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加強經貿調整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是全面實施“十五”規劃的奮進之年,也是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的重要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抓住機遇,調整創新,協調推進,狠抓落實,突出打造“一城三基地”和產業升級兩大重點,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工商貿經濟穩定增長,預計年內各項目標基本實現。
20*年1—10月份,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311.3億元,同比增21.9%,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150.0億元,同比增23.1%,規模以下企業完成161.3億元,同比增20.8%;其中鄉鎮企業(包括個體)完成273.2億元,增25.6%,銷售產值263.7億元,產銷率96.5%。全市工業用電量8.48億度,工商稅收6.41億元,同比分別增37.0%、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億元,增8.7%,其中限額以上批零貿易實現銷售收入24.5億元,盈利水平回升,利潤總額萬元,同比增%。預計年內工業總產值能夠實現400億元,銷售、利稅、自營出口增幅可以穩定在20%以上。
經濟增長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增長速度有所回升。主要受世界經濟發展平穩、我市主要行業和重點企業產銷增幅回升較大、產業集聚效應放大以及2001年增長基數較低等因素作用,全市工業經濟增幅回升明顯。二是增長質量穩定提高。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達25.5%,經濟效益指標綜合指數112.5,同比上升8.9個百分點,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顯示了調整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實際效果。三是工業出口增長乘勢而上。企業積極應對WTO,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強化企業管理,優化組織形式,整合網絡資源,全市外貿出口形勢喜人。全市自營出口總額達1.90億美元,同比增34.3%,其中生產企業自營出口萬美元,同比增%。
(二)工業投資持續擴張,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取得較大進展。
1—10月份全市企業技術改造新立項192項,計劃總投資25.2億元;其中溫州市級以上項目65項,計劃投資19.4億,樂清市本級項目127項,計劃總投資5.8億元。完成技改財務數6.3億元,好于去年同期。3個被列入省級高新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項目的執行情況良好。11家企業申報辦理技改項目國產設備抵扣企業所得稅金額1.1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0.6億元,同比增26.4%。16家區外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新產品新增產值逐漸凸現。
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大。按照“一城三基地”的產業發展定位,加快了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市中心工業園區已有45家企業進區施工,30家企業部分廠房落成,8家企業投產;北白象大橋工業園區、淡溪工業園區正掀起建設熱潮;蒲岐、芙蓉、磐石、象陽、七里港、樂成、清江、天成、石帆等鄉鎮的特色工業園區已全面啟動,正按規劃和基建程序著手建設,其中蒲岐、磐石、樂成、清江4個園區成立了開發公司,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芙蓉工業區由企業合伙委托企管所建設。市中心工業園區、區域性工業園區、特色工業園區齊頭并進,合力構筑“工業走廊”。預計年內大部分園區將初步成型,10個園區將初顯效益。
(三)企業體制改革力度加大,改革工作有較大進展。
國企改革全面推進,改制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工業系統圍繞以產權制度改革和職工勞動關系處理為重點,切實加大力度,形成上下同心協力、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市雁蕩山酒廠、市機械電器總公司和市礦冶公司改制掃尾工作順利完成,市氮肥廠、市電子總公司和樂清酒廠等企業進入實質性改制階段。同時,進一步推進集體企業改制,完成了5家集體企業職工勞動用工“賣斷”。目前,全市21家預算內國有企業,已有9家完成改制任務,進入操作實施的有5家;二輕系統完成了25家集體企業改制任務。
民營企業股份合作制進一步發展和規范。在受到原有的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示范影響下,14家企業積極申報省中小企業局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推進企業向現代公司制企業轉變。創新企業經營機制,上市融資已成為我市企業制度創新又一重大舉措,正泰、德力西、長城、天正、華儀等股份公司上市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全部完成溫州市企業上市培訓輔導期。
(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初步成效,重點行業安全生產狀況有所好轉。
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市經貿局作為牽頭單位,積極發揮組織、協調作用。一方面,抓住社會反映強烈、嚴重損害樂清聲譽的突出問題,重點組織了46個專項整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據統計,1—10月份累計出動各類執法檢查人員9652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9570個,查獲違規單位或個人1715個,立案248起,涉案金額2310.64萬元,結案572起,涉案金額4742.2萬元,其中重大案件立案70起,涉案金額3200萬元,結案25起,涉案金額3480萬元,搗毀各種窩點62個。另一方面,加強成品油、化學危險品等重點商品和典當、拍賣、屠宰等特種行業的市場監管,經營秩序趨于改善。同時,“信用樂清”建設進展順利,政府、企業和個人等三大信用主體互促共進。
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為重點,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為契機,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對不符要求的加油站、船舶制造、礦山、沖壓設備、壓力鍋爐、消防設施等進行了嚴厲整頓,累計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15次。20*年原經貿系統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比上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五)進一步轉變職能和服務企業,加強經貿綜合協調。
加大機構改革和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完成機關內設機構“三定”工作,抓好局機關機構改革工作,清退借用人員和臨時工,開展了企管所體制改革和人員分流工作,同時,簡化技改項目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推行集中審批、并聯式審批和網上審批,服務窗口受到群眾好評。
加強經濟形勢分析和綜合協調。努力把握經濟形勢,切實做好市場調控、重點項目實施等協調服務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有利條件;認真開展“一城三基地”規劃發展、國企改革、企管所體制改革、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優化、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調研,為市委、市政府獻計獻策;做好“工業50條”宣貫工作,對全市重點骨干企業技改立項、工業用地、出口退稅開展專項協調服務工作。
研究制訂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意見,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支持服務體系尤其銀企合作。上海浦發銀行與我局達成年授信額1.5億元,推薦了113家中小企業獲貸2.1億元,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發展。
創新市場營銷,積極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加快發展會展業,組織企業參加全國各地重要的商品交易會和洽談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模具設備及塑料機械展覽會。尤其組織企業參加第四屆深圳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會展期間,樂清展團充分宣傳推介了樂清的民營科技成果和項目,達成了一批協議,簽訂了一批合同,取得了一定實效。我市19家參展企業共發生成果交易8項,總計金額達5000萬元以上。
(六)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圍繞“兩年”活動創建文明機關。深入開展機關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加快發展活動。著重解決“五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學習教育調研、整改解決問題、完善機制鞏固提高等活動,強化了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深化了機關“作風建設年”和“調查研究年”活動。
認真宣傳好學習好貫徹好十六大精神和“5·31”講話精神。組建了浙江雁蕩山金獅啤酒有限公司黨委,抓好商業局黨組織歸并工作,開展了系統內行業協會黨建工作調研。
加強經貿法制綜治工作、廉政建設和企業培訓、經貿宣傳、政務信息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經貿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工業經濟運行中結構性、素質性、機制性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產業層次不高,企業贏利能力和贏利水平低,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業增長的基礎不穩固。二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不少大中型企業技術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技術創新后勁不足。三是企業管理落后,管理者素質與企業規模擴大狀況不相適應的矛盾較為普遍,管理基礎薄弱,經營行為不規范。四是中小企業發展緩慢,融資渠道不暢、服務體系不健全、行政審批環節過多過繁、辦事難的問題十分突出。五是經貿管理體制理不順。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對于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經貿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