼續推進結核病防治工作,組織完成對全市基層醫生的結核病防治培訓工作,承擔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進展順利。開展大規模麻疹疫苗查漏補種和應急接種行動,全市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兒童計劃免疫6種疫苗接種率均高于98%,有效控制了與計劃免疫相關傳染病的發生。

      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積極探索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社區干預防治經驗,逐步開展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監測工作。組織了全市基層精神病防治醫生進行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與團市委聯合開展“*青少年心理陽光行動”,設立了12355等24小時心理咨詢熱線。加強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扎實推進*市“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工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組織開展了人禽

      流感、食物中毒、核放射和自然災害等應急培訓。組織參與全市反恐、重大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應急演練。及時處置了91起公共衛生相關事件。

      婦幼衛生工作穩步發展。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建設,規范服務行為、推廣適宜技術、加強人員培訓,強化行業管理,貫徹“一法兩綱”,我局被評為*-*廣東省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集體。開展艾滋病母嬰阻斷項目,加強出生缺陷干預工作,全年共篩查新生兒13.6萬名,篩查率96%。孕產婦死亡率為14.27/10萬,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4.76‰和6.48‰。

      (四)加強醫療服務監管和行業作風建設,努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

      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加強醫院內部管理。醫療核心制度、技術規范及臨床路徑等進一步健全,逐步建立起醫院管理綜合評價與專科醫療質量控制相結合的醫院巡查評價長效機制。規范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管理程序,推進醫療機構合理使用抗生素。開展了采供血工作專項檢查,確保用血安全。

      研究制定各項措施,努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的突出問題。在全市范圍內試行門急診普通病歷互通。積極推進醫療機構間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和單病種總費用承諾工作,進一步完善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全力推進醫療機構藥品網上限價競價陽光采購工作,*年7月1日起,全市178家醫療機構完成網上交易產品庫的建立并實施采購,參加率100%,半年采購量達16.5億元。組織對市屬醫院以及區(縣級市)醫院進行了醫療服務收費專項督導檢查,積極推進醫療單位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工作。組織流動醫院深入貧困農村地區開展義診活動,接受檢查、治療的群眾達16000多人次。

      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機關作風建設年、機關效能建設試點等活動,行業作風和醫德醫風建設得到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大大提高,便民、利民、為民措施進一步落實,人民群眾議論較多的衛生行風問題明顯改善,對政風行風滿意度提高。前不久,市城調隊問卷調查表明,公眾對市衛生系統政風行風等五個方面評價綜合滿意度達95.3%;市行評團對市衛生系統政風行風總體評價為滿意。

      由市委維穩領導小組牽頭,成立了*市處置群體性醫患糾紛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處置群體性醫患糾紛應急預案,逐步建立起多部門協作處理醫患糾紛的良好工作機制。院務公開進一步深化,平安醫院建設有力推進,醫患關系有所緩解。

      (五)中醫藥強市建設穩步推進,中醫藥服務基層能力不斷增強。

      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貫徹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中醫名院、名科、名醫和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的“三名三進”工程,加強中醫藥強市建設。大力推進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和農村中醫工作。黃埔區通過全國有中醫藥特色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的復核評估。番禺區、從化市、增城市成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區(市)建設單位。花都區中醫醫院成為廣東省首批中醫名院,*市中醫醫院等4間中醫醫院成為廣東省首批中醫名院創建單位。有3個全國“*”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建設單位,14個中醫專科(專病)被定為省中醫名科建設項目。在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中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啟動了中醫藥基本知識和適宜技術培訓項目,培訓基層人員達1300多人。番禺石樓衛生院、荔灣區華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河區冼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省中醫藥特色示范單位,全市36個行政鎮衛生院已實現了鎮鎮都有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建設目標。配合做好“中醫中藥廣東行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活動。

      (六)舉全系統之力參與創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創衛工作全市有10大項任務,涉及衛生部門有7項,牽頭的有3項。工作任務重、難度大,為做好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舉全系統之力全力創衛。全市各區衛生局、各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抽調專門力量專職從事創衛工作。組織檢查組、督導組深入全市10個區120條街進行“無縫隙”、“拉網式”督導檢查。各區加強與街道、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整治情況通報、聯合執法、信息交流等制度,通過多部門聯合行動,協同作戰,有力地打擊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有的區通過招募義務衛生監督員、衛生協管員、衛生檢查員,借助社會力量加強衛生巡查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和督促整改。有的區根據區內實際,采取現場受理、提前介入、集中審查等便民措施,提高了衛生許可辦證效率,縮短發證時間。組織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在街道設立現場辦公點,為各店檔提供辦證咨詢、受理辦證申請、衛生審查、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等一條龍服務。有的區采取“一店一策”的方法指導整改,規范經營行為。經過全系統的不懈努力,創衛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健康教育、公共場所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食品衛生、病媒生物防制等指標全部達標,中小餐飲單位、“五小”公共場所衛生狀況有明顯改觀,衛生許可證亮證率、量化分級亮牌率、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率、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衛生狀況滿意率均明顯提高,為我市順利通過國家創衛暗訪、全國愛衛會技術評估作出了貢獻。

      (七)加強衛生監督,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成立了*市餐飲消費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以衛生許可證清理整頓、餐飲衛生整治、肉品衛生監管為整治重點,組織開展餐飲消費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完成了國家和省政府部署的整治任務。在去年12月召開的全國餐飲消費安全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上,我局介紹了整治餐飲業無證經營工作經驗,衛生部對我市出臺《關于整治無證照生產經營場所若干問題的意見》,發放臨時衛生許可證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全市已有235間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達到A級食品衛生等級。組織開展餐飲業餐具集中洗消衛生狀況調研,擬訂餐具集中洗消衛生規范。探索推行*市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從業人員體檢工作的規范管理。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組織了打擊醫療美容機構非法行醫、無證行醫、違法醫療廣告專項行動,共監督檢查各類醫療機構1864間次,依法吊銷了7間醫療機構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取締無證醫療場所1689間次,醫療服務秩序進一步規范。開展職業病危害專項整治,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全年完成包括廣交會、省第十次黨代會、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47項大型活動衛生保障工作。組織對現行衛生行政法規、規章進行核查,及時提出了2項廢止建議。修訂和完善了衛生許可辦理程序,制定衛生許可申請、醫療機構設置申請等行政審批事項辦事指南,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程序。

      (八)衛生科研等各項工作協調發展。

      重點專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專科被評為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11個專科被評為廣東省醫學特色專科。印發了《*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科研項目申報和評審程序,積極做好科技成果獎申報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全市衛生系統獲得上級科技主管部門立項288項,資助金額1399.7萬元;獲得*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8項,市科技進步獎18項。市婦嬰醫院和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合申報的《*臍血造血干細胞庫及臨床移植應用系列研究》項目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與香港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共同完成的“*生物庫的建立及環境因素與某些慢性重大疾病的研究“在國際權威雜志《Lancet》(柳葉刀)上,目前已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生物庫的建立及被動吸煙與COPD關系的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繼續醫學教育和全科醫學培訓工作得到加強,共獲得30項國家級項目、43項省級項目,評審批準144項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累計已有

      7187人取得《廣東省全科醫學崗位培訓證書》。

      衛生事業單位全面實施人員聘用制,不斷完善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工作,優化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結構。穩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了市衛生局機關內設機構,增強衛生政策法規工作力度,進一步理順和規范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職能。衛生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衛生信息數據中心管理系統項目取得新進展,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開始試運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完成相關程序模塊更新,電子政務辦公系統逐步完善。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亚洲免费二区三区|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