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然資源局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9年,自然資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局干部職工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攻堅克難,保證了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亮點突出。
一、保障項目用地高效有力
2019年截至11月份,我市已上報省廳六個批次用地(五個批次用地、一個批次農民建房),總面積761畝,新增建設用地355畝,其中農用地342畝(耕地228畝),未利用地14畝。目前,已有三個批次建設用地和一個批次農民建房獲得用地批復,批復面積為382畝。另有兩個批次正在省廳聯審、材料修改中,待批復面積為379畝。11月底已上報局聯審的一個批次用地面積為164畝,新增建設用地152畝,計劃12月中旬上報省廳窗口。
二、節約集約用地成效顯著
2019年上級下發圖斑顯示我市批而未用土地面積7606.83畝,消化周期2.8年。截止目前,已消化批而未用土地面積2332.16畝,消化周期降至1.9年,剩余5274.67畝土地未消化。
今年,省政府組織對全省11個設市區和96個縣(市、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進行了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我市在全省96個縣(市、區)中排名第二位。
三、土地開發工作扎實推進
今年,下發我市本年度土地開發新增耕地1600畝,旱地改水田新增水田300畝。我們年初已立項土地開發項目1900畝、旱改水項目立項450畝、增減掛項目立項206.55畝。
截止目前,土地開發項目已全部完工,且已完成竣工面積測量工作,正在進行驗收資料編制及審計準備工作,新增耕地面積1200畝;旱改水項目也已全面完成施工;增減掛(第一批)已全部完工,竣工面積測量工作已完成,預計11月底可完成驗收,完成復墾面積150畝。
四、創建綠色礦山成績突出
(一)礦山生態修復總體情況
截止目前,我市共治理面積466.48公頃,投入治理資金8500余萬元。一是廢棄礦山治理情況。我市廢棄礦山186家,需治理面積230.12公頃,其中自然復綠170家,自然復綠面積184.29公頃;人工治理16家,治理面積45.83公頃,投入資金1002.96萬元。二是閉坑礦山治理情況。閉坑治理礦山21家,需治理面積184.57公頃,投入資金5220.44萬元。三是邊開采邊治理礦山。邊生產邊治理礦山17(露天采石礦7家,粘土礦3家,磚瓦頁巖礦7家)治理面積51.79公頃,投入資金2300萬元。四是長江10公里廢棄露天礦山。按要求,2019年需啟動礦山生態修復9家,需修復面積113.4公頃。目前9家礦山均已編制方案,正在組織實施,力爭2019年12月底提前完成。
(二)綠色礦山創建情況
我市擬創建綠色礦山9家,截止目前已通過綠色礦山評估4家、正在組織申報2家、2019年12月計劃申報2家、2020年計劃申報1家。據初步統計,我市綠色礦山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約2.8億元,計劃到2020年底實現綠色礦山全覆蓋,從而打造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五、“三調”工作高效通過核查
我市于2017年底正式啟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歷經內業矢量化、外業調查及數據建庫,并通過市級復查和省級檢查;并于2019年9月24日將合格數據成果提交至國家級核查,10月20日以0.1%的錯誤率通過國家核查且已對1662個圖斑進行了內業修改和外業補充舉證,待省級檢查。
六、耕地保護工作又創佳績
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家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守耕地紅線,不斷強化耕地管控,切實履行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成效突出。在今年省政府組織開展的2018年度縣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中,我市考評為優秀(全省共計10個縣評為優秀),獎勵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2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