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減輕農民稅務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實行農村稅費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農民負擔,建立規范的農村分配制度,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項戰略性舉措。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中發[*]7號)及我市有關規定,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現對在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進一步規范農村收費,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嚴格執行國家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取消專門面向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集資
經清理,在全市取消下列專門或涉及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集資:
(1)農村教育附加費;
(2)農村教育集資;
(3)鄉鎮范圍內的農民自產自銷農副產品的集貿市場管理費;
(4)向農戶收取的建設工程許可證執照費;
(5)向農戶收取的建筑節能與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專項用費;
(6)向農戶收取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防疫檢疫費;
(7)向農戶收取的土地登記費;
(8)向農戶收取的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費;
上述收費項目自本意見公布之日起一律停止收取。
二、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對涉農價格和收費的管理
堅持和完善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農民負擔監督卡制度、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村級報刊訂閱費用限額制度、涉及農民負擔案(事)件責任追究制度和農民負擔舉報查處制度以及農民負擔專項審計監督制度等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農村政務公開制度。
對涉農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屬合法程序審批的各類證照工本費、各類資源補償性收費、醫療服務收費、公路養路費,繼續執行。為進一步減輕鄉村集體經濟組織、鄉鎮企業和農民負擔,市財政局、市物價局會同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市監察局,要對經合法程序批準予以保留的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進行清理,降低過高的收費標準。今后,新增加的面向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集資項目,必須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國務院的批準文件,本市一律不再審批新的面向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集資項目。各區縣和各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出臺面向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集資項目。經依法批準的面向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收費單位收費時必須憑物價部門核發的有效收費許可證,并開據市財政局統一印(監)制的收費票據。
市和區縣各有關部門在農村開展社會養老保險和其他各類保險、報刊發行、公證服務、法律服務、水文專業有償服務、氣象專業有償服務、土壤肥料測試服務、牲畜配種服務以及其他服務、社會募捐等項工作時,都要堅持自愿、有償和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禁止強制服務、強行收費、只收費不服務行為。要堅決糾正在婚姻登記、計劃生育管理、中小學教育、醫療服務、農村戶籍管理、農村建房以及其他一切收費環節中的“加價”行為或“搭車”收費、搭售商品行為。屬于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面向農民的商品價格和經營性服務收費,應按價格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由市物價主管部門本著質價相符的原則,從嚴審核。當前要重點對農村電價、水價、農機服務收費、農業排灌收費、畜牧獸醫服務收費、農村有線電視收費、農村郵政資費、電話收費、農村殯葬服務收費、中介服務收費等進行整頓,并按照價格管理權限,制定進一步強化管理的辦法。物價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農藥、農膜、農用汽油、農用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管理。農村生產、生活用電要嚴格按照市物價局規定的電價實行計量收費。各地在進行農村電網改造時,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絕不允許擅自向農民進行集資、收費。對于已經放開、由市場調節的價格和經營性收費,物價等部門要加強監測,依法監管。各企事業單位在向農民提供商品和服務時,要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制度,廣泛運用公開欄、公式牌、價格表等形式,加強商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明碼標價管理,提高價格和收費的透明度,接受農民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三、加強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
各區縣、各部門要加強對涉農收費價格和收費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機構隊伍,落實崗位責任制,搞好培訓,提高執法水平。市有關部門和各區縣要定期組織力量對涉及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屬于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價格、經營性服務收費進行檢查。物價、財政、紀檢、監察、糾風、農民負擔管理等有關部門要建立舉報制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舉報接待地點。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向農民的亂收費行為。有關部門受理舉報后,要認真進行調查處理。對于亂收費行為,除依法予以經濟制裁外,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行政責任,觸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關于轉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年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業特產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
(*年7月15日京財稅[*]1277號)
現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年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業特產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136號)轉發給你們,并做如下補充,請一并執行。
一、農業稅價格,按2001年本市規定的玉米收購價的中等價格確定,為每公斤0.98元。以后年度,實際收購價格波動幅度不超過5%,計稅價格可保持不變。
二、《北京市農業稅實施辦法(試行)》(京財稅[*]756號)第六條、《北京市農業稅計稅土地和常年產量核定辦法(試行)》(京財稅[*]755號)第四條關于“原農業特產稅計稅土地的常年產量應大體相當或略高于當地同等地塊農業稅常年產量”的規定及第五條同時廢止。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年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業特產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稅[*]136號*年6月9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國發[*]12號)的精神,做好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經國務院原則同意,現就*年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業特產稅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年,以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為單位實施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全面落實農村稅費改革中的農業特產稅政策。認真扎實地做好合并征收環節、降低稅率等工作。
二、*年,關于取消農業特產稅的問題,根據統一政策,分散決策的原則,由各省自主決定。條件成熟的省,可結合本地實際,在自行消化財政減收的前提下,對部分農業特產品(除煙葉外)不再單獨征收農業特產稅,改為征收農業稅。具體品目各地可自行選擇,選定品目后,稅目的轉換、稅率的確定、計稅依據和征收方式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稅目的轉換。將現行農業特產稅應稅品目中的水果、干果、藥材、果用瓜、花卉、經濟林苗木等園藝作物收入,水產品收入,林木產品收入,食用菌收入和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收入,改為征收農業稅;將園藝作物收入中的蠶繭改按桑葉,毛茶改按茶青征收農業稅;將貴重食品中的海參、鮑魚、干貝、魚唇、魚翅并入水產品中征收農業稅;對牲畜產品(豬皮、牛皮、羊皮,羊毛、兔毛,羊絨、駝絨),不在土地上生產的農業特產品(如蜂蜜、燕窩等,但不含水產品),零星、分散地塊上生產的農業特產品,既不征收農業特產稅,同時也不征收農業稅。征收牧業稅的省份,繼續對羊、牛等牲畜產品收入征收牧業稅。
(二)稅率的確定。水果、干果、茶青、桑葉、藥材、果用瓜、花卉、經濟林苗木等園藝作物收入,水產品、林木產品、食用菌收入和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收入的稅率,按照省級人民政府在農村稅費改革中規定的農業稅稅率執行。對個別省區的原木、藥材、經濟林苗木、天然橡膠等品目收入,原農業特產稅的稅率低于當地農業稅稅率的,仍按原稅率征收農業稅。是否隨正稅征收20%的附加,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但正稅附加的總體負擔水平應低于原農業特產稅(含附加)的負擔水平。
(三)計稅收入改征農業稅的農業特產品的計稅收入由實際收入改為原則上參照糧食作物收入確定。
對利用耕地和園地生產的,按照當地同等土地糧食作物的常年產量確定計稅收入;利用其他土地生產的,參照當地耕地上糧食作物常年產量確定計稅收入。對利用灘涂、海水養殖和捕撈的水產品,按其歷史收益情況確定計稅收入。計稅收入確定以后,原則上保持一定時期的穩定。考慮到農業特產品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計稅收入應按照從低原則確定。對林農采伐的原木、原竹,按照采伐量從低確定計稅收入。
對財務制度健全,會計核算準確真實的捕撈水產品、采伐原木原竹的企業和單位,按其銷售收入確定計稅收入。具體品目的計稅收入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四)減免稅。農業特產品改征農業稅后,統一按照農業稅減免政策執行。
(五)征收辦法。對大多數農業特產品采取與糧食等農產品一樣的農業稅征收辦法。對財務制度健全,會計核算準確真實的捕撈水產品、采伐原木原竹的企業和單位,實行查賬征收;對養殖水產品、捕撈水產品的個人和捕撈水產品無賬可查的企業單位以及采伐原木原竹的林農,實行核定征收。過去一直由收購者代扣代繳,改為向生產者直接征收確有困難的,仍可沿用原有的代扣代繳辦法。
三、幾點要求
(一)充分認識逐步取消農業特產稅的重要意義。逐步取消農業特產稅是農村稅費改革的重要舉措,做好這項工作,對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增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與發展,完善農業稅制,規范農業稅征管具有深遠的意義。有關部門和領導都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精心組織實施,認真抓好落實。要加強宣傳的力度,使社會各界和廣大農民群眾認識和理解取消農業特產稅的重大意義和政策內容,自覺地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
(二)加強農業稅的征收管理工作。農業稅征收機關要認真貫徹執行農村稅費改革的各項政策,依法征稅,自覺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堅決防止出現新的不問有無稅源或稅源多少,按地畝或人頭平均攤派稅款的錯誤做法。要做好農業特產品改征農業稅后的基礎工作,認真掌握稅源分布和增減變化情況,登記造冊并張榜公布。要積極探索和完善農業特產品改征農業稅的征管辦法。納稅人要積極履行納稅義務,依法納稅。在農業特產稅改革過程中,各地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征收辦法,對農業稅征管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早發現,早解決,并及時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報告。我們將在年底前就*年全國取消農業特產稅的方案充分聽取各地意見,提出統一辦法,上報國務院審批后下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