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為什么說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為什么說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什么說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改革和發展始終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兩大主題。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啟動的改革開放,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可以說深刻地改變了我國發展的道路、發展的模式和發展的進程。正如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所指出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伴隨著快速發展和發展進入新階段,發展本身也在不斷地給改革開放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課題。

      一、改革開放是中國近30年快速發展的基本前提

      改革開放進入30年,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評價過去的改革開放?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于”的標準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標準。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過去30年改革開放很好地實現了改革開放的預期目的。第一,改革開放發展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在1978年到2006年之間,中國GDP總量年均增長9.7%,2006年是1978年的57.5倍。第二,改革開放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在1978年到2006年之間,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國家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45%,2006年是1978年34.2倍。進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增長17.21%,2006年是1978年的85.3倍;外匯儲備年均增長36.74%,2006年是1978年的6385倍。第三,改革開放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開放30年,我國迅速解決了13億人的溫飽問題,使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6年的2.3%。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2.5億人,2006年減少到2148萬人,貧困人口比原來減少了10多倍。197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68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各國人口預期壽命數據,200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了72.4歲。

      在過去的30年中,我們始終堅持通過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由此,帶來了中國近代100多年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繁榮,其成就舉世公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通過改革開放,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

      二、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發展的體制源泉

      1978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從而,為我國發展創造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目前,我國成功地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整個社會正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站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過去的改革開放,我認為如下四條基本經驗很重要。

      1.解放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從本國發展的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這是過去30年改革開放取得一切成績的根本原因。在這樣一個主導思想下,我們從理論上破除了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不相兼容的教條,在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相結合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體制變革,使億萬人民成為財富創造的主體,變“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市場化改革近30年來,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極大地增強了經濟運行活力,促進了財富涌流。投資體制、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宏觀調控等方面的改革均取得了長足進展,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發揮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著眼全局,堅持把農村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中國的發展,說到底是解決農村、農業的發展問題。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始終是我國發展的基本問題。1978年以來,我國農村改革經歷了土地制度變革、稅費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三個階段,有效地緩解了“三農”問題。這是我國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巨大歷史變遷中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原因。

      3.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堅持走對外開放之路。基于對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潮流的清醒判斷,我國的對外開放成功地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難得機遇,有效地參與國際分工來發展壯大自己,成為發展中國家成功的典范。變封閉、半封閉的經濟體為全面開放的經濟體,既彌補了自身發展資本的不足,利用外部市場緩解了就業的壓力,也有效地促進了國內改革的步伐。

      4.立足國情,堅持漸進式改革開放的路子。我國30年的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是與我們從基本國情出發,選擇了漸進式改革開放的路子分不開的,先從體制外的增量改革突破,然后深入進行存量改革,從而比較好地解決了改革、發展與穩定之間的關系。

      三、我國仍是一個改革中的大國,發展中的問題始終與制度不完善相聯系

      我國既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也是一個改革中的大國。進入新階段,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矛盾和問題也比較突出,比如資源環境問題、民生問題、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等。這些問題反映了各項制度還不完善。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1.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同市場機制不完善相聯系。近幾年,資源環境問題相當突出,事實上反映了我們的資源要素領域市場化改革的滯后。資源要素價格長期不能夠反映稀缺程度,助長了浪費性地使用資源和破壞環境的行為,增加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困難。

      2.民生問題是同公共服務體制建設滯后相聯系。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老百姓看病難、上學難、養老難等問題凸顯,主要在于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務體制。目前計劃經濟時代的公共服務體制尚未根本打破,新的公共服務體制仍在重構當中。

      3.收入分配差距比較大,既反映了市場機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體制的缺陷。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秩序,只有規范的產權制度安排,才能產生規范的初次分配,但是我們目前的產權制度仍不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當在再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滯后,政府職能轉變尚不到位,完善的再分配機制還沒有形成。

      4.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不高也反映了相關制度建設的滯后。比如隨著全方位融入全球化進程,我們的匯率制度和外貿體制改革滯后的問題開始逐步暴露出來。人們擔心的經濟安全問題,主要在于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整套與全面對外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范機制。

      近幾年,一些人不斷地批評改革開放,把發展進程中的許多問題歸結為改革開放。這種觀點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脫離了中國的歷史和現實。黨的十七大報告鏗鏘有力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強調指出,“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四、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推進全面改革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思路,并對新階段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領域的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新階段的改革,就是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推進全面改革,按照十七大的部署推進全面改革,以下五個方面相當重要。

      1.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目前我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到2020年,我國的總人口將達到14.5億左右。按照十七大修正的目標,要在202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使14.5億人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這一進程,將意味著要運用同樣或者更少的資源來生產比過去多得多的產品。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加快推進國內資源要素領域的市場化,大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與此同時,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和產權改革,這既是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形成規范收入分配體制的前提,也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方面。

      2.按照城鄉統籌協調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農村改革經歷了三大步。第一步,通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農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通過全面免除農業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目前,我們正處于第三步,需要推進以改革農村上層建筑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盡快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保障。

      3.按照提高開放型經濟質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對外開放。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已使我國同世界的生產和消費緊密融合,我國的發展已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目前,我國對外經濟部門的就業人數已超過1億人,我國已開始大量使用國際資源來發展自己,我們的許多產品直接依賴于國際市場。由此,只有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對外開放,才能夠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各種機遇發展自己,才能切實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4.按照社會和諧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與改革之初相比,我國的社會結構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社會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新格局。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社會利益整合和協調機制。社會管理方式還相當落后,不少方面仍保留著計劃經濟時代的色彩。我們要建設一個和諧社會,當務之急就是要提高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5.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十七大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強調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重要環節。當前要加快政府轉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制定改革總體方案,正確地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使各項制度逐步完善起來。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十萬個為什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