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加強再生資源回收發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做好我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同意實施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批復》(洪府廳字[*]402號)文件及《關于做好南昌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洪再生資源辦[*]0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情況
1、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現狀
*區現有廢舊回收企業(主要為收購店)120余家,辦理工商登記的回收企業不到50家,50%以上的回收企業是無證照經營戶,從業人員200多人,多為進城農民,沒有經過培訓。從總體上看,呈現散、亂、小的特點。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相應的管理法規。國家取消了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后,廢舊物資回收幾乎成了法規的盲區,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較為混亂。
(2)市場準入門檻低,無證經營現象十分嚴重。缺乏行業的發展規劃,網點無序擴展,無序經營。
(3)資源浪費嚴重,由于回收渠道多元化,加工利用手段落后,產生的附加值低。受利益驅動,經營者普遍存在利大搶著干,利少不想干,無利都不干的現象,大量資源未得到回收,變成了城市垃圾。
(4)經營者法制觀念淡薄,治安管理隱患多。由于市場管理不力,回收渠道亂,嚴重影響公共治安,最突出的是電力生產和城市公用設施被盜事件時有發生。有些回收網點成為收贓、銷贓的場所。
(5)再生資源回收科技開發投入嚴重不足,加工利用技術力量薄弱。尤其在“電子垃圾”再利用和資源化方面基本空白。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本著依法治理、方便群眾、培育市場、規范經營的原則,結合*區“銀三心”繁榮板塊建設,充分利用、規范和整合現有資源,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規范建設,建立以城市社區回收站點為基礎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逐步提高我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能力,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促進我區再生資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現全區再生資源產業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2、總體目標
以現有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為基礎,以構建社區回收網絡為主線,以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扶持系統、組織管理系統、專業培訓系統為保障,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到2010年,使我區90%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95%以上的再生資源進入指定市場進行規范化交易和集中處理,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達到80%以上,基本消滅二次污染。
3、階段目標
按照統一規劃、先行試點、分步實施的原則,整個體系建設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年11月底前制訂我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機構設立、回收行業摸底調查、回收體系實施方案審定,試點企業的確定等前期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試點階段
社區回收站點建設:*年12月始,在社區開展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的試點,到*年底,完成10家社區回收站點的建設目標。
第三階段:推進階段
2009年開始,全面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2009年底前完成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整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建設。
三、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
通過建立社區回收站點,結合南昌市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市場、分揀中轉中心的建立,構造我區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轉運、加工利用、集中處理為一體的專業化發展格局。我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重點是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
1、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
(1)經營范圍;負責回收居民交售的再生資源。
(2)建設目標:我區現有人口45萬人,居民12萬余戶,全區共有社區79個,為滿足既可方便居民交售再生資源,又可保證社區回收站點的正常經營的要求,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則和市區每1500戶居民設置1個回收站點的標準,建設80個回收站。
(3)經營主體:依托我市現有回收行業骨干企業,圍繞回收站點的設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模式,構建我區再生資源社區回收網絡。
(4)站點標準:社區回收站點要符合“七統一、一規范”標準,即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著裝、統一價格、統一衡器、統一車輛、統一管理,經營規范。營業面積應不低于10平方米,建筑設計及裝飾裝修要與社區環境相符;每個站點配置1—3輛統一式樣的流動回收車,以方便上門回收服務。回收的再生資源做到日收日清,不在回收站點存儲,也不能在回收站內進行拆解加工。
2、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處理網絡建設
根據我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和可回收再生資源的實際情況,重點發展廢紙、廢家電、廢塑料、廢舊輪胎、廢玻璃等的回收和利用,通過鼓勵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產業鏈延伸,吸納技術含量高、生產規模大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和招商引資企業的加入,促進再生資源深加工,逐步形成再生資源產業群,實現再生資源行業產業化。
四、保障措施
l、試點工作組織管理體系
建立區、街、社區三級管理體制,成立*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區發改委、區商貿委、區財政局、區城建局、區環保局、區工商局、*公安分局、區國稅局、市行政執法局*分局、各街辦、賢士湖管理處為成員,統一部署,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發改委,具體負責我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日常工作。
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區發改委負責把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納入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重大項目的立項審查,對全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的日常工作,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是否符合整體規劃進行審定,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實施試點工作;
區城建局依法負責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監督管理工作和施工許可監督管理工作,并依法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的建造施工實施監督管理,把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納入我區城市總體規劃并依法實施監督管理;
*區工商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工商登記及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等不法行為;
*公安分局負責打擊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的盜竊、銷贓等不法行為;
區環保局負責對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環境污染的防洽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區財政局負責再生資源體系建設工作經費的落實,并對資金使用情況實施監督管理;
市行政執法局*分局負責對轄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出店、占道經營行為進行查處;
各街辦、賢士湖管理處負責本區域內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組織協調工作。根據“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原則,制定本轄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責任,細化目標,保障各項工作有效的落實。
2、相關措施
(1)開展清理整頓。按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試點方案的要求,對現有證照齊全的回收站進行清理、整合、規范利用,符合標準的作為新的社區回收點,對無證無照的回收站點,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
(2)對社區回收網絡建設項目,項目實施單位要在對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做出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后實施。
(3)加強從業人員的組織管理和教育培訓。回收從業人員以目前廢品收購站人員為基礎,優先招用下崗待業人員。回收人員實行“六統一”和“四規范”(即統一培訓、統一標識、統一服裝、統一計量器具、統一收購車輛、統一收購范圍和規范服務項目、規劃服務標準、規范服務用語、規范服務地點)的行業管理。加強對基層收購人員開展各種形式的從業技能培訓,培訓出懂技術、懂管理的專業人才。
(4)宣傳部門要發揮宣傳媒體的導向作用,發動全社會參與,增強全社會資源再生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意識。要與社區建設相結合,動員市民積極參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引導企事業單位、市民自覺交售廢舊物資和使用再生資源產品。
3、扶持政策
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落實減免稅費政策,享受有關稅費優惠;從業人員屬于本市下崗人員的,可按規定享受下崗再就業的優惠政策。
五、實施期限
*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期期限為*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