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局服務規劃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近三年來工作基本情況
(一)緊扣科學發展主旋律,打好宣傳促銷主動戰
在經濟發展構架上,旅游產業號稱“無煙”工業,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強大的拉動作用,而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面臨的是基礎設施落后,尤其是旅游產業賴以生存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極度落后,加之旅游景區(景點)人文底蘊不足,早期投入較少,生態旅游成熟度不高等諸多難題,“圍繞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目標,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破解發展難題,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突破口,緊扣科學發展主旋律,實施招商引資計劃,打好宣傳促銷主動戰,借助外力,苦練內功,進一步挖掘*“民族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環境生態性”的獨特旅游資源,體現生態特色,展現民族文化多元統一,通過多年的建設,以石洞寺、文廟、鳳山公園為代表的一批景點已初具規模,對游客的吸引力不斷提高。為很好的宣傳*,加強外宣力度,我局努力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圍繞*是“世界滇紅之鄉”、“中國核桃之鄉”、小灣電站建設的核心樞紐,以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據,將*縣轄區內具有代表性的景區景點、賓館酒店、特色商品為內容制作了旅游宣傳冊,旅游宣傳促銷工作再上新臺階。
1.配合宣傳主管部門外宣工作的需要,積極收集資料,彰顯“世界滇紅之鄉,滇西南歷史文化名邦,小灣電站樞紐基地”的旅游魅力,加強《*旅游網》、《*鄉—魅力*》、《滄江潮》等網站欄目的文字、圖片收集、整理工作。與《*電視臺》、《*電視臺》聯合制作了兩期專題片,與*郵政局合作,取全縣景點素材,制作1000枚賀卡。
2.積極參與縣域活動,如:祭拜茶祖、茶藝茶道表演、洞經古樂演奏、核桃產品交易會等。
3.組織參與國際旅游交易會。圍繞世界佤鄉—秘境*的宣傳主題,結合*實際,抓住旅游產品交易這一特點,來宣傳我縣旅游產業。
(三)堅持以人為本,強化行業管理
旅游行業管理涉及各類賓館(酒店)、景區(景點),我局在整個監管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抓實安全生產,以確保廣大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產業發展上水平。
1.認真宣傳貫徹落實《*省旅游條例》和省局公告,依法對賓館(酒店)、旅行社和景區(點)進行管理。在匯通大酒店開展了“綠色旅游飯店”(銀葉級)的創建活動,并獲得*旅游行業協會命名。
2.認真組織開展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指導賓館(酒店)、景區(點)開展“旅游誠信活動。在國家節假日期間,采取各種措施,把“文明旅游、人人有責”,“文明與旅游同行”等旅游理念進行廣泛宣傳,倡導企業主體誠信守法經營。
3.加大安全生產監管,落實一崗雙責,與賓館(酒店)、景區(點)簽訂責任書,明確目標責任,特別是在重大節慶日期間的安全監管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整改”,三年來,旅游行業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4.對鳳山公園A級景區進行復核和旗下的星級賓館進行復核。
5.為進一步加大對賓館(酒店)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提升賓館(酒店)服務水平,結合我縣旅游行業實際情況,與縣勞保局聯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共165參加了培訓;為提升滇紅第一村——安石名族文化特色村的人文魅力,我局與縣職業教育中心聯合,舉辦了禮儀禮節培訓班,共200余人參加了培訓。
(二)積極實施項目拉動計劃,做好旅游開發的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
旅游業是一項涵蓋“食、住、行、游、娛、購”六大要素的復合型產業,是一項關聯性極強的系統工程,他能打破貧困地區的封閉狀況,并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增加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拉動餐飲等服務業,農副產品加工和銷售業、種植業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確保項目申報工作出實效,招商引資上水平,作為旅游穩冷地帶,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景區開發息息相關,優越的自然旅游資源需要有過硬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支持,我局一直牢固樹立“項目帶動發展”理念。為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景區品位(質量),增強景區吸引力,認真撰寫全縣旅游重點開發建設項目庫,寫出相應的項目概況,為強化申報項目工作,爭取國家大的項目支持奠定了堅實基礎。
1.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撐下,對以石洞寺——燕子巖為中心,輻射四周、集旅游景點和宗教場所的的石洞風景名勝區進行旅游開發規劃,向上申報了《石洞寺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貼息材料,完成石洞寺景區一期修繕工程,主要針對大殿、長廊、宿舍進行修繕。2009年,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爭取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0萬元,用于石洞寺南北廂房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石洞寺的服務功能。
2.積極做好項目儲備和規劃工作。上報了新華紫薇苗族民族文化村建設規劃、郭大寨彝族俐侎人山寨建設工程、魯史古鎮保護和開發規劃,其中的三個子項目納入市局規劃盤子上報。
3.結合“旅游景區景觀標識、民族旅游特色文化村、旅游景區、旅游小城鎮”的四項工程建設,著力打造石洞寺景區標識建設和安石民族特色旅游文化村建設,并順利通過市級驗收。
4.加大對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入157萬元資金對香竹箐古茶樹周邊設施、魯史古鎮基礎設施、文廟圍墻進行修繕。
5.以滇紅公司整體搬遷為契機,推進旅游業的發展。作為*縣旅游局集散地的鳳山鎮城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基礎配套設施功能不斷完善。作為全市茶產業代表的滇紅公司,為進一步實現產業的優化升級和*縣城工業化布局優化調整,縣委、政府和滇紅公司對企業整體搬遷已形成共識,總體按400畝核心生產區、1000畝旅游觀光區、10000畝茶文化體驗區三個板塊進行規劃。作為滇紅公司整體搬遷工作的成員單位,我局積極參與課題調研,為搬遷工作出謀劃策,發揮部門優勢,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參與到旅游觀光區的建設中。并針對目前旅游市場休閑體驗需求,在旅游觀光區和茶文化體驗區開發茶道茶藝體驗,茶產品美容、健身及水療SPA等游客參與性強的項目,從而將滇紅工業園建設成為以展示和體驗茶文化,集商貿交流、休閑度假、康體健身的工業旅游園區,并通過旅游體驗達到滇紅文化傳播,茶產品營銷的目的。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旅游資源開發總體水平不高
以石洞寺景區、*文廟群、鳳山公園、香竹箐古茶樹、安石民族特色旅游文化村等一批景區景點已初具規模,對游客的吸引力不斷提高,但總體水平不高。目前,*縣尚有大量的待開發旅游資源,特別是瀾滄江沿岸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卻因為缺資金、技術和專業人才得不到開發。
(二)旅游服務接待基礎等級水平低
旅游服務設施狀況是一個地方旅游接待能力的綜合體現。就目前情況看,*縣的接待設施初具規模,形成一批匯通大酒店、嘉恒酒店、*賓館為代表,其他各類小旅店先后起步的旅游服務接待企業。目前,全縣共有各類賓館(酒店)81家(20個床位以上)。旅游交通方面,以縣城為中心,通往昆明、大理、*區的公路實現了等級公路,但至各主要景區、景點的道路尚未開通,全縣道路均存在等級較低、路況較差、彎道多、舒適性低的問題。餐飲和娛樂方面,擁有一些經營地方特色的餐飲點,但是接待檔次低、規模較小。
(三)對旅游產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旅游產業的帶動性較強,隨著*省實施旅游“二次創業”的不斷推進,旅游面臨著許多的機遇。但是全縣許多部門對旅游業的關聯性缺乏充分的認識,未真正的把旅游業當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來看,全縣旅游業仍處于初級開發狀態。因此,提高領導干部和群眾關注旅游和發展旅游的積極性,仍然是目前*面臨的首要任務。
(四)旅游資源開發投入不足,宣傳促銷力度不夠,形式單一,無法形成較大的吸引力。
旅游商品開發滯后,規模小,效益不高,難以形成特色和品牌。同時,對外宣傳和促銷處于低層次水平,旅游線路無法形成精品來推介。
(五)旅游管理體制不健全,部門之間協調不夠。
在管理體制上出現各自為陣的現象。旅游是一項綜合性的產業,它的發展離不開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方方面面的配合協調。如果把旅游行業主管部門當成一個常規的政府職能部門,那么旅游行業管理無論是在旅游景區的開發、經營、管理方面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就目前看,各部門行不成資源共享的意識,這樣不但造成管理混亂,還無法形成合力,整合有效資金共同加大建設力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增強振興*旅游產業發展的信心。由于*旅游正處于打基礎、求發展的起步階段。從各地的實踐來看,旅游業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因此,必須增強發展旅游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堅定加快*旅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找準工作重點,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推進當地旅游產業發展。
二是破解發展難題,找準*旅游產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縣旅游資源有著三張名片:世界滇紅之鄉、中國核桃之鄉、魯史歷史文化名鎮,但由于*目前經濟社會發展欠發達、旅游發展缺乏震撼力大和吸引力強的旅游項目和旅游景區支撐、旅游產品開發建設不快、旅游設施配套任務繁重、投入嚴重不足等客觀因素,要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就必須突出重點,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
三是以創建等級旅游景區為目標,高起點做好規劃。以滇紅公司整體搬遷為例,縣委、政府和滇紅公司對企業整體搬遷已形成共識,總體按400畝核心生產區、1000畝旅游觀光區、10000畝茶文化體驗區三個板塊進行規劃。
四是以政府為主導,采取多種形式,對*進行全方位宣傳營銷。
充分發揮茶博會、核桃商品交易會的作用,利用慶典活動的傳播,舉辦景點的推廣和展示;加強與周邊地區旅游對接,形成“*—云縣”的循環旅游網,依托鳳習、祥臨公路,加快游客流通和旅游接待;挖掘“民族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環境生態性”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稟賦,發展鄉村旅游,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打動人,用獨特的風土人情留住人。
五是強化行業監管,提升旅游產業軟實力。
按照“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個統一目標強化行業管理,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抓實安全生產,使游客吃得舒心,行得安心、游得開心。圍繞“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游客滿意”的總目標,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貴發旅游市場秩序,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回顧三年來的工作,經過全體從業人員的頑強拼搏,攻堅克難,*旅游產業無論從接待游客量,還是實現旅游收入,都在不斷提升,但我們也清晰看到,與旅游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我們的差距在不斷拉大。為此,我局將緊緊抓住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契機和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破解發展難題,改善旅游產業發展環境,經過一代人或幾代人披荊斬棘、嘔心瀝血,把旅游產業發展為名副其實的無煙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