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委副書記農村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全縣農村工作會議,是在我縣“三大三創四加快”等重點工作快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全會、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農業產業化分會精神,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振士氣、明晰思路、狠抓落實,全力推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昨天,大家用一天時間觀摩學習了百良等9個鄉鎮的果畜、一村一品、基礎設施和新農村示范點現場,對我們下一步發展給予了一定的啟示,值得學習借鑒和推廣。一會兒,王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按照會議安排,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
1月19日和3月5日,省、市相繼召開了農村工作會議。會議精神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突出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決不放松糧食生產,全力確保糧食安全。二是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力爭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到**年達到5000元,**年趕上全國平均水平。三是搶抓“國家今年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這一難得機遇,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為農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四是更加重視改善民生,著力提升我省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會議特別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三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必須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農業農村工作上,主要領導親自抓,專職副書記具體主抓。縣以下黨政機關要嚴格落實“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干部在機關堅持日常工作,三分之一的干部駐村包點,三分之一的干部搞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農民群眾致富出主意、想辦法、辦實事、服好務。要切實強化目標考核,對重點任務層層細化、逐個分解、落實到位。
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精神重點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在加快農業產業發展上狠下功夫。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把果菜畜產業做大、做強、做優。二是在持續增加農民收入上狠下功夫。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增收工程(糧食增產增收工程、畜牧收入翻番工程、果業提質增效工程、百萬畝蔬菜增收工程、林特產業開發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及全民創業工程),力爭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到**年達到5000元以上、到**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三是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上狠下功夫。四是在深化農村改革上狠下功夫。五是在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上狠下功夫。
市委梁書記最后就抓好會議的落實講了六點意見:一是鄉鎮黨委政府和村組,要充分發揮在農民增收中的主體作用。二是要緊緊抓住涉農部門,發揮好職能。強調資金捆綁使用;各級要按照“三三制”的要求,下基層、搞調研、促增收。三是圍繞農民收入年增長500—600元的目標,倒排增收措施,以村為載體,實行一戶一冊。四是農民要增收,社會要和諧,干部作風必須轉變。五是各級要深入實際,發現典型、總結典型、推廣典型。六是加強監督檢查。市上將對鄉村農民增收有關具體工作進行明察暗訪。
二、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增強做好新形勢下“三農”工作的緊迫感
**年,我們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經受住了多重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克服了諸多發展困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新成就。糧食總產達*.4萬噸;新增果業面積5.3萬畝,奶牛存欄達到1.2萬頭;輸出勞動力8.9萬人次,為全縣農民增加收入4.6億元;解決了2.2萬人的人飲困難,鋪筑農村公路265公里;新發展農村沼氣2574口;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得到較好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民安居、社會救助等社會事業建設成效顯著。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60元,比上年凈增502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結果,也是中省市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強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基層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縣農業農村自身發展中還存在著以下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二是產業化水平較低,發展模式落后,管理方式粗放,農產品質量不高、加工轉化能力較弱,特別是畜牧業發展正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短腿”問題表現地尤為突出;三是農業發展投入不足,金融和社會各界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力度亟待加強;四是農民素質同就業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比較突出,新型農民培育和技能培訓任務變得更加迫切;五是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欠賬較多、發展滯后,加快民生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六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仍需加強,能夠引導群眾致富創業的帶頭人還不多,農民收入水平比較靠后。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對農業農村發展的負面影響不斷顯現,要保持我縣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形勢更緊迫、任務更艱巨。
我們既要看到存在的困難,更要善于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發現、抓住和利用好面臨的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黨的*全會明確了加快農村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中、省、市連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措施,為我縣農業農村發展注入了諸多有利因素。二是縣委、縣政府出臺的《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和即將出臺的《農民增收“4+3”規劃》,對促進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作出了全面部署,這為進一步統一認識,形成促進農民增收強大合力,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工作氛圍。三是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我縣廣大干部群眾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求富思變的愿望非常強烈,想發展、盼發展、謀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今年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全會、中央一號文件和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和諧奮進、跨越發展兩大主題,以建設西部果畜強縣、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為目標,牢固樹立“科技強農、以銷促農”的理念,按照“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的總體要求,加速推進《農民增收4+3規劃》實施進程,不斷在產業升級上求突破,在農產品安全和營銷上出新招,在基礎條件改善上下功夫,在民生建設上謀發展,努力促進我縣農村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8萬噸以上,勞務輸出8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凈增600元以上。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09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按照中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我們的農業農村工作要緊緊圍繞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這一主題,堅持“快速壯大果畜基地、走以農興工特色之路”的發展思路,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也是我縣走以農興工特色之路、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必然選擇。目前,我縣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就是要在做大規模、做精產品、做優質量、做強品牌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果畜等主導產業規模化發展、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一體化經營。
一是要穩定糧食生產。糧食穩,則民心穩。糧食生產是農業結構調整的基礎,直接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實施良種統繁統供,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當前,要突出抓好夏田作物管理和春播地膜玉米種植,確保全縣糧食總產18萬噸和16萬畝地膜玉米任務的底線不能突破。
二是要做大優勢果業。我縣是蘋果、紅提的優生區,現有果園30多萬畝,是農民收入的主體構成部分。但是,由于管理方式參差不齊,管理水平差異較大,導致了收入水平差異懸殊。象我們昨天看的萬年村喬欽發蘋果示范園,近年畝收入穩定在8千到1萬元,全村果業收入平均在5千元以上,而我縣蘋果整體收入水平僅2千元左右。如果全縣蘋果管理技術都能達到萬年的水平,那么僅此一項就可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增加2千元以上;同時,象新民、行家莊等村的紅提去年畝均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由此可見,我縣果業依靠管理和技術實現增收的空間和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今年的果業發展上,要按照建設60萬畝果業基地縣的目標,緊緊抓住財政支持現代農業優果示范工程項目的良好機遇,以建設一批“一村一品”果業大村為切入點,以蘋果“四項”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為抓手,著力抓好果園新建及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果品質量和效益。年內重點建成4個*00畝以上的高標準果畜沼示范區,*個果業生態示范村,50個示范園,新建果園8萬畝,其中:蘋果5萬畝,紅提2萬畝,雜果1萬畝。
三是要做強現代畜牧業。有專家曾經說過:現代農業的標志是發達的畜牧業,沒有畜牧業的農業是弱勢農業,是沒有潛力的農業,更是沒有前途的農業。*0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做出了《關于加快奶畜業發展的決定》,全縣上下共識共動,形成了舉縣一致抓奶畜的良好氛圍和發展勢頭。但是由于受“三鹿事件”的影響,對我縣剛剛起步的奶畜業發展帶來一些困難。而國家加大對畜牧業支持補貼的政策,又為我們發展畜牧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契機,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從我縣的實際來看,畜牧業發展要突出奶牛、生豬兩個重點,實施“兩條腿”走路。按照十萬頭奶業基地縣和百萬頭生豬大縣的目標,年內確保奶牛規模達到2萬頭以上,生豬存欄達到*萬頭以上。在奶牛發展方面,以打造誠信奶畜為中心,以鮮奶銷售為切入點,突出抓好購牛貸款爭取與發放、高產健康奶牛的購進、安全標準化小區建設、疫病防治、良種繁育、飼草種植等重點工作;在生豬發展方面,要按照“自繁自養、庭院養殖”的模式,積極采取政策、科技、服務、投入等綜合手段,全力促進我縣生豬存量的大擴張、產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