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生態垃圾處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今年以來,從解決與群眾生活最為密切的垃圾問題入中,認真組織實施以“門前三包,統一收集,集中分檢,生態處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垃圾生態無害化處理體系,全面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扎實推進“干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年底爭創“省級生態鄉鄉”奠定良好的基礎。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加強領導,有選擇推進
隨著“創省級生態鄉鎮”建設的整體推進與“干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全面啟動,解決農村垃圾問題刻不容緩,不僅是鞏固生態村創建成果的迫切需要,更是群眾提高居鄉質量的強烈要求。為此我鄉專門成立了農村生態的工作方案,通過組織領導,干部引導,抓重點,破難點,扎實推進創建工作。
首先是選好實施村。工作初期,鄉里經過反復討論,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安基村作為鄉的起點村。
其次是學搞好經驗,鄉里組織相關試點村的干部群眾分兩批到雷鋒鄉參觀學習,吸取經驗,樹立信心,鼓足干勁。并在建設過程中邊摸索,邊完善,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垃圾分撿場的建設,各村都慎重選址,并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表決通過。
再是擴大宣傳面,人是垃圾制造者,是垃圾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垃圾處理的最大受益者。為此我鄉適時在村召開了全體村干要干部會議。在中小學生中開展“我愛我家”“愛清潔、講衛生”征文比賽,在廣大婦女中開展“做農村主人,創優美家園活動”。通過層層發動,使“從關心生態環境,時時注意環境保護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形成全鄉參與環境衛生的良好氛圍。
二、結合實際,把科學選址,合理配備
我鄉垃圾分檢場的選址,采用村民議事“五步法”確定,既考慮到村居人口及分布的實際,又考慮到日常維護及運行的成本,還考慮到二次污染的防止。同時也兼顧成本問題。我鄉分檢場縣里下達的任務今年是試點年只有2只。我們實際做了四只,并按照20戶左右設置一個垃圾桶原則,鄉里出錢購買了120只垃圾桶,作為垃圾場的配套設施使用,同時我們按照各村行政村人口數比例都配備了1-2名的保潔員,按月支付工資,并由村里負責配備垃圾車掃地,鉗子、口罩、手套、工作服等必要工具。
三、建立操作規范,實現長效管理
按照“門前三包,統一收集,集中分檢,生態處理”的運行機制,實行“三步法”操作程序。
第一步,門前三包,垃圾入箱。我們要求各村建立并落實“三包”責任制,并制定衛生保潔村規民約,并將各項制度送發到戶,張榜公布。公共場所由保潔員負責清掃。
第二步,統一收集,集中分撿,保潔員負責定期將垃圾箱中的垃圾清運到分撿場,再按可否利用回收將垃圾分成五大類:即可回收,不可回收降解有機垃圾,不可回收難分檢有機垃圾,不可回收無機垃圾,有毒,有污染垃圾。
第三步,分門別類,生態處理。可回收垃圾由保潔員自行收集變賣,所得歸保潔員所有,其余可降解變有有機肥的則進行堆肥以作生物化肥之用,其它有毒無用的則統一運到鄉垃圾中轉站,由縣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第四步,建立考核機制,進行長效強化管理。聘請村民代表對保潔員工作進行監督考核,再按照考核進行獎金發放。
我鄉的農村垃圾生態化處理工作才剛起步。雖然得到了縣農辦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該做的事還有很多,同兄弟鄉鄉比還有許多不足,因此我們將繼續努力,并將農村垃圾生態化處理與城鄉環衛一體化工程結合起來,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