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協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人民政協的基本屬性、主要職能、組織構成、工作原則和活動方式,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是緊密相連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學習和實踐《意見》的要求,是每位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一、人民政協的性質集中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一)人民政協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人民政協的創立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和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世界政黨制度發展史上最輝煌的創新成果。人民政協作為鞏固和擴大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織,作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大團結大聯合的重要組織,要切實做好統一戰線內部各方面力量的團結工作,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程度地集中和凝聚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以及廣大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等海內外各方面愛國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人民政協是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各派、各人民團體以及各界別是人民政協的主體。人民政協是中國惟一所有合法政黨參加的,并以本黨派名義在其中活動的多黨合作組織。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派與共產黨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派是參政黨,不是反對黨或在野黨。共產黨與各派就國家大政方針、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項、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統一戰線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進行政治協商,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是我國政黨制度區別于西方以競爭為特征的多黨制的顯著特征和優勢所在。
(三)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馬列主義民主政治理論與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和典范。在我們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社會主義國家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廣泛協商,體現了民主與集中的統一。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充分運用好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有利于我國各派的參政議政、團結合作,使它們的意見和主張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得到充分表達;有利于吸收各民族、各團體、各階層、各方面人士參與國事,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有利于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尊重多數、照顧少數,促進黨和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利于把發揚民主和加強團結有機統一起來,形成融洽和諧、生動活潑的局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善于運用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
二、人民政協的職能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緊密相連
(一)政治協商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決策、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政治協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三大基本要素。參加政協的各黨派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各黨派參加人民政協工作的共同性事務,政協內部的重要事務以及有關愛國統一戰線的其他重要問題,在政協的會議上,以本黨派名義進行發言,發表意見和主張;以黨派組織的名義提出提案;以黨派名義開展調研等活動形式參與國是,進行協商,從而,最大范圍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使黨的決定成為同盟者的一致行動。
(二)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它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通過政協組織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的監督,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政協中與各派和無黨派人士之間進行的互相監督。省政協每年選擇一些群眾關注、影響較大的問題,以協商討論和批評建議為主要形式,認真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注意把民主監督寓于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之中。特別是在政協民主監督與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相結合的探索中,省政協進行了大膽嘗試。《貴州政協報》以反映社情民意為主的《黔聲》周刊,為委員參政議政、針砭時弊提供了輿論平臺。省政協辦公廳與貴州電視臺合作,先后開辟了“政協委員論壇”、《社情民意》等專欄節目,與貴州日報聯合舉辦《建言與議政》專刊,不僅受到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同時有效拓展了政協監督與新聞輿論監督相結合的民主監督新形式。
(三)參政議政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的參政議政是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省政協每年收到各參加單位和委員提出的提案500余件,并采取緊急提案立即督辦,委員視察面上督辦,重點提案重點督辦,提案人、承辦單位、提案委員會三方協商會辦等多種形式,加大提案辦理力度,提高提案辦理質量。特別是推行主席會議督辦重要提案制度以來,每年從黨派團體和委員提案中選出3至5件群眾關注、社會影響大的提案作為主席會議督辦重要提案,有效推動了提案辦理由答復型向落實型的轉變。每年省政協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都會形成2至3份建議案報送省委、省政府,為推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人民政協的任務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完全一致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為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言獻策。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許多矛盾和問題,關鍵要靠發展來解決。人民政協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動員和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言獻策,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團結合作,榮辱與共,積極為構建和諧社會凝聚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協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必須發揮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作用,努力促進各方面的團結。要團結和凝聚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以及廣大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等海內外各方面愛國力量,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斗。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努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為建設和打造和諧貴州服務。
(三)牢記宗旨,情系人民,積極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政協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群眾的利益,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反映群眾訴求,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履行職能,協助黨委、政府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人民政協在調整和處理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反映和調節社會各群體的不同要求和利益,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