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新的歷史時期。當中,文化干部肩負著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文化*”的歷史重任。他們的素質、能力、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文化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深入研究探討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為更有效地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化干部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的急迫性
文化干部隊伍的現狀。僅從平南文化系統干部隊伍現狀來看,存在著以下幾個突出問題。①隊伍老化、青黃不接。全縣文化系統在職干部共110人,年齡接近或超過50歲的有53人,占48%,35歲以下的僅有28人,占25%。②專業人才缺乏,整體素質偏低。具有本科學歷的占12%,高中以下學歷的46人,占41%。具有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不達20%。文化系統內普遍缺乏既懂文化又懂經營的現代復合型人才,擔綱專才鳳毛麟角,即使具有一定專業水準的人才,也大多是老兵。有些文化部門的干部雖然年齡比較輕,有一定學歷,但并不適應從事文化工作,難肩負起擔綱的重任。特別是鄉鎮文化干部,專門從事文化工作的干部少而老,兼職和“占編不在崗”和在其位不謀其事的問題相當突出。③文化干部隊伍缺乏朝氣和活力,開拓事業的勁頭不足。絕大部分的文化干部都處在“挨日子”的狀態,固守陣地卻缺乏明確的工作目標和責任,沒有壓力,不思進取,而且依賴性十分嚴重,工作被動的多,開拓性的少。
文化干部隊伍的現狀對發展文化事業的影響。綜上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文化干部隊伍的建設已明顯滯后。這與新形勢下文化事業發展的要求是很不相適應的。一是影響了對現有文化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造成現有文化資源既不能盤活,又不能為社會提供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如圖書館、博物館,幾乎處于虛設狀態,對如何整合、開發和利用現有的文化資源缺乏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在考慮如何為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上無所作為。又如歌舞團,由于長期必須經費難以落實,隊伍人心不穩,管理失效,根本上談不上開展正常的和高質量的文藝宣傳活動。而電影公司,在探索如何經營運作上缺乏市場取向的能力和辦法。文化館、文聯等文化部門,理應是多出文學藝術重要成果的主力軍,卻由于年輕人才奇缺,單靠“老兵”作戰難以引導地方文學藝術事業的發展和隊伍的壯大。二是文化干部隊伍缺乏生機和活力。導致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脈博和群眾對文化的真實需要,難以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三是導致傳統文化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平南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程朱理學、花洲太平天國起義等,卻無法在挖掘、保護、弘揚歷史文化上跟上時代需要的步伐。四是造成文化工作內容貧乏、方法簡單、缺乏新意,難以產生吸引力和凝聚力,難以發揮引領文化發展的作用。
造成文化干部隊伍現狀的原因。造成文化干部隊伍的現狀,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門檻不高”,“先天不足”。文化部門在世人的眼光中,屬清水衙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非但缺乏自身優勢,吸納有文化專長的專業人才,而且也難以留住有文化專長的人才。如縣歌舞團,每年所需經費近30萬元,而財政撥款僅有8萬元。由于經費嚴重不足,致使人才的管理和正常的業務運轉增加了許多阻力。二是往往將文化部門作為干部職工子女就業的“安置站”,不問有無文化專長,能否適應文化工作,安置了事,而且甚少“挪窩”,致使文化干部隊伍“先天不足”。三是體制不順,壓力不足。現有文化站的管理體制不順,條塊分割難以協同,以塊塊(鄉鎮)管理為主的文化干部,身兼數職,有效投入文化工作的精神、時間不到20%,以條條(文化局)管理為主的文化干部,往往被“邊緣化”。四是培訓不夠,后天不足。因經費困難,文化部門組織文化干部進行經常性的業務培訓比較少。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使文化干部隊伍真正成為傳承、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力軍,必須重視和加強隊伍建設。這是一個刻不容緩的現實課題。
二、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文化干部,首先是干部,但又具有其獨特的專業內涵。因此,必須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把著眼點放在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善于從事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素質隊伍上。為此,著力點要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要把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成為具有正氣的隊伍。正氣是指文化干部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要正派。文化干部只有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嚴格的自律意識和紀律觀念,才能在政治上“靠得住”,在思想上“站得穩”,在“虛工”上“實做”,在商品經濟誘惑面前,保持浩然正氣。
要把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成為具有大氣的隊伍。大氣是指文化干部要有寬闊的胸懷。這是文化干部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衡量文化干部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重要標志,文化干部隊伍承擔著傳播和建設先進文化的重任,扮演著靈魂工程師的角色。因此,必須具備寬闊的胸懷,具備忍辱負重,甘為人梯,以事業為重的精神。
要把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成為具有生氣的隊伍。生氣是指文化干部要有活力。文化干部隊伍只有徹底摒棄按部就班,因循守舊,死氣沉沉、“文人相輕”的不良習氣,才能在自身內形成生龍活虎的局面,使全體同志開動腦筋,活躍思維,勇于探索和嘗試一切有利于加快文化事業發展的新辦法、新路子,形成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氛圍。
要把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成為有才氣的隊伍。才氣是指文化干部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水平。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是寫在紙上,停留在嘴上的事情。文化干部只有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才能適應文化的發展要求,才能多出成效,多出重大成果。
要把干部隊伍建設成為有力氣的隊伍。力氣是指文化干部要有實干苦干精神。文化隊伍只有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甘于清苦的好作風,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做虛功,力戒懶、軟、散、杜絕空談,才能盡心盡力干出成績,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三、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言
(一)要努力營造重視文化建設的良好環境
長期以來,無論是在宏觀決策,還是微觀策略上,文化建設遠遠滯后于經濟建設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重經濟輕文化現象的普遍存在,致使文化干部隊伍建設長期處于干部隊伍建設的“邊緣”。因此,要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必須努力營造重視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一是黨委政府要牢固樹立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觀念意識,為加強文化建設打牢堅實的思想基礎。二是要切實抓好建設“文化強市”、“文化強縣”的長遠規劃和短期計劃,為推進文化建設定目標明方向。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為推進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這樣,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才能跟上文化發展需要的步伐而走上良性發展路子,明目標,有對策,出成效。
(二)要高度重視對文化干部的培養和使用
文化干部區別于一般的干部,在于其專業性和才氣。因此,重視對文化干部的培養和使用,這是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一是黨委政府要樹立文化干部培養和使用的前瞻意識,根本意識和保障意識。高起點抓好文化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從戰略高度對文化人才和干部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把文化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科學化、制度化軌道,從源頭上確保“活水長流”。二是要正視現狀,加快文化干部隊伍結構調整,優化人才資源配置。努力把既懂文化又懂經營的現代復合型優秀人才充實到文化干部隊伍中來。要把人才培養放在戰略地位,不斷組織推薦在文化方面有專長的人才到文化部門掛職鍛煉,注重選拔任用德才兼備,年富力強和有專業才能的干部,從根本上解決文化干部隊伍青黃不接、人才奇缺的問題,保障文化事業后繼有人,而且人才輩出。三是要建立文化干部隊伍培訓投入機制。從根本上解決文化干部、人才培養培訓經費,對現有隊伍進行全面的培訓,以提高現在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同時,要從創造工作條件,改善生活條件等方面來發揮文化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多出精品,多出重大成果。
(三)要建立能夠使優秀文化干部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機制
文化干部工作的主要特點,在于卓有成效地經營運作文化產業,為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在于“虛工”“實做”。因此,建立能夠使文化干部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機制是使文化干部隊伍充滿生機活力的重要保障。當前要著重建立和完善三個方面的機制:
首先,要創新文化干部擇優選拔新機制。要突破傳統的選拔任用文化干部的機制,敢于運用公開競崗的辦法,引進激勵機制來選拔基層文化單位領導干部。在文化系統干部人才較為短缺的情況下,制定優惠政策,打破部門、年齡、級別界限,采取兼職、聘任等方法,拓寬渠道,開闊視野,廣納賢才,吸引文化名人和優秀文化經營者。逐步實現文化干部由行政調任向公開選任的轉變,由系統內調任為主向社會公開選任為主的轉變,由終身制向任期制轉變,以增強文化干部的壓力和危機感,達到不斷鞭策激勵,充分挖掘潛力、發揮現任領導干部的作用,使現有的基層領導和引進的基層領導在相互競爭和相互協調中出成績,出成果,使基層文化干部隊伍充滿生機和活力。同時,要加強與各類大專院校的聯系合作,引進一批文化專業人才,借用外腦來促進文化干部隊伍的壯大發展。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要堅持事業用人,機制留人,政策活人,營造一個讓優秀文化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華的良好機制。通過建立一種根據實績進行獎懲的分配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藝術創作人員予以重用和重獎,以充分調動文化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多出成效、多出成果。
再其次,要建立文化干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持“干部跟著目標走,責任跟著干部走”,建立文化干部目標責任體系。一是抓好目標責任的確立。要按照文化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建立目標任務體系、組織領導體系、考評獎懲體系“三位一體”的工作目標責任制,使文化系統的各項工作有人負責,有人抓,有人管。二是抓好目標責任的管理。成立專門的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制領導小組,負責對文化部門、單位的目標責任確定和分解。專門設置目標責任制考評機構,加強對目標責任制的日常和年終考評,使目標責任管理成為推動工作的一種常態。三是抓好目標責任的落實。通過目標責任制的實施,使文化工作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真正做到責任明確、獎懲分明。
(四)要著力構建文化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文化干部作為傳承、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力軍,思想政治素質至關重要。要堅持把加強思想教育作為增強廣大文化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是加強理論武裝。堅持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建立和完善“督學、述學、評學、考學”的學習制度,明確要求主管領導干部要經常深入基層文化部門指導黨員干部進行學習,對基層領導干部的理論學習情況進行平時跟蹤考核和年末集中考核,不斷提高文化干部隊伍的思想理論素質。同時,要采取各種有效途徑,分層次、有重點地抓好文化系統干部的輪訓,使廣大文化干部對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有比較系統、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要加強經常性思想教育。針對文化干部思想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明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等問題。把說服教育與典型教育相結合,不斷創新用典型指導工作,推動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廣大文化干部隊伍中形成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的濃厚氛圍。三是要創新思想教育有效載體。要以圖書館、文化館(站)、文聯等為依托,建立基層文化干部和專業人才的培訓基地,針對當前文化工作的發展需要,加強文化干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基層文化干部隊伍的服務意識和創新工作能力,通過常“充電”、常“補養”,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文化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