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在省畜牧食品局等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和精心指導下,我縣按照畜牧產業深化試點、提質增效的要求,緊緊圍繞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目標,強化循環發展,努力打造生態型、環境友好型現代畜牧業,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就我縣當前現代畜牧業建設進度和成效進行總結,重點總結目標任務推進情況、引進和鼓勵龍頭企業發展現代畜牧業情況、專業合作社發展和帶動情況及推進“三化聯動、產村相融”和機制創新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等重點縣建設工作。
一、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情況
(一)現代畜牧業建設基本情況
今年一季度,全縣肉類總產量4.73萬噸,同比增長(下同)5.33%,其中豬肉產量3.32萬噸;禽蛋產量0.78萬噸,增長3.07%;奶產量85噸,增長4.94%;出欄生豬42.53萬頭,增長1%;出欄肉牛2.12萬頭,增長0.25%;出欄肉羊4.84萬只,增長2.61%;出欄肉兔55.06萬只,增長1.92%;出欄家禽459.48萬只,增長23.62%,其中:肉雞256.38萬只,肉鴨132.06萬只,肉鵝71.03萬只。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1138元,增長16.96%;畜牧業產值9.63億元,增長7.96%。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6.09%,增長1.23個百分點。
(二)養殖大戶基地不斷壯大
建成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豬戶(場、小區)6627戶,增長12.84%;年出欄100頭以上的養豬戶(場、小區)1568戶,增長13.67%;年出欄肉牛10頭以上的標準化養殖場136戶,增長6.25%;存欄奶牛5頭以上的養殖場8戶,增長33.34%;年出欄肉羊30只以上的養殖戶409戶,增長3.03%;年出欄肉雞2000只以上的養殖戶256戶,增長7.57%;存欄蛋雞500只以上的養殖戶389戶,增長1.84%;年出欄肉鴨2000只以上的養殖戶123戶,增長4.24%;年出欄肉鵝1000只以上的養殖戶31戶,增長14.82%;年出欄肉兔1000只以上的養殖戶72戶,增長4.35%;存欄毛兔50只以上的養殖戶25戶,增長8.7%,年出欄1000只以上肉鴿的養殖戶18戶,增長20%,建成農民養殖小區627個,增長7.18%,其中: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286個,增長1.06%;肉牛標準化養殖小區33個,增長3.13%;肉羊標準化養殖小區11個,增長22.23%;蛋雞標準化養殖小區63個,增長3.28%;肉雞標準化養殖小區106個,增長39.48%;肉鴨標準化養殖小區48個,增長4.35%;肉鵝標準化養殖小區30個,增長30.44%;肉兔標準化養殖小區41個,增長13.89%;毛兔標準化養殖小區9個,增長28.58%;肉鴿標準化養殖小區2個,新增2個。
(三)專合帶動成效明顯
發展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114個,增長8.58%,其中:生豬專業合作社54個,增長12.5%,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入社(會)10301戶;肉牛專業合作社12個,增長20%,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入社(會)1308戶;肉羊專業合作社6個,增長20%,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入社(會)586戶;家禽專業合作社20個,增長11.12%,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入社(會)2129戶;養兔專業合作社13個,增長18.19%,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入社(會)1637戶;其它養殖專業合作社9個,增長28.58%,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入社(會)408戶。
(四)種畜禽場建設較快
全縣現有種豬場12個,增長9.09%;種禽場14個,增長16.67%;種兔場7個,增長40%。
(五)標準化動物防疫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縣級建設計劃1個,完成1個,完成比例100%;鄉級建設計劃30個,完成30個,完成比例100%;村級建設計劃590個,完成283個,完成比例47.97%,增長1.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建設計劃1個,完成1個,完成比例100%。
(六)畜產品加工企業逐步增多
銷售收入過億的企業1家;生豬加工企業3家;禽兔加工企業2家;綜合類加工企業1家。
(七)畜牧業投入逐步加大
總投資0.71億元,增長9.23%;其中:中央投資0億元,同比下降0.04億元;省級投資0億元;縣級投資0.03億元,增長50%;自有資金0.68億元,增長15.26%。
(八)良種改良步伐加快
生豬雜交改良面98.43%,增長0.05個百分點,其中三元雜交改良面80.32%,增長1.86個百分點;其中外三元雜交改良面66.61%,增長0.79個百分點;牛良種及雜交改良面77.85%,增長0.92個百分點;羊良種及雜交改良面94.87%,增長0.18個百分點;禽良種面90.26%,增長1.28個百分點;兔良種面90.31%,增長0.68個百分點。
二、主要成效
(一)生產方式轉變加快,規模養殖占主導,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
以標準化、良種化、規模化、生態化、產業化、品牌化為模板推進規模養殖向健康養殖、標準化養殖發展。堅持“小戶大規模,服務一體化”思路,整合新農村建設項目,結合改廚、改圈、改廁、建沼氣的“三改一建”項目,實施“生態養殖家園”工程,堅持“圈舍標準、品種優良、飼養科學、生態環保、家園優美”的理念,鼓勵農戶實行人畜分離、獨立建圈、沼氣配套、標準化生產。通過推動新農村規模養殖場和生態養殖小區、養殖家園發展庭院經濟,促進了畜牧業養殖方式由傳統向現代轉變,提高了畜產品產量和品質,提升了畜牧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經營機制不斷創新
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快速,生豬、肉雞、肉鴨等產業均有加工龍頭企業支撐和帶動,擁有高金公司、子昂食品公司、茂發公司、超強公司、五斗米公司、金川公司等。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在屠宰、分割、鮮銷連鎖經營、罐頭食品生產及肉食品精深加工、銷售等環節下功夫,提高了畜牧業的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條。
發展壯大了養殖專業合作社。我縣嚴格按照省級示范合作社的標準打造以鄭葛養殖協會、才子灘村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主的5家服務能力較強,經營規模較大的專業合作社;并不斷引導大塘溪村養豬專業合作社等114家縣級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定期對合作社運作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及時幫助合作社解決相關問題。建立合作社通訊錄,讓合作社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學習機會。進一步幫助其建立完善民主管理機制、利益聯結機制、風險保障機制、自我服務機制。僅市級、縣級示范合作社及龍頭合作社帶動農戶數就達3.6萬余戶。
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重點縣建設中,注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帶動主體的建設培育,注重發展機制模式的創新推廣。依托專業合作社,把龍頭企業、專業市場和養殖農戶聯結起來,構建產業鏈各主體相互依存、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良性發展的畜牧產業框架體系。建立了家禽“六統二分零風險”、生豬“寄養”、“代養”、“訂單養殖”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適度規模養殖戶”發展模式,提高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以及在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和博弈權,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講誠信的職業農民,推進了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產業化”進程。創建了金川食品肉雞養殖模式:農戶出土地新建標準化肉雞圈舍1100平方米以上,政府補貼100元/平方米,公司提供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收購、分戶核算,保證養雞戶利潤2元|只,現已建成440戶共50萬平方米養雞圈舍,有150戶已經投產,公司集肉雞孵抱—飼料生產—防疫—屠宰加工為一體,形成產業鏈,現在每天收購屠宰5萬只,生產出肉雞產成品100噸,該模式得到廣大養殖戶的充分認可。
(三)畜牧業結構調整趨于優化,生豬、牛羊、禽三大產業協調發展
我縣畜禽結構進一步優化,由過去豬占絕對主導地位逐步變成以豬為主、肉牛、肉羊等草食牲畜優勢產業和肉雞、肉鴨、肉兔、中華水果野香豬、梅花鹿、鴕鳥、肉鴿、野雞等節糧型、高效性特種養殖,提高了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我縣現代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結構調整新突破。
(四)標準化生產效果明顯,示范引導作用明顯增強
推行標準化健康養殖,積極開展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強化健康養殖宣傳力度,抓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堅持“圈舍標準、品種優良、飼養科學、生態環保、家園優美”的理念,鼓勵農戶實行人畜分離、獨立建圈、沼氣配套、標準化生產。制定了《綠色生豬生產技術規程》,規范畜禽養殖飲水、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全面提升生豬產品品質和檔次。抓生豬管理標準化。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用技術標準規范農戶養殖行為,全面推行健康養殖,實現全程監控養殖。加強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全縣獲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3個、省級無公害畜產品認證10個,今年我縣已申報1個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4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已申報4個省級無公害畜產品認證。
(五)“三化聯動、產村相融”助推新農村示范片畜牧產業健康發展
按照省委“兩化”互動、“三化”聯動、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堅持產村相融、農牧互動、種養結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原則,制定了《縣畜牧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注重與城鎮化建設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防災減災相結合,明確了“以生豬產業為主導、以家禽和肉牛產業為重點,以特色養殖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思路,并對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進行了劃分,做到禁養區快速退出、限養區控制規模、適養區加快發展。在適養區內,按照“產村相融、成片推進”原則,突出在面上抓產業帶發展,在產業帶上抓養殖小區建設。大力推行“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的循環經濟模式,著力構建種養平衡、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體系,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六)種養結合,循環利用,實現“雙贏”
全面推行“畜—沼—種植(糧食、蔬菜、水果、林)”的種養結合循環生態養殖模式,為現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帶動了現代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規模養殖數量大,集約化程度高,養殖糞污排放量大,極易造成養殖環境污染。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種養結合,循環互動協同發展。
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產肉大縣、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遍布全縣30個鄉鎮,將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規劃建設在果林、核桃、桔林等種植園區,探索出了“生態養殖+糞污沼氣發酵+沼液還田+種糧養畜”、“生態養殖+糞污沼氣發酵+沼液還林(果)+有機林(果)生產”、“林下養殖+糞便還林”等有效的循環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了畜禽養殖、種植、飼料和有機食品生產等產業的循環對接,促進了畜牧業健康生態發展。實現了現代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新開工建設的養殖項目,堅持與環保實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原則,從源頭上治理養殖污染。
三、存在的問題
1、畜禽規模養殖用地難以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問題是制約規模養殖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2、市場行情極大地影響著養殖戶的積極性。
3、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四、下步打算
(一)轉變生產方式,提升發展水平
一是推行標準化健康養殖。積極開展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強化健康養殖宣傳,為畜禽及其產品安全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堅持“小戶大規模,服務一體化”思路,整合新農村建設項目,實施“生態養殖家園”工程,堅持“圈舍標準、品種優良、飼養科學、生態環保、家園優美”的理念,鼓勵農戶實行人畜分離、獨立建圈、沼氣配套、標準化生產。
二是推行循環生態養殖。積極開展綠色生豬工程,大力實施“種養結合、適度規模、循環發展”戰略,把循環生態養殖作為提高畜牧業養殖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來抓,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的立體生態農業模式,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雙贏”。加強綠色生豬工程,開展無公害畜產品認證申報和綠色生豬認證申報,到2015年力爭達到“50萬頭綠色生豬”。
三是著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立足畜牧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圍繞增強產業綜合效益、帶動農民持續增收,著力構建豬、牛、禽、兔等畜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體系,大力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引導龍頭企業建立自屬生產基地,完善帶動機制,增強帶動實效,走“公司+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戶+農戶”和“公司+協會+適度規模戶+農戶”模式。
(二)創新發展機制,增強產業動力
一是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二是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狠抓結構調整,發展現代畜牧業
一是大力發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牲畜優勢產業,由超強公司和泰公司等農頭企業帶動適度規模戶在金鶴、太乙等鄉鎮發展優質肉牛、肉羊產業。
二是大力發展一億只白羽肉雞工程項目,由金川食品公司為農頭企業在全縣30個鄉鎮發展優質肉雞,現正在建設有30萬平方米圈舍,年出欄3000萬只肉雞。
三是大力發展10萬頭野豬工程,由青見公司、綠野公司為農頭企業在金華、瞿河、沱牌、明星等鄉鎮發展節糧型、高效型特種養殖,為我縣現代畜牧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實現結構調整的新突破。
四是大力發展100萬只百草鵝工程,由子昂李家禽專業合作社為農頭組織在瞿河、沱牌、明星、青崗、仁和、曹碑等鄉鎮發展優質肉鵝產業,集孵抱場—商品場—屠宰加工廠—鵝蛋、鵝肉及其產品。
(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化程度
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快速,生豬、肉雞、肉鴨、肉兔等產業均有加工龍頭企業支撐和帶動。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在屠宰、分割、鮮銷連鎖經營、罐頭食品生產及肉食品精深加工、銷售等環節下功夫,提高了畜牧業的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條。加工龍頭企業都建立了自屬養殖基地和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帶動了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
(五)加強體系建設,強化產業支撐
一是加快品改步伐,提高良種覆蓋面。鞏固健全生豬從祖代到商品代生產的“三級”良繁體系。
二是建立健全防檢體系,促進畜產品安全。
五、建設經驗及啟示
1、強化組織領導是推動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迅速發展的關鍵措施。
2、政策扶持是加快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發展的有力保障。
3、機制創新是推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
4、科技興牧是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發展的重要抓手。
5、整合項目資金是加快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的有力手段。
6、生態環保是發展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的重要前提。
六、意見及建議
(一)合理規劃布局,打造優勢產業帶。
(二)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提升現代畜產業發展水平。
(三)強化項目管理,全力搞好項目建設。
(四)加快配套體系建設,強化畜牧產業支撐。
(五)深化機制創新,發展畜牧產業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