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管理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一、充分肯定我市行政服務中心和統一招投標平臺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一)統一招投標平臺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運作機制逐步完善。目前全市除市級統一招投標平臺以外,*、臨海、天臺、三門、仙居等縣市及部分鎮鄉都建立了統一招投標平臺,初步形成了市縣鄉三級網絡體系。同時,按照“管辦分離,依法監督,統一管理”的基本原則,建立了工作管理機制,促進了招投標工作的公開、公正和透明運作。二是交易和服務領域不斷拓寬。自統一平臺建設以來,各地積極探索、敢于創新,逐步把其它公共資源項目納入統一招投標平臺進行公開交易。如市本級平臺根據國有、集體產權交易需要,建立了產權交易中心;*市將各類廣告經營權、房屋租賃權、車輛拍賣等統一納入招投標平臺。三是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各地一手抓硬件建設,一手抓軟件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實施細則、運作程序和管理辦法,做到程序、信息、運作“三公開”。建立健全了紀檢監察、招管辦和各有關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席協調機制,進一步規范招投標活動,及時調處存在問題,有效遏制不法行為。
盡管我市行政服務中心和招投標平臺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目標相比,與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迫切需求相比,與其他先進市行政服務中心和招投標平臺建設相比,都還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項目集中度低。目前在市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事的項目只占市屬保留許可事項的58%,尚有一些與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沒有進入中心。二是行政機關內設機構審批職能整合緩慢。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全省正在開展行政機關內設機構行政審批職能整合改革,已有7個市擬訂了改革方案,其中2個市已付諸實施,我們臺州和其他3個市還處于調研、制訂方案階段。三是“項目、人員、授權”三不到位現象明顯存在。個別部門借口各種理由,搞“兩頭受理”、“明進暗出”,有的只受不理,把窗口當“收發室”。四是統一招投標平臺建設“不統一”,統一監管模式和“一站式”服務沒有建立,該進場交易的沒有進場接受統一監管。五是行政服務中心和統一招投標平臺的智能化、科技化程度不高,各地其它軟硬件建設的差距較大。六是行政服務中心和招投標統一平臺的法律定位不夠明確,各地職能定位不統一。目前,招投標統一平臺建設還僅限于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土地交易等“老三樣”,產權交易也剛起步。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快突破各種體制性障礙,切實推進各項工作。
(二)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成效明顯。一是運作機制逐步完善。市、縣兩級行政服務中心,在實施政務公開、改革審批方式、規范審批行為、完善監督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努力探索和實踐,逐步建立了公開辦事制、首問責任制、承諾服務制、AB崗工作制、限時辦結制、告知承諾制、一審一核制、預約工作制、全程制、綠色通道審批制等一系列運作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權力公開、透明和審批規范高效。二是辦事效率顯著提高。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自20*年遷入新址辦公后,行政許可項目集中辦理度提高了20%;*區對加強中心建設高度重視,行政審批項目集中度達88%,躍居全省前列。同時,全市普遍建立了企業基建和技改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今年以來,各中心又以審批資源有效整合為平臺,對進中心審批項目大幅度提速提效。市行政服務中心有11個窗口單位、27個項目實行提速,從原來承諾的374天提速到191天,縮短了183天。三是行政許可職能歸并工作邁出可喜步伐。目前,市本級完成了職能歸并工作的調研,開始制定實施方案;*在臺州市內率先全面完成行政許可職能歸并工作,91.5%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歸并;*區按照精簡效能、依法調整、統一辦理的原則,將31個部門內部的行政許可職能歸并到一個科室,第一批有8個部門的許可科成建制進駐中心。
二、提高認識,把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新一輪創業創新的重要舉措來抓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這為我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具體體現。我們一定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提高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一)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樹立有限政府的觀念,具體說就是嚴格區分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的界限。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市場化配置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要求我們必須遵循效率、公平兩大市場經濟原則,積極為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提供更加規范、便利、高效、透明的服務。我們必須尊重經濟規律,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通過完善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更加規范政府審批事務的處理模式和運作機制,使政府從具體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在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二)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徑。行政服務中心是政府對外的窗口,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外在形象,兼具服務經濟發展和便民利民兩大功能。從服務經濟方面來說,服務中心整合了各種調節經濟的審批事項,采用了窗口式服務、并聯式審批,減少了投資者在各部門之間的奔波之苦,提高了效率;從利民便民的角度來說,行政中心發揮了簡便快捷、公開透明、服務優質的特點,方便了群眾辦事,在根本上解決了門難進、臉難看的問題,事難辦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而通過推進和加強招投標統一平臺建設,實行綜合監管,開展“一站式”服務,可以直接方便群眾,提高行政效能,接受群眾監督。
(三)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是建設廉潔政府的重要手段。經過近年來的治理和規范,發生在我市招投標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由于我市招投標市場整體發育還不成熟,特別是個別地方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競爭還不充分,一些人為因素介入或干預招投標活動仍然存在,有些領域問題還時有發生,需要我們從體制上尋求解決辦法,提高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行政服務中心也存在著行政許可效能不高、程序不夠透明、制度不夠公開、辦理不夠規范等問題,直接影響政府的廉潔高效。因此要建設廉潔政府,必須進一步規范事權,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堅持不懈地抓好行政服務中心和統一招投標平臺的建設。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水平,著力推進我市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進程
為了進一步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最近,市政府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政府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的意見》,并準備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施審批機構職能歸并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意見》。下一階段,各地各部門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發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各項工作有新舉措的要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要著力抓改革、抓創優、抓提升,統一招投標平臺建設要著力抓拓展、抓規范、抓監督,有效推進政府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改革創新,全面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
1、全面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并向社會公告。要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認真做好新一輪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規范工作。對沒有法律、法規、規章設定依據的行政審批項目,一律予以取消;要在最大程度上削減審批項目和壓縮審批環節,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都要按照提高審批效能的要求重新審核確定,將審批條件、收費標準和依據向全社會公布,接受監督。通過清理,市級行政審批項目爭取削減1/3以上,現有審批時限壓縮30%以上,一般事項控制在7天內辦結。這項工作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政府法制辦、市發改委、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要抽調專門力量負責,并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各縣(市、區)都要擬定目標,確保實效。
2、積極開展創建示范行政服務中心活動。省級、市級示范中心(窗口)的創建活動,是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的重要載體,是營造便民、高效、公開、廉潔、規范的服務型政府的有效形式,也是全面提升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今年5月市府辦下發了在全市開展創建示范行政服務中心,在市本級開展創建示范辦事窗口的通知,6月份省政府辦公廳也下發了在全省開展創建示范行政服務中心的通知。省和市有關部門還制定下發了省級和市級示范中心(窗口)的評選實施細則。各縣(市、區)政府、市級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縣兩級效能辦、審改辦、公開辦要擔負起組織實施職責;市、縣兩級的行政服務中心要切實抓好各項創建工作的落實,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一是對照細則,查漏補缺。各縣(市、區)和市級相關部門都要按照創建省級、市級示范中心(窗口)的細則要求,進行逐項對照檢查,對存在的薄弱環節要采取措施彌補、提升,爭取我市今年有更多的中心進入省、市示范中心的行列。二是做好自查申報工作。各縣(市、區)要按照省、市創建工作通知的要求,10月底前做好自查申報工作。三是以創建活動為契機,全面提升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水準。創建活動是一個載體,各縣(市、區)、市級各相關部門要抓好這一載體,通過創建活動對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在組織領導、政務公開、規范審批、提高效率、改革創新、硬件建設、形象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使全市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建設上一個新的檔次。省、市對建立“一庫兩平臺”為主要內容的電子政務實時監察系統十分重視,在8月2日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推進政府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和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上,王華元書記和陳敏爾常務副省長對全省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我們各地要切實按照省里的要求,把這項建設抓好。
3、強化行政許可職能歸并工作。以行政機關內設機構行政審批職能歸并為重要內容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建立規范高效的審批運作機制,破解制約行政效能體制性障礙,提升行政服務中心整體功能的重要舉措。在原則上不增編制人數,不增內設機構和中層職數的前提下,設立一個行政審批科(室),確定一名分管領導,統一行使本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行政許可科統一入駐行政服務中心。各地和我市一些地方的實踐證明:在行政機關內部行政審批和監管職能相對分離,能強化日常監管,扭轉和克服長期以來由于批管一體導致的“重審批輕監管”,甚至“以批代管”、“不批不管”的現象,為做到“審批簡便規范,監管到位有力”提供體制條件。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要把這項工作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改進機關作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任務來抓,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精心組織,層層落實,切實抓好本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學習*、*經驗,積極穩妥推進,可以先行試點、分步推進。準備充分、條件成熟的也可以直接全面實施職能歸并等改革。就全省來說,目前我省有七個市的市級已經開展這項工作,臺州市級相對滯后,一定要迎頭趕上,市政府要求明年3月底全市完成職能歸并工作,5月底前按照要求入駐本級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市本級由市編委辦牽頭,審改辦、監察局、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參加,要在調研的基礎上,盡早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市級各部門要積極支持下級部門的職能歸并工作,在市級機關還未開展職能歸并之前,主動幫助、指導下級開展這項工作,主動做好與已完成歸并工作的下級部門的業務銜接工作,絕不允許以任何借口阻礙、刁難下級的職能歸并和經常性的審批工作。有條件的中心鎮可根據工作需要和設立條件,新設縣(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區域分中心,同時要鼓勵鄉(鎮)設立以便民為宗旨的行政審批事項機構,落實人員,明確職責,搞好服務。
4、加強行政服務中心的綜合協調功能。行政服務中心既要對窗口進行管理監督,更應在項目協調中發揮作用。省里將修訂《浙江省行政服務中心管理暫行辦法(試行)》,通過人大立法或政府行政規章的形式,明確行政服務中心的地位,主要是賦予行政服務中心對日常行政審批工作的管理權,確立“中心”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指導的職能,使中心運作有法可依。各級政府要強化“中心”的協調權、監督權,充分發揮中心的綜合協調功能。要嚴格對進駐窗口的管理,建立以群眾滿意度為標準的考核考評機制,使中心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窗口單位。
(二)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強政府統一招投標平臺建設。
1、拓展領域,著力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省政府要求在全省推行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出政府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要按照進場交易、公開信息、公平競爭、公正監管的原則進行。今后,有市場主體競得的公共資源權屬讓渡事項都要交由市場競爭決定,凡是政府公共資源權屬讓渡、轉移,都要進入統一的招投標平臺按市場原則規范運作;凡是公共資源出讓的相關信息,不論是工程、貨物、服務、采購,還是經營權、使用權出讓,都要經統一的交易平臺及時、準確、規范地向社會公開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各地要把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作為今年推進統一招投標平臺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工作來抓。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的基本要求是,在進一步鞏固完善土地使用權出讓、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項目統一招投標制度的同時,大力推進其他公共資源統一進場交易、統一信息、統一交易規則、統一現場監管,加快建立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體系。要嚴格限制以協議方式出讓公共資源。今后,凡是市場主體競得性的公共資源項目以協議方式出讓,都必須事先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嚴格把關,事先報監察部門及有關機構備案。各部門要按照臺州市政府文件精神,及時認真盤點和調查統計各有關主管部門監管的政府公共資源項目,摒棄狹隘的部門權力和利益觀念,顧全大局,自覺配合,加速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尤其是部分已實行市場化配置但在場外操作的如汽車號牌拍賣等,要在設定時限前主動配合進入招投標統一平臺運作。要配套制訂出臺各項推進保障措施,各有關部門特別是各級發改、國土、建設、水利、教育、國資等負責公共資源監管的部門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紀檢監察、財政、審計及招投標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要及時跟進,加強監督管理,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2、完善功能,不斷加強統一招投標平臺建設。省政府已考慮制定出臺全省統一招投標平臺管理辦法,對招投標平臺的名稱、職能、定位作出統一的規范。下一階段,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市招投標統一平臺管理,以完善和優化平臺服務功能為目標,認真借鑒總結各地招投標平臺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明確招管辦綜合協調和監督等職責,切實發揮招投標綜合監管和行業業務監管的作用,及時建立和調整招投標各管辦流程和工作機制。這里尤其要強調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人員要進駐平臺,與招投標中心在招投標平臺內開展窗口一站式服務,使得招投標活動全過程在統一平臺一站式完成。要利用計算機及信息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完善評、開標過程中的語音服務監察系統。盡快建立統一招投標平臺電子政務實時監察系統,使招投標過程中的每一具體事項的辦理及時在監察系統中運行流轉。招投標中心、行業監管部門、招管辦以及紀檢監察機關在辦理、管理、監督方面要真正強化平臺“統一”的理念,極力推進功能的完整,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
3、嚴格管理,切實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監督。針對建立統一招投標平臺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嚴格管理和監督。要進一步健全招投標工作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辦法,及時完善中介機構、評標專家庫管理制度及招投標投訴處理機制等,嚴格規范招標人、投標人、評標專家和中介機構的行為。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積極建立和完善職能部門業務監管、綜合部門集中監管、財政審計等部門專業監管、紀檢監察機關執法監管的監管體系,切實加大對招投標工作的綜合監管力度。要繼續加大對招投標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對在招投標過程包括政府其它公共資源配置中項目應進平臺而不進平臺,應招投標而不招投標的,搞權錢交易、侵吞國有資產的,對違規串標、圍標、抬標、買標賣標的,都要嚴肅查處。要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精神,大膽的探索,及時總結研究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辦法。
(三)落實措施,切實加強隊伍的自身建設。
行政服務中心、統一招投標平臺的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各縣(市、區)要高度重視行政服務中心和統一招投標平臺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為他們的發展創造條件,及時研究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對進駐招投標平臺和行政服務中心各部門的考核機制,要配強、配齊、配好中心的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嚴格對中心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要關心中心工作人員的政治、工作和生活,改善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要運用考核評比等激勵機制,比作風、比服務、比效率、比水平,把行政服務中心和招投標統一平臺建成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窗口、反腐倡廉的重要平臺。
同志們,切實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的必要手段,是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有力抓手,各級及各相關部門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開拓創新,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做好這項工作,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