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的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工業強鎮、農業富民、商貿興鎮、民生惠民”的發展思路,攻堅克難、苦干實干,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現將有關總結匯報如下: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堅持黨建引領,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鎮黨委始終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加強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切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是理論學習取得新收獲。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鎮村干部每周學習制,結合當前工作重點,先后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不同內容組織學習達20多次,開展專題學習研討4次,輔導講座5次,有效地增強了學習活動的生動性與實踐性。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學習強國APP、干部網絡學院等多種方式開展黨員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好黨員“”,推動黨員學習不斷檔,教育有成效。二是陣地建設獲得新提標。嚴格按照基層黨建“三化”建設要求,按照“重點打造、全面落實”的工作原則,全力做好基層“三化”建設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村、楊家邊、魯家村、梅巖村、樟木里村5個示范點建設,其他6個行政村正按照已完成的示范點要求進一步完善中,社區和非公企業“三化”建設也在穩定推進中。三是黨建品牌呈現新亮點。在基層治理上,實行黨建+網格。疫情發生后,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鎮黨委劃分13個黨員網格責任區,廣大黨員同志主動“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隊,為村民提供服務。四是宣傳意識形態工作有了新提升。鎮黨委注重加強意識形態宣傳教育工作,共組織開展11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召開1次專題會議研究意識形態工作。積極利用微信群、公眾號、政府網站等媒體對轄區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共信息200多條,其中省市級媒體上稿42篇。五是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常抓不懈。充分發揮紀檢員一線“探頭”作用,今年以來信訪問題線索處理14起,共組織開展督查28次,誡勉談話11起,通報18次,下發自查自糾函5份,立案8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人。
(二)堅持發展產業,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提質。一是財稅收入穩定增長。通過全力抓好招商引資、村集體經濟發展、服務入園企業開工建設等工作,促進我鎮經濟發展。截至2020年10月,累計完成財政總收入6368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914萬元。二是招商引資成果可喜。瞄準浙江、廣東、福建等重點地區,大力實施“工業優先”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先后多次召開本鎮優秀在外創業人員座談會,多次組織招商小分隊赴浙江等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成功引進投資5000萬元年產60萬噸固體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目前已試機生產預計年底投產,積極與啟瑞科技有限公司、市巨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利良環保建材有限公司對接落戶相關事宜。三是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穩步推進。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完成改造高標準農田5800余畝,莊泉村大塘下長沙畈萬畝農業高產示范點采取良種良法,糧食品質和糧食產量逐年提高。全鎮完成早稻種植面積9020畝,中稻種植面積17834畝,晚稻種植面積9920畝,全鎮今年糧食產量均超過1.8萬噸。四是特色產業優勢明顯。利用白茶龍頭企業健民春、雷達嶺、興園茶業帶動作用,改造和新建茶園面積5000畝,改種優良白茶,延長茶葉采摘期,今年茶葉總產達到8萬斤,產值3000萬元。大力扶持鑫利中藥材、財建中藥材兩家中草藥龍頭企業,實現種、管、產、銷一體模式,前胡、覆盆子、芍藥、黃梔子等種植面積達2600余畝。同時,甲魚、小龍蝦、石蛙和蛋鴨等特色養殖規模逐年擴大。五是休閑產業后勁十足。盤活山林土地,整合資源,充分利用梅巖村、山田村、樟木里村、劉家村等精品村莊優勢,積極開展“梔子花節”,“白茶節”等活動,積極宣傳推介霉豆腐、土雞等農產品,打造集休閑垂釣、野外拓展、采摘等內容為主體的休閑農業體驗區,綜合性“農家樂”經濟初具雛形。
(三)堅持精準發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提升。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緊緊聚焦“兩不愁四保障”,抓緊抓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醫療、兜底保障等政策落實,鞏固提高脫貧質量。全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0戶340人,已脫貧124戶303人,預脫貧26戶38人。一是全力推進產業扶貧基地建設。今年繼續加大扶貧產業項目實施力度,目前全鎮共計建成600千瓦光伏、840畝白茶、992畝油茶、215畝黃梔子、80畝石蛙、30畝黃精、35畝果園、30箱蜜蜂等扶貧產業,實現了全鎮各村扶貧產業全覆蓋,預計今年可實現村級集體收益276萬元。為解決油茶見效慢問題,套種一年生草本中草藥紫蘇、鳳仙花、白術715畝,種植效益良好。二是狠抓問題整改。針對各類巡察、檢查發現的問題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時限要求進行整改,倒排工期,對賬銷號,確保問題個個不放過、整改件件有著落。三是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力度。開展各類培訓4場次、培訓貧困戶勞動力130多人次、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5400余人,就業扶貧車間1個,解決貧困戶就業7人,扶貧專崗扶持就業解決貧困戶就業34人。四是開展扶貧扶志感恩行動。統籌加強扶志扶智扶勤扶德,深入推進感恩自立教育、自強培育、自力激勵、自尊治理“四項行動”和推行“三講一評”頌黨恩活動情況。全鎮各村累計開展“三講一評”頌黨恩活動30場,240人次。
(四)堅持嚴防嚴打,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一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抓不懈。持續加大宣傳,保持掃黑除惡的高壓態勢,在重要道路節點和各村懸掛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橫幅、制作宣傳欄,并組織鎮村干部進村入戶發放宣傳單6000多份,扎實開展“千名干警進萬家,暖心問計送平安”活動,鞏固掃黑除惡成果,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二是信訪維穩工作保持平穩。認真落實定期排查、領導包案、責任追究等制度,開展信訪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化解信訪積案5件,今年以來我鎮共受理信訪件22起,調處率100%,息訴息訪率100%,辦結率100%,處理12345政府服務熱線378起,及時處理老百姓反映的道路問題的投訴及求助,通過我們的努力,實現了事事有答復、件件有回音,有效的維護了政府形象及信訪人權益。三是安全生產工作扎實推進。認真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強化責任體系建設和責任落實,突出安全管理臺賬、安全生產大檢查、打非治違、專項整治等工作重點,對鎮域內的非煤礦山、工業企業、煙花爆竹經營點、危險品營銷站等領域開展不定期檢查,特別是全國“兩會”期間,加強對重點行業的監督檢查,做到不留死角,今年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五)堅持統籌統管,民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一是綠色殯改進展順利。疫情期間加強管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群眾從簡辦理喪事活動,嚴禁大操大辦。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引導群眾移風易俗,簡易辦喪,鎮、村、組干部全程參與管控督導。今年以來死亡109 例,火化109例,骨灰入公墓安葬103例和生態葬6例,遺體火化及入公墓安葬確保100%。扎實開展散埋亂葬墳墓整治專項活動,對排查出來的散埋亂葬81座墳墓,逐一登記造冊,分類進行整治到位。二是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截至目前我鎮農村低保436戶841人,城市低保19戶60 人,保障人口869人,共發放城鎮低保金34.3萬元,農村低保金333.3萬元,五保供養金39萬元,殘疾人兩補31萬元,80周歲以上高齡補貼 15.57萬元,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金7235元,臨時救助2.7萬元,此外在退役軍人管理服務等方面嚴格按照政策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切實保障民生需求。三是提高為民服務水平。進一步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提升村(社區)網格化管理與精準服務的有效銜接。公開、規范鄉鎮和村(社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辦理流程,推動事項網上的申報和辦理,提升服務品質。四是人民武裝工作成效明顯。認真做好征兵工作,通過初檢、上站體檢、政審等環節層層篩選,我鎮共有8名優秀青年光榮入伍,超額完成了今年的征兵任務。始終堅持在“管”武裝、“建”武裝、“用”武裝三方面下功夫,以高標準、高質量工作要求統籌推進各項武裝工作。
(六)堅持抓常抓長,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一是環保整改工作成效明顯。加大環保巡查力度,除鎮環境保護所工作人員在全鎮范圍內進行不定期巡查外,還動員村兩委干部及小組干部對本村污染企業進行日監控,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匯報、及時處理。拆除了2家死灰復燃的非法經營無環保設備的碎石廠,對官莊水源地水源非法挖沙、盜采沙進行了打擊,保證了官莊水源地的水質安全。加大了秸稈禁燒巡查力度,發現秸稈燃燒25余次,組織人員及時撲滅,并對當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二是打擊“兩違”工作漸成常態。繼續實行嚴格的用地管控制度,按照“限高、限大、治亂打違”要求,對本轄區違法違規建房現象進行了嚴厲打擊,今年以來共打擊偷建搶建63起,違法用地12起,面積約4500平方米,打擊非法開采10宗,查扣非法設備8臺,拆除“兩違”建房3起約700平方米,有效調解土地糾紛25起,有效地遏制了“兩違”現象的發生。三是農村環境整治持續發力。堅持每月定期組織鎮村干部進行環境衛生巡查評比活動,發動黨員干部帶頭進村入戶對全鎮13個村(居)46個村小組進行環境衛生整治,積極推進“清潔村莊”“清潔家庭”評比工作;開展境內交通主干道沿線可視范圍內亂搭亂建環境整治工作,對樂德公路、湘官公路兩邊進行了美化提升,對官莊水系進行了清雜清淤;新建集鎮公廁1座,村級公廁6座,完成與樂聯公司環衛一體化對接工作,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各村小組村民響應“愛國衛生運動”主動參與衛生清掃活動,提升村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四是秀美鄉村建設推進有力。按照“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的工作目標,穩步推進秀美鄉村建設,總投資1000多萬元的來龍山公園、下埔精品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被作為全市城鄉環境整治現場巡查看點接受巡查,文田村示范村、鎮現代農貿市場、鎮集鎮所在地環境提升及鄉鎮黨校等項目正在扎實推進。
二、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的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財稅收入單一,財政增收壓力大;二是基礎設施薄弱,人畜飲水、農田水利、道路交通、集鎮建設、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亟待進一步改善;三是矛盾糾紛依然較多,維穩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四是少數黨員、干部的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有待加強。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鎮黨委、政府將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之年。在新的一年,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提升、民生持續改善、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一)突出產業培育,著力增強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抓工業。瞄準我市重點招商對象和范圍,利用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的有利契機,搶抓機遇,優化服務,大力引進工業企業落戶。做好本土企業的發展,扶持高巖石灰有限公司技改,提高產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利用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建立新型建材產業基地。二是抓農業。依托我鎮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優勢,規劃糧食種植、白茶種植、中草藥種植等多個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打造白茶品牌,積極整合白茶龍頭企業健民春、雷達嶺、興園茶業,發揮規模效應,提升白茶品質。積極引進和扶持中草藥種植基地和中草藥加工基地。大力扶持鑫利中藥材、財建中藥材兩家中草藥龍頭企業。三是抓第三產業。根據鎮的交通和位置情況以及人口分布狀況,分別在梅巖(八面山社區)、村、官莊村三個地方打造小集鎮建設。在農業發展方面,把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搞好一村一品,通過旅游帶動農業發展,通過農業提供旅游形式多元化。尤其是利用我鎮的白茶產業基地和千畝梔子花基地,打造特色農業休閑旅游基地。
(二)突出生態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提升人居環境。一是強化道路沿線環境整治。加大對樂德公路、湘官路、省道409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開展道路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建立長效機制,積極推進“路長制”落到實處。二是強化農村道路建設。繼續加大對農村道路的投入力度,加強聯村路建設,達到每個村之間、各村與交通主干道之間均有水泥路連接。三是強化村莊環境整治。按照“五拆五清一樹”的要求,抓好村莊整治,加快秀美鄉村建設力度,建立起清潔工程長效的機制。加快推進“六個一”工程建設,打造一批亮點村莊和休閑場所。四是強化水庫除險加固。實施一批山塘水庫的升級改造及除險加固,對幸福水庫渠干、支渠系進行全面改造,提高水庫度汛安全和農田灌溉面積。
(三)突出民生事業,夯實民生基礎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一要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繼續落實好糧食直補、良種、化肥、農機具補貼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二要逐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認真落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和農村受災群眾救助制度,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伍軍人等優撫政策,切實關心和支持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確保更多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三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做好精準扶貧工作,重點扶持發展特色型種植業和規模型養殖業,促進特色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四)突出源頭防范,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一是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六個一律”要求,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持續抓好重點疫區和中高風險疫區返鄉人員的精準摸排、登記造冊、核酸檢測,堅決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二是落實屬地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制度、保障能力和監管隊伍“三項建設”,加強對非煤礦山、水庫壩塘、河道、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藥品等領域的安全監管,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堅決杜絕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落實掃黑除惡工作制度。認真開展掃黑除惡各類活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案件,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健全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災害處置能力和農民避災自救能力。四是落實信訪化解責任制度。堅持黨政領導帶頭定期接訪、領導包案處理等制度,加大社會熱難問題的排查調處力度,規范信訪秩序,暢通信訪渠道,最大限度地避免群體上訪和越級上訪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