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狠抓落實,開拓創新,加快推進“五個”建設步伐,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工業經濟上新臺階
1、招商引資勢頭強勁。高效服務好瑞晟光電、天之彩兩家企業,實現企業提前達產達標和升規入統。在此基礎上,2019年又成功引進江西瑞晨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落戶,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喜人成果。
2、本土企業日益做強。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本土企業昌義木竹持續增產擴能,華林蜂業品牌日益響亮,竹編開始打開國外市場,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國外。
3、財稅工作進展平穩。截至2019年11月,共計完成財政收入3800.12萬元,其中稅收收入3682.08萬元,全年完成財稅可達4100余萬元。
(二)農業發展展新面貌
1、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全年共計投入資金650余萬元,完成22個新農村點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所有農戶落實水沖廁和三格式化糞池,所有新村點地下管網實行雨污分離,。
2、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全年共投入170萬元,在12個行政村建設油茶、柑橘基地1200畝,并套種射干、白芨、金絲皇菊等特種經濟作物300余畝,實現了一村有一品、村村有產業。
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26萬元完成高標準油菜示范縣項目,投資147萬元完成9座重點山塘維修加固工程,投資53萬元對800余米幸福水庫總干渠進行升級改造,一大批農業設施的完成,進一步夯實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基礎。
4、全面完土地開發和增減掛任務。投資206萬元完成15個項目點土地開發工程,新增耕地410.628畝;投資310萬元完成6個項目點增減掛鉤工程,新增耕地94.383畝。
(三)鎮村建管添新亮點
1、集鎮功能更加完善。鎮公辦幼兒園、中學學生宿舍樓主體工程已完工,鎮體育館及體育公園、繞鎮公路設計、造價等前期準備按計劃有序推進。
2、集鎮風景更加靚麗。投資78萬元完成集鎮道路白改黑工程,投資16萬元完成筱源河兩岸改造延伸工程,投資23萬元完成1900米筱源河兩岸亮化美化工程,投資19萬元在集鎮安裝太陽能路燈73盞。
3、集鎮管理更加規范。開展亂堆亂放、亂停亂搭等專項整治工作,實行集鎮巡查“清單管理”,堅持每日巡查、每周清單、每月小結制度,對集鎮存在問題實行日巡周清月結。
4、“兩違”管控更加嚴格。全年按規劃審批農房209幢,其中新建9幢、改建200幢,同時對未批先建或亂建的情況進行打擊,拆除違章建筑7起。
(四)民生事業獲新進展
1、脫貧攻堅成效累累。以“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鞏固”活動為契機,將巡視巡察及各級檢查反饋問題整改貫穿全年。做大做強各村油茶、柑橘扶貧產業,成立扶貧愛心超市,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2019年高質量完成9戶21人脫貧任務。
2、民生工程穩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全面完成,全鎮共鋪設7萬米自來水管道,10個行政村2萬人口從中受益;完成220國道升級改造,啟動楊程公路路面拓寬項目;投資408萬元,完成“村村通”道路建設10.2公里;投資170萬元,完成5條鄉道安保工程。
3、惠農政策有效落實。發放地力補貼302萬元,水稻補貼62萬元,棉花補貼160萬元,公益林和天保林補助206萬元。進一步規范低保動態管理,確保低保政策惠及最困難群眾。繼續推行新農合、新農保,不斷提高參保率;繼續推行政府性投資項目招投標、檢查、驗收制度,確保政策性項目資金落到實處。
4、生態環境常抓不懈。全年投入環境整治資金43.7萬元,先后實施亂堆亂放整治、建筑垃圾清理等6大專項行動,共拆除破舊豬欄、殘垣斷壁等572間,合計6972平方米。全年投入215萬元對4處原有礦山進行了恢復治理,共完成平整覆土復綠面積80000平方米、栽植樹木11000株、掛網噴漿600余平方米、建鐵絲圍欄2100米。大力推進“河長制”“庫長制”,對所有山塘水庫全面清除富營養化養殖,拆除增氧機、投料機12臺。整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妥善應對來勢兇猛的生豬疫情,對未達標排放的規模以上養殖場一律進行關停。落實“林長制”,清理枯死松樹2.1萬棵,開展第七次森林資源二調普查,實施國道等公路主干道沿線植樹造林項目。投入83萬元完成了王家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及管網延伸工程,投入40萬元啟用了小河坪集鎮污水處理項目,集鎮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
(五)黨風政風呈新氣象
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扎實開展。自9月15日全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會后,全鎮19個黨支部、777名黨員認認真真開展學習教育,對標對表檢視整改問題。鎮領導班子帶頭做好表率,帶頭學習,認真調研,檢視問題23大項,認真扎實做好整改。
2、機關效能建設不斷加強。持續推進“五型”政府建設,提升政府自身素質;強力推動“放管服”改革,鎮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了“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和錯時延時服務,13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全部投入使用。
3、移風易俗走向深入。以殯葬改革為契機,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將殯葬改革作為年中人代會評議內容;全鎮13個村公墓全部建成,全面取消了“二次棺葬”,亡故人員全部進公墓安葬;制定并通過《環境整治村規民約》,引導群眾成為環境整治的支持者、參與者、維護者。
4、社會治理持續創新。持續開展“黃賭毒”整治,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規范宗教事務管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強與武寧、德安周邊鄉鎮的溝通,簽訂邊界聯防協議書,增強邊界地區治安防控和重大群體性事件防范處置能力。
5、黨建引領作用日漸突顯。通過“黨建+脫貧攻堅”“黨建+村集體經濟”“黨建+移風易俗”等工作模式,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攻堅克難,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