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基層人才荒何以破解農村人才狀況調查與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素質偏低,高層次人才太少。在現有人才隊伍中初級人才多、中高級人才少,高學歷人才比例偏低。全省基層具有高級職稱38013人,占農村人口的萬分之五。
分布不合理,涉農專業人才出現斷層現象?,F有基層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和衛生系統,農林水養、工程、建筑和高新技術等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較少。
隊伍不穩定,人才引不進留不住。一方面農村基層條件艱苦,引進人才十分困難。另一方面人才外流呈上升趨勢。一是隱性外流。如項城是河南省五個擴權縣之一,每年考上本科的有3000人左右,而回去工作的僅有100人左右,占3%。二是顯性外流。具有中高級職稱、本科以上學歷、各學科帶頭人及業務骨干等人才,通過正常調離、辭職、自動離職等方式流向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一人外流、帶動一批的現象。如項城近三年顯性外流的人才達224人,其中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73人、初級職稱141人。
壯大基層人才隊伍的建議
完善政策,建立農村基層人才隊伍開發長效機制。省市要盡快制定出臺農村基層人才管理的配套政策,各級黨委政府也要結合實際制定當地人才發展規劃。創新培養機制,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相銜接的農村基層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建立農村基層人才終生教育制度;創新選拔認定機制,開展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實行由村推薦,鄉鎮評審,縣(市)、區認定的辦法,每兩年選拔一批農村實用人才。
整合資源,以培訓帶動基層人才隊伍穩步發展。一要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對教育、科技、農業、勞動、中小企業局等部門所屬的各類長、中、短期培訓機構進行清理、整頓、歸并,根據培養目標、師資力量、辦學特色,合理統籌使用資金,改進辦學條件,完善培訓設施,提高教育培訓水平。二要改進基層人才培訓教育方式。對部分高考落榜生和部分農村有志青年、實用人才,可與相關高校聯系,縮短學期,直接培訓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實用專業人才,學習與回村實踐相結合,以便這些學生學成后回到農村。三要加大省、市、縣相關部門對鄉鎮的幫扶培訓。涉農部門、教育部門、醫療單位要制訂計劃,每年無償接收部分鄉鎮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四大工程和三項計劃。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在5年內培訓農村各類實用人才達到500萬人以上。為每個村組培養1名經營能人、培養2-3名種養加能手,使每個適齡勞動者掌握1-2項實用技術。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以提高農民轉崗就業能力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5年內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750萬人。實施“雙強”工程(個人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大力培養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實施“大學生村官”工程和“三支一扶”計劃,三至五年內選派幾萬名大學生到村,保證每村一名大學生。實施農業高層次人才計劃。以加快培養發展現代農業急需的農業科技人才為重點,調整農業高等院校專業設置,提高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農業領域高級專家庫。實施“百萬中專生計劃”,培養5萬名具有中專學歷的種養加能手、能工巧匠以及農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等實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