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救護培訓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普及*縣各族群眾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意外傷害及突發事故、疾病給人們造成的痛苦,增強應急反應能力,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根據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州紅十字會關于進一步開展群眾性衛生救護培訓工作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縣開展群眾性衛生救護培訓工作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一、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劉云波同志兼任主任,辦公室主要負責衛生救護培訓的日常協調和監督工作。各鄉鎮都要成立領導機構,做好衛生救護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培訓內容
心臟復蘇技術;外傷四項技術(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常見多發病知識;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救互救知識;自然災害、突發火災的現場自救互救知識以及適合行業特點的必需掌握的救護知識等。
三、培訓對象及目標
社區居民:城鎮以街道或居委會為單位進行,居民區每個樓院保證有1名培訓合格的救護員;鄉鎮、村要有5%以上的成年人接受培訓。
機動車駕駛員:凡持有駕駛證的機動車駕駛員及在駕校學習的機動車駕駛員全都接受培訓。
公安系統:治安、特警、刑警和派出所民警按30%的比例參加培訓;交通民警、巡警和消防官兵全員培訓。
建筑系統;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技術人員全員參加培訓;現場施工人員按10%的比例進行培訓。
行政機關:各行政機關公務員按10%的比例進行培訓。
游泳場所:保證每250平方米水面配備1名合格的救護員。
衛生系統:衛生醫療機構全員醫護人員、社區醫生全員接受培訓。
教育系統: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學生都接受培訓;中學階段學生接受基本心臟復蘇、外傷四項技術培訓;小學生接受初等衛生知識培訓。
鐵路系統:保證每列往返客車有2名以上培訓合格的乘務員。
道路運輸系統:從事道路客、貨運輸企業的管理人員、從業人員;運輸維修企業的管理人員、修理人員;從事危險品運輸企業的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全部接受培訓。實行初級衛生急救員持證制度。
勞動保障系統:社區勞動保障所(站)工作人員培訓及有意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人員,使其具備基本的衛生救護知識。
高危行業:從事電工作業、金屬焊接和切割作業、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登高架設作業、制冷作業、危險物品作業(含危險化學品)等人員。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實行初級衛生急救員制度,并作為一項重要措施寓意落實。
文化系統:公共聚集場所管理人員(娛樂場所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影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工作人員),實行初級衛生急救員持證制度。
民營企業:各民營企業管理人員,使其具備基本的衛生救護能力。
農機行業:農機駕駛員及監理人員全員培訓,實行初級衛生急救員證制度。
礦產資源行業:從事礦產資源開發開采工作人員(包括采掘安全員、爆破工、瓦斯檢查員幾安全檢測工、井下電鉗工、絞車工、風機操作工、信號把鉤工、水泵工、充電工、運輸機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全員接受培訓,使其具備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實行初級衛生急救員證制度。
電力行業:電力行業現場作業人員及部分管理人員,使其具備基本的衛生救護能。
旅游系統:旅行社導游人員全員參加培訓。賓館、酒店、飯店的服務人員按10%的比例參加培訓;保證客房每樓有2名培訓合格的服務員;各旅游景點應社紅使字急救站,并配備衛生救護人員。
經貿系統:大中型商場、超市按營業員5%的比例參加培訓。
四、培訓要求
系統和行業的主管部門、職能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業內人員的組織,紅十字會負責培訓。具體培訓計劃由各受訓系統主管部門結合行業特點,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共同制定,保質保量地完成衛生急救培訓任務。各部門要有專門人員具體負責本行業內人員的組織,切實將衛生救護納入本行業培訓內容。培訓應按五個統一的原則進行,教材
用具(急救包)、合格證由衛生局統一發放。收費一律按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的標準執行,學員應脫產接受累計不少于24個小時的培訓,以掌握衛生救護要領和實際操作技能,確保培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