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態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有序推進生態市建設,確保在2007年前建成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全國生態市,根據全國生態市建設的指標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2005—2007年生態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如下:
一、社會經濟
1、國內生產總值和預算內財政收入保持適度增長,農民和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較快增長,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長15%左右。到2007年,恩格爾系數小于40%,貧困人口比例小于0.2%。
責任部門:農工辦、財政局、勞動社保局、統計局、民政局,
2、擴大充分就業,減少收入差距。每年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實現就業1.5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4%以內,基尼系數基本保持在0.3—0.4之間。
責任部門:農工辦、勞動社保局
3、控制人口增長,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率保持到90%以上,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
責任部門:計生局
4、鞏固提高全市基礎教育事業發展水平,初中教育普及率達99%以上,全市所有中小學開展環境教育。三年內每年建成省級“綠色學校”1—2所、無錫市級“綠色學校”4—5所、××市級“綠色學校”20所。到2007年,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部建成“綠色學校”。
責任部門:教育局
二、農業環境保護
1、開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2005、2006、2007年分別建成無公害食品基地40個(面積8萬畝)、45個(面積10萬畝)、50個(面積12萬畝),到2007年,全市主要農產品中有機及綠色產品比重達到20%以上。
責任部門:農林局
2、推廣生態養殖模式,2005、2006、2007年分別完成3個、5個、8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試點。到2007年,全市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大于90%。
責任部門:農林局、環保局
3、積極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和推廣使用,2005、2006、2007年分別新增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點5個、6個、7個。到2007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責任部門:農林局
4、指導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素等。到2007年,化肥施用強度小于250千克/公頃,農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率大于90%。
責任部門:農林局
5、加強農用薄膜回收,2005、2006、2007年分別有5個、5個、6個鎮設立農用薄膜回收點,農用塑料薄膜回收率達到90%以上。
責任部門:農林局
6、推廣農村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使用。到2007年,農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達到30%以上。
責任部門:農工辦、發展計劃局、農林局
7、加大防洪抗旱能力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系統抗災能力。
任部門:水利局、農林局
三、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
1、完善定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加強風景名勝區管理。到2007年,全市“一園四區”(指森林公園、濕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15%以上。
責任部門:規劃局、園林旅游局、農林局、國土資源局
2、加強地水資源保護。到2005年,全面完成地下水禁采封井任務。
責任部門:水利局
3、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到2007年,受保護基本農田面積大于90%。
責任部門:國土資源局
4、大力開展城鄉植樹造林活動,三年內每年新增林地面積1.5萬畝。到200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8%以上。
責任部門:農林局、園林旅游局
5、制訂并實施磚瓦窯關停計劃。三年內全市關停45只磚瓦窯。
責任部門:國土資源局、經貿局、工商局
6、整理土地和利用廢棄石宕。三年內,每年完成800畝廢棄石宕的復墾、利用。到2007年,全市退化土地恢復治理率達到90%以上。
責任部門:國土資源局、農林局
7、加強廢棄石宕復綠。到2007年,全市主要交通干線兩側廢棄石宕基本完成復綠任務。
責任部門:農林局、國土資源局
四、工業污染防治
1、繼續實施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制度,加強“紅色”、“黑色”企業環境行為的監督管理。到2007年,“紅色”、“黑色”企業在參評企業中所占比例低于10%。
責任部門:環保局
2、對長期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嚴重超過排污總量和無環境容量地區的嚴重污染企業,實行關停。
責任部門:環保局、經貿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等。
3、加快廢水治理,提高廢水達標排放標準。2005年,印染、造紙、化工、制革、洗毛等主要水污染企業全部實現一級達標排放;2007年全市所有水污染企業全部實現一級達標排放。
責任部門:環保局、開發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
4、全市鄉鎮污水廠處理廠正常運行,工業廢水實行集中處理。三年內每年建設排污管道100公里,每年削減排污口50-70個。到2007年,全市保留100個工業企業排污口。
責任部門:開發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
5、排污口規范化整治。2004年底前,完成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廠遠程實時監控裝置、cod在線監測儀的安裝,完成日處理能力2000噸以上的企業廢水處理設施cod在線監測儀的安裝;2005年底前,完成年內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廠遠程實時監控裝置、cod在線監測儀的安裝,完成日處理能力2000噸以上的企業廢水處理設施遠程實時監控裝置的安裝;2006年底前,完成所有廢水處理設施遠程實時監控裝置、cod在線監測儀的安裝。
責任部門:環保局
6、加快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到2007年,基本完成電廠、鋼廠廢水(循環冷卻水)回用等綜合利用工程建設。
責任部門:發展計劃局、環保局
7、加快電廠二氧化硫和煙塵治理,所有電廠必須建設靜電除塵和高效脫硫系統。2005、2006、2007年分別完成30%、40%、30%電廠除塵脫硫工程建設。到2007年底,全部電廠完成脫硫除塵治理。
責任部門:環保局
8、加快集中供熱和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2005年,淘汰全市具集中供熱條件的0.5噸以下燃煤手燒鍋爐。到2007年底,全面淘汰集中供熱范圍的燃煤鍋爐,燃煤窯爐(特種行業窯爐除外)全部改為燃油或燃氣等清潔能源方式。
責任部門:發展計劃局、環保局、技術監督局、各有關鎮人民政府
9、加快推進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審計、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開發區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三年內每年完成循環經濟試點10個、清潔生產審計25家、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企業20家以上。到2007年,全市必須實施清潔生產審計的制革、印染、化工等企業,全部實行清潔生產審計。
責任部門:環保局、經濟貿易局
10、實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三年內二氧化硫、煙塵排放總量每年削減5%,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每年削減2-3%。
責任部門:發展計劃局、環保局,
11、開展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2005年,××經濟技術開發區和3個鎮工業集中區建成省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其余鎮工業集中區完成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規劃;2006年,6個鎮工業集中區建成省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2007年,7個鎮工業集中區建成省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責任部門:環保局、開發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
12、加快電鍍加工企業、鋁氧化企業集中生產和集中處理步伐。到2007年,全市各鎮、開發區只保留一個電鍍加工、鋁氧化集中生產和集中處理點,關停分散小電鍍加工、小鋁氧化企業。
責任部門:環保局、經濟貿易局、工商局、各鎮人民政府
五、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1、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建設成果,提高城市衛生水平。
責任部門:衛生局、城管執法局
2、健全完善全市調水方案,2006年底前完成相關工程建設。
責任部門:水利局、各有關鎮人民政府
3、加快實施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提高城鄉生活污水截流率和處理率。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2007年鎮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加快制訂并實施中水回用規劃,實現中水回用。
責任部門:規劃局、建設局、建投公司、各鎮人民政府
4、加快制訂并組織實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或堆肥等無害化處理方案。2005年完成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并開工建設;2006年建成投運。
責任部門:發展計劃局、建設局
5、加強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保護,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責任部門:建設局、開發區管委會
6、加強城市綠化建設。2005、2006、2007年分別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50萬平方米、150萬平方米、200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都達到12平方米以上。
責任部門:園林旅游局
7、鞏固、擴大城市煙塵控制區建設成果。劃分城市清潔能源區,2007年底前全部淘汰區域內燃煤鍋爐,實行集中供熱或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城市煙塵控制區覆蓋率達到100%。
責任部門:發展計劃局、環保局、技術監督局、城管執法局等
8、鞏固、擴大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區建設成果。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60%以上。
責任部門:環保局、城管執法局、建設局等
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1、加快環境優美鄉鎮建設。2004、2005、2006年分別建成3個、9個、3個環境優美鄉鎮(澄江鎮不計)。
責任部門:環保局、農林局、各有關鎮人民政府
2、加快生態村建設。2005、2006、2007年分別建成8個、10個、12個生態村。
責任部門:環保局、農林局、各有關鎮人民政府
3、開展河道清淤整治。2005年,完成長壽河等整治,實現水質達標;2006、2007年,完成張家港河、錫澄運河及應天河、青祝運河、富貝河等河道整治,實現水質達標。到2007年,全市主要河道水質基本達到功能區類別標準。
責任部門:水利局、交通局、環保局、各有關鎮人民政府
4、加強農村改水改廁。到2007年,鎮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責任部門:衛生局、建設局
七、生態文化建設
開展綠色社區建設。2005、2006、2007年分別建成5個、8個、12個綠色社區。到2007年底,50%的社區建成綠色社區。
責任部門:市委宣傳部、民政局、環保局、澄江鎮人民政府
八、環境專項整治
1、開展全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專項整治,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率達90%以上。
責任部門:衛生局、環保局
2、開展全市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危險廢物全部處置利用,無危險廢物排放。
責任部門:環保局
3、開展核與輻射專項整治。
責任部門:環保局、公安局、衛生局
4、開展“白色污染”專項整治。
責任部門:工商局、技術監督局、衛生局、經濟貿易局、環保局
5、開展城區燃煤大灶專項整治,改用燃油、燃氣等清潔能源。
責任部門:環保局、城管執法局
6、開展城區建筑施工噪聲專項整治。
責任部門:城管執法局、建設局、環保局
各責任部門要根據行動計劃,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并采取有力措施,強力組織推進,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