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擴大開放妥善處理幾個關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的寶貴機遇,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改善和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擴大同各國的經貿合作。我們應認真貫徹這一要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把對外開放提升到更高水平。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新形勢下實現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選擇。第一,這是用好戰略機遇期、進一步參與國際分工的必然要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發展不能脫離于世界經濟和國際分工。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歷史不容我們錯過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結構大調整帶來的機遇。第二,擴大開放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經濟安全。20多年的對外開放,使我國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逐漸融入全球經濟主流,經濟實力大大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顯著提高。實踐證明,對外開放符合國家的根本經濟利益,也有利于國家經濟安全。當然,對于對外開放中涉及的經濟安全問題,必須謹慎對待。第三,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們非常寶貴的經驗。第四,擴大對外開放是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重要途徑。擴大對外開放,把“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利用國外技術和智力資源加快我國的發展,而且可以通過參與國際競爭提升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五,擴大對外開放能夠使世界各國和地區共享我國經濟發展的好處,實現互利共贏,從而為我國和平發展創造較好的國際環境。
需要指出的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必須以追求和維護國家利益為核心目標,努力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此,需要妥善處理以下幾個關系:
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對外開放主要是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在多邊貿易體制下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范圍,同時互惠地獲得更大的進入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機會。對內開放則主要是指按照非歧視、統一、透明的原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打破行政性壟斷,統一內外資企業待遇,為各類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創造公平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開放的質與量的關系。質和量是經濟發展中兩個對立統一的方面。質主要表現為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結構的優化,量主要表現為規模和速度。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對外開放的量迅猛擴大,并為經濟增長、擴大就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在注重規模和速度的同時,對質的問題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質與量的矛盾日趨突出,主要表現為產業分工層次低、結構不平衡、企業效益不好、規模經濟優勢沒有發揮、技術擴散慢等。因此,正確處理質與量的關系,應堅持質與量并重的原則,在適度的量的基礎上,突出重視質的改善,尤其要關注增長的成本,如部分生產要素價格的扭曲、資源的耗費、環境的污染、地區間同質競爭帶來的重復投資、過度的優惠政策競爭帶來的財政和稅收損耗等。
一、二、三次產業開放之間的關系。發展的階段性和國際分工的現狀,決定了我國的對外開放主要是制造業開放。然而,我國經濟的騰飛還有賴于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三次產業的發展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如服務業的發展對農業和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服務業水平落后已成為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無論從貿易、投資角度來看,還是從增加值、就業角度來看,我國三次產業之間以及三次產業內部的發展都不均衡。因此,應建立和完善農業利用國外資源的戰略體系,充分利用國外的技術、資本,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穩步擴大基礎性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開放力度,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增強服務提供能力。
國內不同區域開放之間的關系。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在各地區間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使各地區從專業化中獲益。然而,經濟的升級與轉移從來都是被迫的,需要外部壓力和內部動力共同作用。因此,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尤其是擴大中西部地區的開放。其中,應優先開放中西部地區服務貿易市場,縮小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地區差距。這是因為,服務業發展落后是欠發達地區發展的主要癥結所在。具體來說,應優先開放金融、交通等基礎性服務業,在定價政策、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更多優惠。
“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關系。對外開放不僅意味著外資的進入以及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意味著我國能夠獲得更多的進入國外市場和利用國外資源的機會。對于“引進來”應多一分理性、多一分耐心。我們既要肯定外資的積極作用,也要重視外資的負面影響,努力做到有效利用“外資正溢出效應”,妥善解決“外資負溢出效應”。比較優勢決定了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和層次,解決外資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是一個長期過程,關鍵是要靠發展。利用外資既然是長期國策,就要“經營好”外資,重視做好外資引進后的管理工作。同時,繼續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以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應針對我國企業在境外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積極探索新的“走出去”模式,如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通過資本、服務、人才、信息的集中推動我國企業更成功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