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局水泥路工程建設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認真實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服務農村經濟,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便利,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決定》要求,按照“依靠政府、發動群眾,科學規劃、嚴格監督,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的原則,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六屆五中全會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節約資源,持續發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造價,確保質量,積極探索農村公路建設新機制,努力開創農村公路建設新局面,為加快貴池公路建設,繁榮農村經濟,推進城鎮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二、組織領導
為保證“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順利實施,區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區交通、發展改革、財政、建設、國土、林業、*、監察、環保、水務、供電等部門為成員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交通局,具體負責指導、協調、督促和落實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是“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業主單位,要相應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的具體工作。
三、目標任務
全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分五年實施,20*年至20*年完成*00公里,確保20*年底全區80%的村到村部的路面結構改造為水泥路,達到四級以上公路標準,力求公路等級配置合理,適度超前。
四、部門職責
(一)區交通局
1、負責組織有關專家會同區采購中心等有關部門編制水泥路面每平方米造價,供招標時參考;確定混凝土理論配合比,供施工單位采用。
2、負責“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的計劃安排和審批工作,指導施工放樣和確定特殊路段的技術處理方案。
3、做好鄉鎮街道管理人員技術培訓工作,嚴格執行開工報告審批制度。
4、負責對工程建設質量、建設進度等進行監督檢查。
5、按月收集匯總并上報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6、按照規定的工程建設進度撥付工程建設補助款。
7、負責工程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一路一檔。
(二)鄉鎮街道
1、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2、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負責路基工程建設(含征地、拆遷、砂礫石底基層)。經驗收合格后,認真組織工程招投標工作,擇優選擇施工隊伍。各地應無償供應“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所需的砂礫石資源。
3、加大對“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修路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
4、嚴格執行建設投資計劃,按時、足額落實配套資金,確保建設計劃按期完成。
5、加強工程質量管理,采取社會和鄉鎮街道及群眾“三結合”的辦法進行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6、加強對“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資金管理,杜絕違規使用“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補助資金的行為發生。
7、按月向區交通部門報送工程進度報表,建立健全工程項目建設檔案。
(三)其它相關部門
積極配合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任務。
五、實施標準
1、“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按四級公路及以上標準實施,盡量利用老路,避免大填大挖、大改大調、占用耕地。路基寬不低于4.5m(不含邊溝),砂礫石(碎石)墊層面寬不少于4m,邊溝按上口寬60cm、底寬40cm、深50cm的規格開挖,路面鋪裝原則上應達到次高級路面以上,路面寬度不少于3.5m。
2、路面結構由基層和面層組成。基層類型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根據預測的車輛荷載情況,砂礫石墊層不得少于20cm,基層的強度必須達到相應的標準,水泥路面厚度不小于18cm,標準不低于C30混凝土。
3、小橋涵及附屬設施應同時配套,有關技術標準應不低于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
六、保障措施
(一)資金保障
1、資金測算。全區25個鄉鎮街道建設里程約1*0公里,路面按每公里15萬元測算,約需投入資金1.65億元,其中,省補1.1億元,地方自籌5500萬元。
2、資金籌措。路基工程所需資金由各鄉鎮街道負責,各鄉鎮街道要本著群眾自愿的原則,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進行籌資籌勞。路面工程(寬3.5米、厚18厘米水泥路面)省里補助*萬元/公里,不足部分由區政府統一籌集。路面工程超寬超厚部分由鄉鎮街道自籌解決。
3、資金管理。省補及市、區配套資金均納入區交通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專戶,由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視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調撥,接受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監督,各鄉鎮街道要建立“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資金籌集機制,落實好配套資金,設立專門帳戶,按路段進行專項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營業稅一律實行先征后返,水泥、石子由區采購中心統一采購,一年一采購,資金統一支付。每條道路完成招投標后,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按每公里2萬元,安排給各鄉鎮街道作為啟動資金,工程竣工初步驗收后兌現補助款的70%,審計決算后兌現補助款的90%,余下*%補助款待質量缺陷責任期滿后一次性付清。如遇施工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必要時領導小組可直接從補助款中給付。
(二)工程管理
1、工程招投標。招投標工作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委托區采購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招標時,成立由紀檢、監察、檢察、交通、鄉鎮街道、采購中心、監理、質檢等單位組成的招標小組,制定統一樣式的招標文件,按鄉鎮街道分階段進行公開招標。參與投標的企業必須具有三級以上公路工程建設資質或公路養護工程二類乙級以上資質。
2、施工現場管理。各鄉鎮街道要以農村公路管理站為基礎,設立項目辦,負責本轄區的施工現場管理,及時協調解決工程施工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要圍繞責任目標建立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全面控制工程質量、進度、造價,做好施工環境保障、道路保暢等協調工作。要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監督管理,確保“質量、工期、造價、安全、廉政”五大目標的實現。
3、質量控制措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實行社會監理、鄉鎮街道監理、路段附近群眾質量監督和區交通局監督三級質量保證體系。一是社會監理由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統一聘請,成立監理組,負責全區“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質量監理。二是各鄉鎮街道成立監理組,負責轄區內工程質量監理。配備專職質量監督員,全天候現場控制好路面的強度、厚度、寬度、平整度等主要指標。三是工程所在村要選派1名工作人員實行監督。四是區交通局成立質量監督組,班子成員實行分片包干,對全區所有“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實施質量監督。
(三)養護管理
建立長效、穩定的養護管理機制,真正形成“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養護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新型的農村公路管養機制,推行和完善多種形式的農村公路養護承包責任制,通過統籌建養、民養公助、自建自養等方式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區交通部門要對鄉村公路養護予以技術指導和工作協調,加強檢查、監督和考核評比,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能。同時,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機制,制定鄉規民約,堅決制止侵占和損害農村公路的行為發生,特別要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的管理,保證農村公路發揮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獎懲措施
區政府與各鄉鎮街道簽訂目標責任書,區“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加大對“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的檢查力度,對不能落實和履行責任書既定事項的責令停工整改。區財政按每公里*00元的標準設立獎勵基金,實行以獎代補。工程完工后組織人員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資金管理及道路養護等情況開展綜合考評,對考評成績優良的單位和個人及工程在每年全區交通工作會議上進行表彰獎勵(具體辦法另定)。對在“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中積極性不高且不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建設工程任務的,區政府將及時調整當年公路建設計劃,同時取消下一年度計劃安排,并給予通報批評,扣減補助資金。對出現質量問題或貪污挪用資金、行賄受賄行為的,將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