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法制普法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全面實施“*”普法規劃的關鍵一年。我市的普法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凸顯創建和諧*、樹立法律權威、維護社會穩定三大主題,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扎實有效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和全社會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為我市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充分發揮普法工作的職能作用,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屆五中、六中全會和黨的*大以及省、市十次黨代會精神,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各地各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的高度充分認識“*”普法的重大意義,明確普法的職責任務,促進運用法律手段不斷調節、規范社會關系,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要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這一中心,大力開展憲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公民基本權利義務的宣傳教育,全面樹立法律權威;要著眼于我市“*”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把“*”普法納入平安創建活動中去。
(二)以貫徹落實《廣東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為契機,加大普法工作力度,開創“*”普法新局面
2、抓住貫徹實施《廣東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下簡稱《條例》)這一契機,促進我市普法工作邁上法制化軌道。在新聞媒體開辟專欄宣傳《條例》,讓廣大干部群眾認識《條例》實施的重要現實意義;4月份,將組織召開市普法領導小組成員擴大會議,邀請專家解讀《條例》,深刻領會依法普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條例》的規定和要求,從組織領導、運作機制、規章制度、內容形式等方面規范和完善我市的普法工作,及時調整充實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和普法辦事機構,落實人員編制、崗位職責,探索各地各部門普法教育的評估體系和量化考核指標,建立和出臺*市“*”普法評估體系;整合調動政府各部門及各方面的普法資源力量,構建“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部門協調、法制保障、全社會參與”的普法機制。
3、進一步明確五個重點普法對象的各項硬性要求。一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用法。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黨委(組)中心組集體學法、領導干部法制講座、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和領導干部法律知識任職資格等制度,進一步加大領導干部法律知識培訓力度,促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二是進一步健全落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專業法律知識的學習制度。把法律知識納入公務員資格準入考試考核內容;繼續堅持公務員年度學法和普法考試制度,執法人員持執法資格證上崗制度。三是加強青少年法律知識的普及和青少年守法行為的養成教育。學校的法制教育要做到“計劃、師資、教材、課時”四落實;繼續完善法制副校長的聘任和使用工作。四是加強對農民、居民的普法。繼續抓好鎮村干部的普法教育輪訓工作;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平安社區建設,做到法律進村入戶。五是圍繞誠信建設繼續抓好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教育。六是加強進城務工人員依法維權和自覺守法教育。積極探索加強流動人口法制教育的新路子。
4、結合新頒布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突出學法重點內容。突出抓好《廣東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風景名勝區條例》、物權法和知識產權等新頒布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5、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普法工作骨干隊伍。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條例》要求,配齊配強普法領導班子,建立一支業務強、素質高的普法骨干隊伍。上半年,建立市“*”普法講師團;擬于第3季度組織培訓全市普法骨干,不斷提高他們的普法工作能力。
三、突出“樹立法律權威,建設和諧*”這一主線,構建基層維穩普法大格局,大力開展基層維穩普法工作
6、繼續抓好我市維穩普法教育工作。當前,我市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化,利益格局不斷調整,基層社會矛盾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的趨勢,群體性糾紛時有發生,上訪問題比較突出,維穩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因此,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進一步發揮基層普法維穩作用,圍繞黨委、政府“構建和諧*”,尤其是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和矛盾糾紛,通過以案說法、文藝作品等人們易于接受的方式,抓好農村、社區和企業的普法教育,為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服務。普法的內容,要側重宣傳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與社會保障相關,以及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相關的法律法規,重點宣傳依法行政、政務公開、勞動保障、婚姻家庭、刑事懲治、治安處罰、公共安全、質量安全、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法、土地管理等實體性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律引導、教育與威懾的功能;同時,要大力宣傳權利義務、信訪復議、調解仲裁、訴訟執行等程序性法律法規,暢通群眾反映訴求的法律渠道,把學習宣傳有關調解社會矛盾的法律法規與推進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人民調解工作結合起來,有效預防化解社會矛盾。認真組織基層群眾開展“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的“一學三講”活動,引導公民正確認識和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依法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自覺遵紀守法。通過抓好各類普法對象的普法教育,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努力創新方式方法,使普法工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不斷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7、要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廣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法律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和進單位),加大普法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有效地動員和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參與。要繼續深入開展爭創“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區”、“誠信守法企業”、“依法行政示范單位”活動,深入開展“法治縣(區、市)”創建活動,大力促進普法依法治理。繼續抓好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打造新的宣傳教育平臺。及時宣傳推廣學法用法的先進典型。
8、抓好“6.26”禁毒宣傳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防治艾滋病宣傳日等各個專題的宣傳活動,掀起學法高潮。
今年是推進“*”普法的關鍵之年,也是《廣東省法制宣傳條例》開始實行的第一年。各地各單位要做到早計劃、早部署、早行動,廣泛動員,扎實工作,為完成“*”普法規劃確定的工作任務,為建設和諧*,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