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局優化安全監管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防災減災安全保障能力
1.全力抓好防洪減災工作。貫徹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健全各項制度預案。健全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防旱責任制;完善*、*、*水庫洪水調度方案、*港防洪預案、鄉鎮防洪抗災預案、山區小流域防洪避洪預案和地質災害防御預案,以及防旱抗旱預案;努力提升防汛抗災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抓好防汛物資儲備、隊伍建設。認真做好防汛、防旱、防臺的各項準備工作,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繼續加快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實施*水庫,*鎮蘇源、尖山底水庫,*鎮蘭底山水庫,*鎮南垅水庫,*鎮大坑、王壇水庫等7座水庫千庫*建設。同時,安排*街道三十稱等14座山塘除險加固建設。加強防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工程防災減災能力,確保水庫、山塘度汛安全,充分發揮水庫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功能。
3.抓好防洪工程建設。主要抓好*鎮集鎮防洪堤建設,認真實施橫渡溪滅螺、三橋溪堤防加固工程。
二、堅持可持續發展,努力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以“節水為先、優化配置”為原則,努力構建配置優化、安全可靠、運行高效的水資源保障工程體系。以保障城鄉飲水為目的,加強水源工程和區域性引調水工程建設,加強應急備用水源的建設。
1.強力推進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2009年改善*、*、*、*、*、*等11個鄉鎮(街道)181個村21.52萬人飲用水條件,其中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15.45萬人。*鎮解決19個行政村3.25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2.12萬人;*鎮解決27個行政村2.27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1.6萬人;*鎮三十六都片解決12個行政村和學校1.5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1.49萬人;*鎮和睦片解決17個行政村2.16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2萬人;*鎮吳村片解決25個行政村3.57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2.22萬人;*鎮解決19個行政村及學校2.35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1.51萬人;淤頭鎮平崗山片解決21個行政村1.45萬人飲用水問題,包括不安全人口9300人。
同時,出臺完善有關政策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提高已實施農民飲用水進村入戶率,加強對已建成工程的長效管理,切實提高工程效益。
2.繼續實施千里渠暢工程。我市灌區分布情況為:以*、*、*灌區為骨干,各地小型水庫灌區進行補充。的灌溉體系。目前共需要改造的自流灌溉面積100畝以上的灌區276個,設計灌溉面積13.85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只有6.225萬畝,需要改造的渠道總長636km;需要改造的揚水灌區57個,設計灌溉面積3.5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只有2.75萬畝,需改造泵站57座、渠道總長130公里。工程改造總投資約14415萬元。我市從20*年開始,啟動實施千里渠暢工程,2009年計劃實施白馬泉支渠等9處工程配套建設。
3.灌區節水改造。認真抓好*水庫灌區節水改造2009年工程建設任務,中央補助1650萬元。同時,抓好千萬畝十億方節水工程*、*等4處灌區工程建設。
4.加強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續建配套、河道整治、農村水電、堰壩修筑、低丘紅壤開發等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
三、堅持人水和諧,全力抓好水生態環境建設
促進人水和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要加強農村水資源保護,加強水土保持,加快生態治理,大力推進水生態環境建設。
1.實施全市水源地保護工程。著力提高水質水源水環境保護能力。按城鄉協調發展要求,統籌考慮城鄉的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的一體化建設與管理,加大生態水環境保護力度,更加科學開發利用水資源,建立*港水面常年保潔的長效機制。按照“全面普查、綜合整治、嚴格監管、完善制度”的總體要求,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切實保護全市飲用水源地和“一村一清潔塘”安全用水。在開展聯合執法整治的基礎上,劃定*港、飲用水水源地、三大水庫、農村生活用水水域保護范圍,向全社會公布保護名單,樹立保護公示牌,實行掛牌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明確保護辦法、實施主體、保護要求、管理人員、監督電話等,加強監督。明確鄉鎮(街道)、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責,建立聯合執法、規范管理、有序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
2.加快實施萬里清水河道工程。堅持按“人水和諧”的理念,實施*溪改造等10個河道生態型建設項目,并與水利綠化等活動相結合,把河道整治與防洪排澇、灌溉供水、截污、景觀美化等有機結合,努力達到“水清、流暢、景美”。
3.認真實施“新農村——水環境整治”工程。繼續開展農村池塘河溝整治,著手進行集鎮內河治理,為當地村民的生活、生產、消防、娛樂提供水源服務,為農村增添了生機和活力,進一步營造“人水和諧”環境。突出重點,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集鎮村莊附近的河道、池塘、溝渠等水域的清淤疏浚,努力恢復河塘自然功能,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4.實施水土保持項目。認真實施*鎮泉家壟、*鄉府前2處低丘紅壤開發項目。努力遏制開發建設項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充分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推進水土保持工作。
5.全力抓好“312”新農村綠化運動水利綠化工作。我局已成立“312”新農村綠化運動水利綠化領導小組,明確了相關科室的責任,落實專人,強化檢查。為保證新農村綠化工作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于20*年9月專門對新農村村莊河渠塘綠化情況進行了專門調查摸底,在鄉鎮、街道自報的基礎上結合“兩線整治、重點村建設”等內容進行摸排、細化,確定綠化重點,將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綠化任務分解到鎮、村、地段。同時,已先期籌措了15萬元資金用于河渠綠化工作。并結合水土保持、萬里清水河道建設等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將工作進行了具體分工,將確保2009年3月底前完成50公里河渠綠化任務。
四、堅持統籌兼顧,努力推進漁業產業協調發展
2009年要突出抓好養殖水域環境改善、庫塘高產健康養殖技術推廣、擴大名特優水產品面積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這四個重點,促進全市漁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全年實現水產品養殖總量9500噸,產值1.65億元,進一步幫助漁民致富。
1.實施漁業生產標準化,實現水產品綠色健康。以制定科學規范、簡明可行的標準,來指導和規范漁業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提高漁業整體效益。我市是*市的水產大市,鱖魚等各種特色水產品的開發已初具規模,當前要從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進水產品質量認證入手,抓好漁業生產標準的制訂、實施與監督,增強水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漁業效益,增加漁(農)民收入著手。
2.實施名牌戰略。在搞好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無公害水產品、綠色食品水產品認證,爭取更多的產品成為國家、省級名牌,提高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對產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充分發揮我市已經認定的示范基地和名牌水產品的品牌效應和帶動作用。
3.強化漁業行政執法,運用好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在種苗管理、漁藥飼料監察、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等方面的職能,加強漁業技術推廣服務隊伍建設,綜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方法,為漁業標準化的實施提供組織支撐。同時,加強漁業水體污染整治。建立全市漁業養殖檔案,進一步規范養殖行為,杜絕向水體直接施用畜禽糞便,改用無臭無公害的漁用生物有機肥,保護好養殖水質。
4.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推動行業自律。引導漁農改變小而散的經營方式,實行組織化、規模化,大力培育漁業龍頭企業和漁業專業合作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增強漁民互助、互保精神,同時對漁業環境進行廣泛監督,維護漁民利益。這是對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職能有益的補充。
5.增加漁業投入,扶漁政策落實到位。繼續加強漁業科技教育、技術推廣、良種繁育、病害防治、水產質量檢測、魚藥飼料監測管理體系建設,加大水產品信息服務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建立漁業保險體系,通過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和補貼,幫助漁農民化解漁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拓寬漁業的投資渠道,增加漁業的投入,增強漁業的發展后勁。
五、堅持依法行政,提高水利執法水平
要不斷深化各項水利改革,強化水利發展的依法管理基礎,推進水利科技進步,大力推進依法治水和科學管水。
1.深化水利改革。抓好*水庫*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重點推進面上水利投融資機制、農村水利發展機制、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水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強化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2.加強水利行政執法。要規范水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提高依法管理和規范水事活動的能力。加強水利信息,強化社會監督,推進水利政務公開。逐步將社會主體的水事行為、政府對涉水事務的管理和公共服務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強化水行政執法體系建設,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利執法力度和執法水平,提高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制型、服務型、效能型水利部門。
3.積極推進水利創新。切實加強水利重大問題研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同時,要切實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基層情況,傾聽群眾呼聲,及時研究解決基層水利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六、堅持嚴格管理,狠抓水利干部隊伍建設
以強化執政理念為核心,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學習教育,健全制度管理,提高水利部門執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促進水利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和動力。
1.進一步強化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新黨章,在水利工作的實踐中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著力營造開拓進取、和諧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氛圍。
2.不斷健全制度嚴格管理。繼續完善干部提拔、交流制度,完善科學合理的干部工作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健全黨委議事制度、局各科室工作責任制、重點工作責任制、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工作制度,充分激發全局班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現“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進一步強化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持之以恒地抓好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牢各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關鍵環節,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要深入開展行風建設,大力發揚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推動水利行業風氣進一步改善。
同時,要堅持招商引資工作一號工程地位,千方百計完成目標任務;積極捕捉項目信息,力爭外聯業績再創新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機關黨建、信息宣傳、社會評議、聯系基層等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