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務局加強城鄉飲用水安全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各區管委會,縣各委、辦、局,縣各直屬單位:
為落實縣人大十三屆二次會議精神,保障城鄉飲用水安全,改善民生,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射陽實際,現就加強全縣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提出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將城鄉飲用水安全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保障城鄉飲用水供給和水質安全為目標,以飲用水水源工程建設、資源配置、質量監管和有效供給為核心,建立和完善城鄉飲用水監測預警與安全應急機制,推行城鄉飲用水從水源到用戶的一體化管理,確保城鄉飲用水水量充足、水質優良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的各項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逐步建立起“城鄉統籌、資源充沛、供給有序、水質達標、管理規范、運行可靠、監控得力、應急常備”的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到2015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85%以上;加快解決農村人口飲用水不安全問題,到2011年全縣22.7萬農村飲用水不安全人口全部解決;加快推進城鄉區域供水,到2015年區域供水人口受益率確保90%以上,力爭實現全覆蓋,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
三、工作重點
1、完善飲用水安全供水總體規劃。按照城鄉統籌、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加快編制和完善全縣城鄉飲用水安全相關保障工作規劃,明確年度全縣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重點編制《射陽縣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射陽縣區域供水工程規劃》和《射陽縣明湖水源地建設與保護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確保全縣城鄉飲用水安全建設工作按規劃有序組織推進。
2、加快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進程。按照“建設大水廠、鋪設主管道、對接支管網”的要求,大力實施農村飲用水安全、明湖水源地建設與保護以及區域供水等重點工程,逐步形成城鄉一體化的大供水格局。健全和完善城鄉水資源應急儲備體系,推進明湖水源地項目和各鎮區應急水源地工程建設。全面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加快自來水深度處理工藝改造,推廣深度處理和膜處理技術,提高供水水質。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快供水水廠、管網的建設和改造,完善配水體系,減少供水漏損和管網二次污染,增強供水的穩定性。
3、強化飲用水安全保護措施。建立健全城鄉飲用水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保障城鄉飲用水安全。嚴格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并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明確保護范圍和要求。按照相關規定,拆除、關閉或搬遷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已建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設施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嚴格控制污染源及排放。按照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確定的水質保護目標和水域納污能力,大力治理污染,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加快推行清潔生產。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指導農戶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水產生態養殖,清除公共河道內的水產養殖設施,推進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的資源化利用。結合實際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可能影響飲用水水源安全地區的集中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并掛牌督辦,限期整改。
4、建立健全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提高城鄉飲用水安全水平,積極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建立健全城鄉飲用水水源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加強城鄉地表水和地下水應急備用水源規劃實施工作,在建立健全縣級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的基礎上,各鎮(區)、相關部門和自來水廠也要根據本地的水資源條件,制定相應的飲用水水源地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和完善應急反應體系、信息監測報送和快速反應機制,成立應急指揮機構,建立技術、物資和人員保護系統,落實重大事件的值班、報告和處理制度,并形成有效的預警和應急救援機制。
5、積極推行水務一體化管理。順應形勢,理順關系,著力改變我縣水資源管理城鄉分割、水源建設與供水治污分割的狀況,積極穩妥推進以實現城鄉涉水行政事務統一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整合現由縣規劃建設局、水利局等部門承擔的有關城鄉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及回收利用等涉水事務管理職能,真正實現城鄉飲用水由水源到用戶的統一管理。
四、推進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實行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飲用水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發展改革、經貿、水利、財政、衛生、環保、城建、交通、國土、安監、供電、物價、稅務、宣傳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協同配合、齊心協力搞好城鄉飲用水工程規劃、可行性研究和項目實施。
2、加強輿論宣傳。射陽日報、廣播電臺、電視臺、政府網站等縣內主要媒體,要有計劃、有重點、高頻率地宣傳加強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相關政策法規,在全縣形成“飲水安全,人人有責”的濃烈氛圍。要廣泛宣傳在飲用水安全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典型事例和先進人物事跡,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飲用水安全工作,增強人民群眾自覺愛水、護水、惜水的意識。
3、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導向、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多元化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投融資機制。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投入。搶抓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財政對城鄉飲用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的投入。不斷增加地方財政投入。縣鎮財政安排足額的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保障各類城鄉飲用水安全項目的順利實施。廣泛引入社會資金投入。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加大涉水企業扶持力度。把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作為執政為民、為民興辦實事的具體行動,在建設用地、稅收及水質監測費減免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扶持涉水企業發展壯大。
4、通力協作配合。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任務艱巨,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各有關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共同做好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發改委作為牽頭部門,要會同其他各部門做好城鄉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報批、項目審批、計劃下達等工作。經貿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強化對涉水企業的運行監管。水利部門作為城鄉飲用水安全工作的主要責任單位,要成立專門班子,充實力量,切實承擔起城鄉供水、用水、排水等所有涉水事務的監督管理職能,完善水源水質監測和取水許可制度,大力實施區域供水和管網建設改造工程,加強對供水企業的全過程監督管理,積極推進節水、污水處理及回用等工作。財政部門要籌措好同級財政配套資金,并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管。交通部門要在規劃建設交通工程時統籌兼顧供排水管網建設。衛生部門要做好飲用水安全知識的普及,對城鄉飲用水安全工程定期進行水質監督、監測,并加強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監督和監測,定期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信息。安監部門要加強對涉水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環境保護部門要建立健全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網絡,完善水質監測體系,加強對城鄉飲用水源的環境監管及水質監測,提出并牽頭組織飲用水水源保護專項整治工作。物價部門要會同水利部門和用水戶代表核定合理的供水價格,并進行監管。規劃建設部門要指導和參與供水工程規劃和管網建設規劃,統籌協調涉水工程與其他建設工程的關系和矛盾。國土資源部門要協調解決好涉及工程用地,保證工程按規劃實施。電力供應部門要為涉水企業安全可靠用電提供優質服務,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為電力技改增容做好技術咨詢服務。農業部門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開展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以及農產品加工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嚴禁在規定水域投肥(藥)養殖。宣傳部門要加大城鄉飲用水安全知識的宣傳和輿論監督。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檢查、審計,保障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5、堅持依法行政。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對保障飲用水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依法嚴肅處理污染飲用水源、破壞飲用水源設施等危及飲用水安全的行為,建立和理順飲用水安全監控信息渠道,落實大事報告制度,及時處理重大飲用水安全事件,確保全縣城鄉飲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