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市農村圖書館建設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國家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農村文化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級圖書館(室)發展的春天來到了。由于有了上級政府的支持,各地圖書室的建設如雨后春筍。就整體而言,我縣圖書室的建設還相對滯后,特別是農村圖書室的建設更加不規范,半數以上的圖書室在創辦之際,受一哄而上熱潮的
驅動,在缺乏必要的籌備謀劃的情況下,匆忙創建而成,因而后勁不足,發揮不了作用。筆者從事圖書館工作多年,現想結合我縣實際情況談點粗淺的看法。
1.圖書室建設要規范。首先圖書室建設選址非常關鍵,除要選擇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外,還應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安靜。再次是根據國家對鄉鎮圖書室的考核要求建設,創建百強文化站圖書室館舍面積應在60平方米以上,室內藏書3000冊以上,有專職管理人員,有正常運轉經費。因此有條件的鄉鎮圖書室的建設都要根據以上要求進行館舍的新建或改擴建。
2.政府仍需加大投入。2010年前,國家將投資40個億興建鄉鎮一級文化站,每個新建鄉鎮文化站國家資助20萬元。硬件設施有了保障,但也不能忽視了軟件建設,當地領導要把圖書室的購書經費,必要的設施建設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和考核范圍,納入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充實館藏、改善辦館條件;要配有專職的文化專干,并使其管理規范化,不能使圖書室虛有徒表而無內容實質。
3.加強人才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培養專業人才是推動事業發展的關鍵,培養和造就一支基本掌握圖書館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術的鄉鎮圖書室工作人員,是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基本條件。培訓途徑有:省、市、縣圖書館舉辦的業務和計算機知識培訓。每個鄉要有1-2名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也可在全縣實行鄉鎮圖書管理員憑證上崗,促使各鄉鎮村重視對圖書管理員的培訓,以提高圖書室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確保文獻信息能準確、快速、全面地送到農民手中,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信息支持。
4.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由于鄉鎮圖書室建設初期,室內圖書資料少,不能滿足當地農民的需要。對鄉鎮圖書室有業務指導關系和扶持任務的縣級圖書館的藏書中農業科技類圖書占有一定比例,但因距鄉村較遠,不便農民借閱,致使這些書籍利用率過低,如把這些書提供給鄉鎮室,既可提出高圖書利用率,又可擴大圖書館的讀者隊伍。近幾年,縣圖書館在搞好陣地服務的同時,主動走出館門,開展送“科技圖書下鄉”活動,吸引了廣大農民的參與。但由于縣圖書館經費少、人手緊,常年堅持送書下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各鄉鎮應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利用開會或培訓的機會到圖書館定期更換圖書,使老少邊遠山區的農民也能及時了解最新的信息,又實現了文獻資源的共享。
5.建立合作共建機制。2010年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要覆蓋全國100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將整合的科普知識、農業技術等資源通過網絡傳給全國廣大農民群眾。我縣共享工程分中心設在縣圖書館,由2006年8月正式啟動,到2010年前該中心將形成有梯度的人員、技術、服務保障,并能切實擔起對鄉鎮基層中心、村服務點的指導和輻射作用。基層中心要積極開展共享工程與“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有線數字電視、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數字電影放映”等項目的合作,實現設施設備、數字資源、人力資源的共建共享。
6.積極開展“創收活動。在條件差,確實不能解決購書經費的鄉鎮圖書室,也可開展“創收”活動,但應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鄉鎮圖書室在選好店面定量投資后可轉由個人承包經營,開展有償服務,使借書與租書、賣書相結合,以賣促租、以租促借。農業、科普類讀物免費借閱;文藝類圖書和休閑讀物可有償租讀;讀者需要的的圖書可有選取擇地出售,以彌補經費不足,這既能體現它的公益性,又可增強自身的發展能力。我縣百加鎮文化活動中心就是很好地利用了這一舉措,堅持把圖書室從85年一直開辦到至今。
7.抓住扶貧機遇。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的文化事業發展,中央及各部委都意識到了文化扶貧的緊迫性,面且加大了對文化扶貧的投入,先后有“送書下鄉工程”、“萬村書庫”落戶我縣,我縣農民深受其益,為農民科技致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據悉,今年,國家還將重點扶持和建立“農家書屋”和“農民讀書工程”等惠農文化項目,各級鄉鎮領導應抓住這一機遇,爭取項目落到實處。
總之,農村圖書室建設之初,不要急于上規模,防止重復建設而帶來的不必要的浪費,要以鄉鎮為依托,以農戶為對象,注意從本地實際需要和可能出發,在規模上或大或小,不拘一格,走出一條新農村圖書室建設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