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嚴格執法行為積極推進隊伍規范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城管執法隊伍是城市管理的一支生力軍,在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城市建設正處于全面向城市化推進的過程,東海縣城管局的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在城市管理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保障了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樹立了現代都市的形象,城市環境面貌的變化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一、加強隊伍建設,樹立服務形象
為將城管執法隊伍管理好、建設好、使用好,把執法隊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城管局在具體工作中主要做法是:(一)加強執法人員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廣泛開展“紅旗隊員”和“紅旗執法中隊”等活動,全力提高文明執法、公正執法水平。(二)以規范執法為核心,進一步健全城管綜合執法管理制度。近年來,城管局黨組先后出臺了《東海縣城管綜合執法考核實施辦法》、《東海縣城管綜合執法隊員離崗培訓規定》和《東海縣城管綜合執法責任追究規定》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行政執法責任體系和行政執法責任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三)從源頭抓起,解決根本問題。為改變以往人們對城管執法人員的偏見,從今年2月份起,東海縣城管局實行“召回”制度,即將城管執法大隊臨時協管人員集體解聘,從社會上招聘一批高素質的退伍軍人,同時召回原執法隊伍中素質好的協管隊員,“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進一步增強執法隊伍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四)全面規范內部管理和執法行為。從崗位職責、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考核辦法、廉政建設、辦案流程、過錯責任追究到格式化法律文書等方面建立了20多項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以規范內部管理和行政執法行為,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制度、有程序、有標準。以嚴格的制度管理人,以滿意的評價衡量人,以成功的事業激勵人,以純潔的感情團結人。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全員聘用,獎罰分明的用人機制。
二、提高人員素質,規范管理行為
“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盛不衰,關鍵看我們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得不好,我們就難在新世紀里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難以實現黨和國家既定的奮斗目標。”(“七一”講話)建設高素質的城管隊伍首先要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城市管理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城管執法工作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焦點”,一舉一動都事關執法隊伍的形象,也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為此,我們在花大力氣解決存在自身存在的問題時,認真傾聽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練好“三功”。
一是狠抓教育培訓,練好“內功”。建立完善的隊伍法律學習培訓制度,注重新知識新業務學習和先進經驗借鑒。近年來,邀請了市縣有關專家進行《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培訓,系統學習了城管方面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并分批派員到淮安、南通等地參觀學習;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和培訓以及先進經驗的汲取,從根本上保證執法人員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提高了應變的業務處理能力。
二是完善執法機制,練好“硬功”。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突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從執法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抓起,從一些平常司空見慣的小事抓起,從那些看得見、摸得著,又能在短期內整改見成效的事情做起,認真落實執法規章制度,細化督察辦法。建立健全執法督察考核機制,嚴格規范程序,從源頭上杜絕執法的隨意性,確保執法權力的正確使用,逐步將城管執法工作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三是強化法規宣傳,練好“輕功”。加強城管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市民的“認知感”、“認同度”,取得市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關心,營造良好的執法氛圍,這對于做好城管工作具有事半功倍、“舉重若輕”的效果。首先是加大城管事務公開,不斷提高執法工作的透明度,尤其是執法依據、執法權限、執法程序和執法結果,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促公平;其次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站等各類新聞媒介積極宣傳城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定。通過宣傳,達到了以宣傳促進市民理解,以教育贏得群眾支持,進而營造了“大城管”執法環境。
三、注重機制約束,強化隊伍監督意識
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涉及法律法規及隊伍建設的事項,一律明確審批權限,許可范圍,簡化審批程序,規范許可行為。實行審批事項進中心和重大審批事項集體討論決定等制度,建立健全執法(許可)責任追究制度等。如對行政處罰額度等容易出現自由裁量權執行不公平、不公正的一些問題,都嚴格按照權力分解,相互制約的原則,科學設置工作流程,環環相扣,嚴把關口;對涉及隊員不作為、不敢作為或者亂作為等現象,切實抓好執法質量考評機制,落實執法責任,做到工效(績效)掛鉤,獎懲分明。
四、堅持執法與服務并舉,營造和諧城管
在工作中,注重嚴格管理與文明執法相結合、宣傳教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近年來,我們先后組織開展了對城區主次干道、窗口地段店外經營、占道經營、亂擺亂放、亂搭亂建等二十余項內容的專項整治,立案查處市容環衛、城市綠化、亂占道等方面的行政處罰案件276件,勸導教育各類違法行為2300余件,辦理人大建議65件、政協提案36件。(一)快速辦理群眾投訴。設立群眾投訴受理電話,實施24小時值班;對群眾投訴的屬于城市管理方面的問題,實行首問負責制、辦結限時制;對不屬于自己管理范疇的投訴也是協助辦理。(二)完善人性化執法。在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的同時,也在積極探求科學化執法、人性化服務的方法和途徑。一是強調對人的尊重,執法人員“三先在前”(即先敬禮,先講理,先教育),處罰在后,做到教育不到位不處罰,力求使違法者心服口服。二是開源疏導給出路。針對季節性農副產品臨時攤點,開辟一些臨時市場,引導其進場(店)經營,以真正辦實事,贏得更多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五、打造服務環境,提高行政執行能力
軟環境就是生產力,全力打造誠信城管、和諧城管。一是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建設執法形象與執法能力“雙過硬”的執法隊伍,樹城管形象,振城管風氣。二是牢固樹立“打鐵先得自身硬”的思想。一方面端正榮辱觀念,明確新時期下城管執法工作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加深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領會和理解,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努力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另一方面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文明執法的關系,積極探索城管行政執法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的新思路、新方法。一切服務于發展,一切服從于發展。堅持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城管執法隊員的身影,哪里有險阻,哪里就有城管執法人員榜樣的樹立,全力造就一支新時期新城管執法規范化隊伍,保一方市容,贏一方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