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深化作風建設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主要內容
根據征求到的意見、民主評議以及內部督查中反映的情況,經認真梳理,整改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工商法律法規宣傳方面。宣傳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宣傳與業務工作結合的緊密度有待加強,宣傳的載體和形式需要創新。
(二)服務提升方面。深入企業指導幫助,提供主動、優質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以培育重點企業創品牌為主要內容的品牌建設要繼續大力推進;工商辦事窗口的優質服務要進一步提高;消費維權工作仍需加強。
(三)消費安全建設方面。消費安全建設,尤其是農村市場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農村消費習慣、農村消費維權監督員配套管理上的制約,以及執法力量有限等相關因素,農村消費安全建設任重道遠,還存在一些監管難點和監管盲區。
(四)市場秩序整頓和規范方面。集中表現在制鞋業無照經營整治、虛假違法廣告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等方面存在不足,監管力度仍需加大。
(五)隊伍建設方面。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執法行為需要進一步規范,黨風廉政建設仍需加強。同時,要鞏固財務管理規范化達標工作成果,并需做好深化工作。
二、總體目標
圍繞“弘揚工商正氣,展示紅盾風采,創造一流業績。”的“紅盾作風建設年”活動工作目標,針對查找出來的主要問題,結合當前工作重點,堅持“三個立足于”,做到“五個下功夫”。即立足于早改、快改、真改;在服務企業,提高窗口服務質量,服務企業創品牌上下功夫;在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建立農村放心店配送中心,從源頭控制農村食品安全上下功夫;在建立和完善廣告監管的長效機制,拓寬廣告監測領域,實施全方位的監測體系上下功夫;在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增強學習和提高隊伍素質上下功夫;在鞏固財務管理規范達標工作成果和深化上下功夫。做到真抓實改,使“紅盾作風建設年”活動取得實效,為全面推進和諧工商建設,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三、具體措施
根據整改總體目標,針對整改主要內容,結合各項重點工作,以“五個走進,五個破解”為切入口,明確責任,落實承諾,集中精力切實抓好整改工作。
(一)以“走進企業,破解‘兩年’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和“走進市場,破解市場改造提升難題”為切入口,著力提升優質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工商法律法規宣傳。以涉及知識產權保護、消費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以局所聯動走進企業、走進農村、走進市場送法上門,組織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培訓等為方式,以工商開放日、民主懇談日、工商各辦事窗口、說理性行政處罰文書等為平臺和裁體,拓寬宣傳的廣度,增強宣傳的深度,提高宣傳與業務工作結合的緊密度,確保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做好以深入開展“六個百工程”(即用五年時間完成培育百余只民營出口品牌、全力扶持百余家成長型民營企業、積極培育百余家誠信民營企業、積極引導百余家民企聯村幫扶、推動百余家民企安置失業人員、舉辦百名民企高管培訓的任務)和深化對企業的“訪、學、幫、促”活動為重點的“兩年”活動深化工作,服務和助動地方經濟發展。
三是切實推進以“培育重點企業創品牌”為主要內容的“品牌大市”建設工作。召開一次“全市推進‘品牌大市’建設工作會議”,舉辦三次培訓,編印《行政指導工作手冊——商標品牌指導篇》,辦好《品牌*》專刊,繼續做好創馳(著)名商標的指導幫助和服務工作。
四是圍繞“整合、改造、創新、提升”這條主線,要敢當主力、甘為苦力,全力推進我市市場改造提升工作。做到新建項目抓報批,續建項目抓進度,已建項目抓峻工,峻工項目抓開業,建好一批重點市場,改好一批農貿市場。積極參與,重點協助做好*農貿城、裝飾城、浙江溫西工量刃具市場、浙江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和*太平水產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市場建設,不斷提高市場檔次和管理水平,確保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五是以爭創“星級文明規范注冊窗口”為著力點,進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服務意識、工作效率和文明禮儀修養,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工商部門的對外形象。
(二)以“走進農村,破解農村消費安全建設工作難題”為切入口,大力推進消費安全建設。
一要啟動放心店配送工程,建好“*市農村放心店配送中心,為放心店放心經營提供源頭保障,確保實現接受配送的放心店家數達到70%,食品品種配送率達到70%的“雙七目標”。
二是從嚴把市場主體關和食品質量關“兩關”入手,通過建立健全食品經營者、市場開辦單位“經濟戶口”管理制度,實行主體資格、經營資格查驗制度、商品質量進貨檢查驗收制度、購銷臺帳等制度,保證食品質量。
三是突出“三抓”措施。一抓食品違法案件的查處;二抓食品安全快速反應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依托12315投訴舉報網絡,隨時掌握市場食品質量狀況,認真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三抓信息披露。依托網絡媒體,適時將食品質量查處情況,向全社會公布。
四是建立四項機制,構筑食品安全監管防線。把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納入長效監管范疇,緊緊圍繞食品準入和銷售環節,建立完善“早發現”、“嚴監管”、“后處理”和“應急預案”四項機制,促進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落實。
五是要不斷加強和完善食品安全“四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建設。明確分工,落實任務,把監管職責落實到崗到人,實施食品定性檢測和定量檢測相結合,加大對檢測不合格食品的查處力度,落實不合格商品銷毀、退市和召回制度,保障上市食品安全。
(三)以“走進群眾,破解虛假違法廣告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難題”為切入口,切實加大市場秩序整規力度。
一是根據媒體虛假違法廣告存在的現狀,開展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具體落實三項措施,建立和完善廣告監管的長效機制。加大廣告監測力度,構建社會互動的預警機制。充實人員、更新設備,落實監測人員,明確監測職責,規范工作程序;拓寬廣告監測領域,實施全方位的監測體系,對電視臺一臺、報紙等媒介廣告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測,并將電視二臺、圖文頻道和電臺納入監測范圍,在全市初步構建起一個覆蓋電視、電臺、報刊、網絡的廣告監測體系;完善廣告監測制度,增強廣告監測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實施一日一報告、一月一通報、一季一專報的廣告監測制度,認真落實違法廣告公告制度,增強發現虛假違法廣告的敏感度。加大部門協查力度,構建部門互動的共管機制。加強與宣傳、衛生、藥監、廣電、公安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充分發揮*市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作用,強化部門之間的配合和協作。加大案件查辦力度,構建上下聯動的辦案機制。推出三項辦案措施:①建立局所聯動、科室隊聯動的辦案機制;②完善交辦案件制度,并限期辦結。③做到三個必查:即群眾舉報的違法廣告必查,省局廣告監測中心公布的違法廣告必查,上級局及相關部門移交的違法廣告案件必查。
二是堅持“講究科學、依法治理,聯合行動、各司其職,以德治假、打扶結合”的原則,繼續加大打假治劣的力度。具體做到突出“一個重點”,即要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為主題,繼續把食品、農資、電器等量大面廣、涉及大多數人民群眾利益的商品作為監管重點,狠抓大要案查處。強化“兩項責任”,即落實《打假工作責任制》和《行政執法責任制》,充分發揮工商職能,確保組織到位、宣傳到位、資金到位、工作到位,并在辦案中堅持“五不放過”,即案情沒搞清楚的不放過,假冒偽劣商品的源頭和流向沒有查明的不放過,制假售假責任者沒有被依法處理的不放過,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支持或參與制假售假的機關工作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堅持“三項專項打假”,根據市場秩序的狀況,針對假冒偽劣問題突出的重要商品、重點區域,聯合各科室制定整治方案,集中力量,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打假專項整治工作。即突出食品、農資、流通領域進口商品三個重點,不間斷的開展聯合打假行動,威懾違法犯罪分子,努力把假冒偽劣扼殺在萌芽狀態。實現“四個階段性工作目標”,就是端掉一批制假售假窩點;解決一批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假冒偽劣問題;查處一批政府督辦、人民群眾關心的典型大案要案;建立一批老百姓信賴的農村消費維權監督站(點)。構筑打假“五道防線”,即以查處假冒偽劣產品生產窩點為主,構建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的“防線”;以查處假標識、假包裝及非法印刷活動為主,構建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包裝打扮混入市場的“防線”;對流通領域,實施商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與市場主辦者一起從進貨源頭上構建防范假冒偽劣產品從流通進入消費的“防線”;發揮“農村放心店”示范作用,嚴格規范農村經營主體行為,構建防止假冒偽劣商品進入農村市場的“防線”;以建立打假“黑名單”為主,構建市場主體信用監督“防線”。
三是繼續加強對學校及周邊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營造學校及周邊消費安全環境。利用各種載體,聯合教育部門做好宣傳工作,增強學校師生及學生家長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讓食品放心工程深入人心。以學校及周邊商店為重點區域、以兒童食品為重點商品,積極會同質量檢測機構開展學校食品質量監測,有針對性地掌握學校及周邊食品質量狀況。大力推進放心店工程向校園延伸,今年力爭使全市鎮建制學校放心店創建率達到100%,實現校園放心店全覆蓋。積極開展12315維權工作站進校園活動,力求在年底前完善全市鎮建制學校維權網絡。發揮校園所在鎮(街道)、村(居)的消費維權監督站、消費維權監督員的作用,強化社會監督,促使校園食品消費安全狀況的迅速改善。
四是堅持做好無照經營的整治工作。針對制鞋業集中地區無照經營較突出的問題,積極指導各工商所,制訂取締無照經營工作計劃,開展無照經營整治月行動或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無照經營行為;繼續配合鎮(街道)政府,聯合各有關部門,加強對無照經營的引導,積極為無照變有照創造條件,從源頭上遏制無照經營的蔓延。
(四)以“走進基層,破解基層組織建設中的難題”為切入口,確保隊伍建設上新臺階。
一是對外著重做好石橋頭鎮的結對幫扶工作,做好“一戶一干部”低保戶結對幫扶工作。結對聯系干部每年走訪結對戶不少于2次,開展經常性的關愛困難群眾活動,促進農民增收,為新農村建設出力。
二是對內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夯實系統根基。以創建“群眾滿意基層站所”、“星級文明規范工商所”和“星級文明規范注冊窗口”為抓手,加強基層工商所隊伍的政治和業務素質的提升工作;同時做好基層辦公設施和設備的改造和完善工作,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三是以開展基層執法人員向管理對象述職述廉為抓手,鞏固基層廉政文化建設成果,確保黨風廉政責任落到實處;以規范自由裁量權和增強行政處罰文書說理性為抓手,進一步規范工商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推進依法行政進程。
四是以“研究基層、關愛基層、幫扶基層、建設基層”作為機關工作的重要取向,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升機關科室指導、協調和服務能力。
五是以落實財務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為重點,鞏固和深化財務管理規范化達標創建成果,不斷提高科學理財能力,為工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整改責任。
局“紅盾作風建設年”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全局整改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工作;各科室、工商所要根據本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當前工作重點,完善整改實施細則和整改工作計劃,把具體整改事項責任分解落實到人,確保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二)做好結合文章,推進整體工作。
各單位要把“紅盾作風建設年”整改工作與各項工商業務工作的拓展緊密結合起來,要根據本轄區、本單位實際,抓重點,破難點,以落實整改推進整體工作提升。
(三)加大督查力度,確保整改實效。
局“紅盾作風建設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和督查,及時掌握全局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協調和解決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各單位負責人要加強對整改事項責任人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和督促,確保整改任務按時完成,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