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監局發展產品質量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人民政府:
自9月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全面開展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肇慶和我市政府及各級工商部門的部署,以關注民生、維護安全為主線,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通過采取成立機構、制訂方案(詳見附表)、宣傳發動、督導結合、統一清理等有力措施,扎實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截至11月5日,全市縣城以上城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和超市共31個,全部已開展索證索票管理,索證索票率96%;共有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1608個,其中已經建立臺帳的有1511個,占總數94%;共有縣城(含)以上城市豬肉市場和銷售豬肉的超市18個,其中13個市場內的145戶豬肉經營戶與定點屠宰企業簽訂準入協議,5個超市與定點屠宰企業簽訂豬肉準入協議,即其所銷售的豬肉全部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行動以來,我局共查處無照經營35宗,查獲銷售假偽食品案16宗,搗毀地下豬肉屠宰場4個,引導辦照127戶。
11月5日下午,省政府、肇慶市政府及我市分別召開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三級工作會議。為迅速貫徹落實三級政府的會議精神,推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會后我局立足職能,在認真總結梳理前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對下階段的整治工作進行了及早部署和安排。
總的來說,在地方黨委政府和上級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的專項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要求高,單靠某個部門動和做是不科學和不實際,社會的整體收效也是甚微的。從現時該項工作的開展情況看,受其他職能部門的認識度和協調性的影響,我局在開展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和阻力,直接影響了工作的實施進度,甚至有部分工作處于被動制約狀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市場開辦者、食品經營者意識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市政府開辦的市場存在多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主體資格不合法,全市由市政府開辦的24個市場(其中集貿市場21個和專業市場3個)全部沒有通過市場年檢,不符合合法經營的主體資格。第二是對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認識未到位。第三是沒有落實市場開辦者為市場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場內經營戶的入場資格沒有進行審查,容許場內多個行業無照經營現象的存在,同時對食品經營戶開展索證索票工作沒有及時督促和檢查。第四是市場的內部管理未能到位,場內硬件設施沒有更新改造,環境臟亂差。
針對上述情況,我局建議市政府督促市場開辦部門要進快理順和解決主體資格問題,認真執行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嚴格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督促場內經營者合法經營,在年度市場檔位招投標時,對所有中標者必須要求持《營業執照》辦理繳交投標款手續,對不符合要求的,要堅決取消中標資格。
二是城區市場周邊街巷占道經營現象普遍。尤其是高觀市場及新沙田園市場更為嚴重,其中清塘沙田園二、三街僅豬肉無照經營戶就達20多檔,而魚、蔬果等其它市場行業更擠滿整條街道,群眾意見很大。對于市場周邊街巷無照經營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這既有歷史遺留的原因,也有部門利益的潛在影響,要徹底解決這一現象,我局認為必須按照疏導和整治相結合的方法區別處理。首先是,對市場周邊確實符合經營條件,且存在多年的豬肉、三鳥、鮮魚無照經營店檔要盡快發照。今年6月份,市政府出臺了《*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暫行辦法》,對市場外的豬肉、三鳥、鮮魚等經營戶的發照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為此,我局建議市政府盡快協調市政、衛生、環保等部門,對該部分符合條件且經營多年的經營戶給予審批發照。其次是,對市場周邊不符合經營條件的無照經營戶,尤其是對沙田園、高觀市場等頑固部位要堅決清理取締。建議由市政府牽頭,組織市政、城監、工商、公安、衛生、環保等部門進行集中統一清理。
三是大沙市場管理相對混亂,對321國道沿線的整治帶來壓力。本月底國家第三次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現場會將在我省召開,大沙段是我市迎檢的重點部位。一直以來,大沙市場的管理相對混亂,市場內外無照經營現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有:一是市場外街道被當地市政部門劃分投標,且全部無照經營,對市場內正當合法經營帶來極大的沖擊,并引發市場內部分經營戶不辦照經營,甚至搬出市場占道經營。二是當地市場物業管理部門沒有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疏于管理,沒有審查場內經營戶的合法經營資格。三是地方群眾的法制意識淡薄,依法經營觀念不強,暴力抗法事件時有出現。針對上述情況,建議市政府督促當地鎮政府牽頭相關職能部門盡快清理市場外無照經營戶,對符合經營條件的,盡快理順和協調相關部門給予審批發照;對不符合條件的,采取統一清理取締措施。
四是個別部門的職能分工未明確。按照國務院《特別規定》的要求,市場開辦者和食品經營者是流通環節履行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而作為市政府開辦市場的工作部門,市市場物業管理中心對該項工作介入嚴重不到位,主要表現有:市政府整治領導機構未有將該部門列入成員,且相關工作會議也未有通知出席,致使該單位對該項工作認識不深、對本部門的職責未清晰明確,并直接影響了市場內相關整治工作的開展。為此,我局建議市政府盡快將市市場物業管理中心納入本次整治的成員單位,一方面明確其開辦職責,另一方面有利協調解決市場內無照經營問題。
現在距離國家第三次工作現場會的召開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所有工作迫在眉睫,如何按時按質完成4個100%工作目標是我們當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堅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力以赴,想方切法,迎難而上,對本部門力所能及、能理順解決的,要分步驟、分階段盡快解決。具體計劃如下:
1、總結摸查(11月6-7日):組織各單位認真總結前階段的工作情況,分析梳理存在問題和原因,討論研究解決措施,并根據經濟戶口管理和分層分類監管、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以及日常市場巡查監管所掌握的情況,反復摸清底數。具體分二步開展:第一步重點摸清轄區內的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第二步摸清其他相對零散的經營戶。通過“拉網式”的反復摸底排查,再次調整和確定本轄區重點整治的區域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尤其要把食品經營主體資格、食品質量、食品經營行為等方面問題突出的城市社區、學校周邊、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確定為重點區域,形成重點區域名錄。
2、提交計劃(11月7):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上,將梳理出的問題和措施形成工作計劃提交市政府,爭取市政府的支持和協調。
3、繼續宣傳教育(11月8日—11日):充分利用市電視臺加大宣傳的有利機會,繼續加大對基層一線工商人員的再動員和社會群眾、經營戶的再宣傳引導,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認識,確保將各項整治任務家喻戶曉。同時要及時總結經驗,利用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整治進展情況,既要報道好的典型,發揮鼓舞士氣、振奮精神的作用,又要對制假售假惡劣的企業予以曝光,震懾違法分子。
4.集中整治(11月12-21日):繼續全面落實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組織實施專項整治工作,要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市場周邊不符合經營條件的無照經營戶為重點清理對象,以大沙沿線、沙田園二、三街、高觀市場為重點整治地段,切實解決市場內外經營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全市所有的食品市場、超市100%建立市場食品準入管理制度”、“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100%建立食品進貨臺賬制度”、“徹底解決鄉鎮政府所在地及城區小食雜店、小攤點無照經營問題”三大任務
4、督查鞏固(11月22-24日):在局食安辦的帶領下,抽調經檢、市場、企管、登記、商廣、督察等股室負責人組成督查組,以暗訪的形式對各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督查堅持高標準、高要求,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糾正,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在全局予以通報并嚴格按照工作方案進行獎懲,確保工作落實。
5、整改提升(11月25-28日):將督查情況形成督查通報印發至各單位,督促各單位針對督查問題,迅速落實整改,不斷提高專項整治的成效。
另對非本部門能解決的問題,我局將及時、全面向市政府匯報反映,希望市政府能站于全市的大局,給予積極協調解決,確保我市順利通過省政府和國務院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