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決算預算方案初審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五次會議《關于*市*年預算執行情況和*年財政預算草案的決議》要求,結合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人大財經工委就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年財政預算方案(草案)編制情況進行了初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年財政決算
*年市人民政府及財稅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財政總收入目標,財政總收入完成19980萬元,占預算的115.4%,其中地方固定收入完成15410萬元,占預算的107.6%,當年收支平衡并結余30萬元,為我市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進步作出了艱辛的努力。
根據調查分析,我們認為*年財政預算執行中還存在以下不足的方面:
(一)預算編制在執行中透明度不高。1、部分財政資金“體外循環”,未納入預算管理。如防洪保安資金、育林基金、價格調節基金、土地出讓金等。2、預算上“基數加增長”模式在執行中,無意中助長了職能強勢部門和單位的財政資金分配優勢,擴大財政支出的范圍,后果造成部門單位苦樂不均現象存在。3、預算執行未按照年初的預算科目和項目列支出,資金撥付沒有嚴格按照各專門項目用途來進行。在收支科目中列收列支,財政撥付的資金,非當事人和財務人員一般難以知情。4、預算執行中不夠嚴肅。*年財政預算執行時,變更科目較多、數額較大,使預算在執行中一定程度失去了嚴肅性,影響了預算的約束力和權威性。
(二)財政收入不實和債務包袱過重,潛在一定財政風險。根據*年年終決算報表反映地方固定收入完成15410萬元。其中,非稅收實際完成2808萬元,空轉財政收入6165萬元。財政在收入調控上,體制上還不完備,致使財政水份含量難以明確界定。財政債務至*年底直接負債達1.5億元,預算暫付往來在財政部門不斷努力下仍然偏大,給財政調度資金帶來一定困難。這些方面嚴重影響了預算的執行,隱含著一定的財政風險。
(三)財政供養人員急劇增加,供需矛盾越來越大,帶來了較大的社會矛盾隱患。*年財政供養(包括部門單位差額編制)人數21532人,比05年增加242人,財政僅人員支出13936萬元,占總支出的59.38%。而全市06年一般預算支出中,經濟建設和生產發展的支出為5718萬元,不到總支出的15%,工作經費專項經費被擠占,按法規政策應安排的經費難以到位,部門單位意見很大,是經濟環境差的主要根源,是擠占挪用專項經費,項目經費、生產建設經費的癥結所在。
(四)審計、財政對部門單位(鄉鎮)財務監督不力,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較為嚴重。從群眾反映、執法檢查及經濟責任審計(離任審計)等信息反映,少數部門單位擠占、挪用財政專項經費、政府基金現象較為嚴重,政府要充分發揮審計、財政監督這兩把雙刃劍的作用,整頓財務秩序、規范財務行為、理順財務關系、嚴肅財務紀律。建議政府在審計年度計劃安排中,重點加強對群眾普遍關注的專項資金,政府基金等情況的審計,并對社會公告、曝光。對存在的問題,要作出嚴肅處理。
(五)稅收征管中跑、冒、滴、漏的現象仍然存在。據調查了解,稅務部門在執行稅收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少征、漏征、征人情稅、關系稅、以罰代稅、異地征稅、稽查處理不到位等現象。
以上存在的問題,本次會議如果審議意見一致,建議形成審議意見。市政府要認真整改,3個月內將整改落實情況報告人大常委會。
二、*年財政預算方案(草案)
一、基本情況
(一)財政收入安排。*年財政總收入安排21578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固定收入安排16297萬元,比上年增長8%。國稅任務5976萬元,比上年增長13%;地稅5910萬元,比上年增長20.4%;財政9692萬元,比上年下降0.9%。
(二)當年可用財力情況。地方固定收入安排16297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20399萬元,加上年凈結余30萬元,減去上級支出3596萬元,當年可用財力為33130萬元,減去非財力收入列支8292萬元,減去鄉鎮稅收超收返還917萬元,減去到項目轉移支付2633萬元,當年實際可支配財力為21288萬元。
(三)支出安排情況。用當年可用財力33130萬元,安排*年財政支出,具體分項安排情況:1、鄉鎮級支出3676萬元。2、市本級支出29454萬元。
(四)當年平衡情況。地方固定收入16297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20399萬元,加上年凈結余30萬元,收入總計36726萬元。當年支出安排33130萬元,加上解上級支出3596萬元,支出總計36726萬元,當年預算收支平衡。
二、基本評價
財經工委初審認為,*年財政預算方案,貫徹了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和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要求,突出財稅增收重點,加強收入征管,確保收入增長。支出安排遵循“調整結構、保障重點、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則,基本做到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保穩定、保平衡的要求。一是繼續堅持優化財政收入結構,著力提高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二是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對契稅、房地產稅收實行一體化征管模式,強化礦產資源和煙花鞭炮稅收征管。基本保證稅收應收盡收的要求。三是對政法部門的財政預算按有關政策規定到位,確保基本工作經費,從財政體制度上遏制“三亂”行為。加強非稅收入調控力度,規范執紀執法行為。四是適當調整了無收費職能,且相對較為困難單位預算。五是對勞動和民政的經費繼續實行征收與經費,爭資與獎勵掛鉤的互動激勵機制。六是加大了對企業改革人員置換經費的預算。七是已考慮到行政成本過高對市財政的壓力問題,撤鄉并鎮在進行試點。八是啟動了部門預算,確定了進行部門預算單位的基本框架。我們認為*年市財政預算方案(草案)的編制,財政收入預算是積極可行的,財政支出安排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法定支出和重點支出都有較快增長,符合預算法的規定,建議常委會審議通過。
三、存在的不足
從*年財政預算編制方案(草案)情況來看,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財政預算編制收支分類科目與國家財政部制定07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二是*年全市財政總收入規模目前報送的財政預算編制(草案),與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財政預算(草案)數據有較大差距。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財政預算(草案)為“總收入19980萬元,與*年實際完成數持平,稅收收入按上級要求增長,稅收增量用于消化非稅收入(水份)”。本次報送財政預算編制(草案)為*年財政總收入安排21578萬元,比上年增加1598萬元,增漲8%。地稅收入增加1000萬,國稅收入增加688萬元,未完全用于消化非稅收入(水份),財政非稅收入9692萬元,比上年只減少90萬元,還有較重水份。三是稅收計劃與實際稅源有差距,潛在著“收支平衡”風險。四是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較大,與周邊縣市相比,收入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從公共財政保障角度上分析,供需反差較大。各部門報送市財政的預算經費請示報告數遠遠高于財政核定數,法定支出增長要求強烈,財政難以滿足。六是行政成本過高,解決措施不明顯。七是對部門單位的財政監督,財務管理沒有具體措施和應有的考核制度。八是對部門單位資金分配,非稅收入的管理沒有具體的、科學的、細化的方案,縮小部門與部門之間分配上的差距有動作,但力度不大。這些問題,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逐步加以解決。
四、幾點建議
1、要大力發展現代產業,培育和壯大財源。要堅持工業經濟的主體地位,優先支持工業企業和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要繼續堅定不移地、千方百計地多引進高科技、高稅收、低能耗、污染少、產業配套能力強的好項目、大項目,鞏固和壯大骨干財源。要發展高效農業產業,使農民更快增收。要充分運用財政杠桿作用培植財源。要不斷推進全民自主創業工作,鼓勵企業創品牌、創名牌,促進我市經濟發展。要重獎稅收增幅大戶,建立財政增收獎勵機制。要切實整治好經濟環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廣辟財源。
2、要加大非稅收入管理力度。今年的財政預算編制模式上的改革力度比較大,要進一步加大了非稅收入統籌力度,單位非稅收入任務完成與否,直接關系到支出預算的順利執行。因此,要認真貫徹落實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嚴格按預算要求辦事,加強非稅收入征管,確保非稅收入任務的完成。
3、要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管理體系。要加快建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逐步推行“鄉財市管鄉用”、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校財局管”等改革。強化市級財政對鄉鎮及部門單位的財務監管,鞏固財政體制改革成果。要進一步依法擴大政府采購規模。要加強政府債務清算處理,努力化解財政債務風險。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4、要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支出定額標準。要結合*實際,進一步規范會議費、接待費、差旅費、公務費等預算支出標準,出臺具體措施和辦法,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5、要進一步細化項目預算執行。需與上級銜接配套的項目資金和企業改制等一些專項經費要進一步分解、細化到項、到目,責任落實到部門、到單位,以確保項目經費專款專用,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報送人大常委會。
6、要加大爭取上級各項轉移支付的力度。近幾年來,中央、省、市級財政對地方財政的一般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有較大增長,政府及各部門,要千方百計、多渠道向上級政府和部門反映*的情況和困難,最大限度的爭取上級財政的各項轉移支付和各部門項目資金,同時,要加大對轉移支付,特別專項轉移支付的使用監督力度,確保轉移支付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總之,我們認為*年財政預算(草案),比較符合*市實際,基本符合《預算法》總體要求,建議本次會議批準《預算方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