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主要目標
省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完善管理監督制度,創新審批方式,提高審批服務水平,逐步建立健全行政審批運行規范、管理有效和監督有力的長效機制。
各市、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根據省政府行政審批事項調整目錄,繼續清理和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加強行政審批管理監督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工作重點
省級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工作重點:一是按照國務院第四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結合我省實際,開展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和調整工作。二是推進審批制度創新,組織實施好《廣東省行政審批管理監督辦法》。三是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并逐步在縣(市)一級推行。四是加強對各市、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導。
各市、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工作重點:一是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結果,對相應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清理,對委托或下放管理的項目做好銜接工作。二是繼續完善行政審批程序和管理監督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三是繼續推進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加強對行政審批的監督。四是創新審批方式,完善行政審批集中辦理模式,積極推進"網上審批"和"并聯審批".
三、工作措施
(一)繼續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組織開展全省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和調整工作,對不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行政審批項目,及時予以取消和調整。研究建立行政審批項目的動態管理、評估和調整機制,以及新設定行政審批項目審查論證機制,逐步實現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和調整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二)完善行政審批配套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各地、各部門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要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實現行政審批的公開透明;對取消并需要加強后續監管的行政審批項目,要建立管理辦法,積極運用規劃、協調、指導和檢查等手段,實施有效的后續管理;對技術性和專業性比較強的審批項目,要制定詳細的審批技術規范;對事關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審批項目,要做到充分論證,嚴格把關,科學決策;對實行備案管理的項目,要完善程序,制止和糾正以備案等名義搞變相審批。
(三)強化對行政審批的監督制約。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廣東省行政審批管理監督辦法》,健全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審批外部監督與內部制約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在強化各級行政監察機關和部門內部監察機構監督職能的同時,形成自覺接受各級人大、政協、司法機關以及輿論監督的有效機制。創新監督形式,進一步完善我省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并逐步在縣(市)一級推行,充分發揮信息網絡技術對行政審批的監督作用。
(四)創新審批方式,提高審批效率。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和窗口的管理制度,優化運行機制,拓展服務功能,逐步增加進入行政審批辦事大廳和窗口辦理的審批項目。加快行政審批電子網絡管理系統建設步伐,有條件的地區和部門應逐步建立和完善網上審批服務平臺,促進審批業務信息共享和部門間網上協同辦理審批,提高審批效率。
(五)積極培育、規范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積極培育和規范發展行業協會及社會中介組織,并逐步將適宜授權管理的項目,依法授權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管理。對交由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管理的項目,要制定具體措施,做好銜接工作,并建立考核評估機制,加強跟蹤監督。
(六)切實加強組織和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機制,確保有機構、人員和經費用于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對審改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各市、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導,選擇部分地區和部門開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推動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