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所黨支部暢談黨的7大報告學習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0月19日,高教所黨支部以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體會為主題組織了支部生活會。除高教所全體黨員外,教育學院其他部門的黨員和高教所學生黨員也參加了此次生活會。生活會上***作了主要發言。
**從5個方面談了學習十七大報告的體會。
首先李老師認為本次大會比以往任何一屆大會都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特別是受到外國的極大關注。李老師認為我們黨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原因:①我們的經濟增長的很快,已經達到2.65萬億美元,居世界第4位,占全世界5.5%;②我國人口眾多,在世界上的地位舉足輕重,目前人口數達13.2億,占全世界的19.7%;③我們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黨,黨員人數7300多萬,而且黨員中年輕人占相當的比數。
其次,李老師認為中國共產黨走到今天,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且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十七大報告更加堅定了全黨的信念和奮斗目標。
接下來李老師談了對十七大報告內容的理解。李老師認為可以從五方面關鍵詞入手來學習并理解十七大報告,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第四,李老師認為,對于我們黨來說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分配公平問題,盡管我們國家人均每天1美元以下絕對貧困人口1990年到2002年減少了1.95億,全世界共減少2億多,但我們國家的貧富差距仍然很懸殊。城市人均收入是農村人均收入的3.2倍,城市收入前10%是后10%的9倍多,農村收入前10%是后10%的7倍多。要縮小差距任重道遠。二是臺灣問題。
最后李老師結合高教所的工作提了幾點希望,即學習了報告之后我們應該怎么辦?李老師認為對于高教所的師生來說一是要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與高等教育相關的國家政策,二是要研究國家大事,為國家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提供依據。
**老師主要從對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的目的和作用談了自己的體會。趙老師提出用12個字來概括,即:總結過去,改選領導,規劃未來。總結過去我們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別是解決三農問題,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在規劃未來方面首先是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其次是有具體的措施,再有就是明確的奮斗目標。
**老師將第15次、16次、17次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作了比較,并重點比較和分析三次報告對教育的定位。
從報告的結構來看,15大報告將教育部分寫在關于文化建設一部分,16大報告將教育寫在文化建設與體制改革部分,17大報告將教育寫在改善民生這部分。將教育視為民生,視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部分,這是對教育地位的提升。
從報告對教育功能的描述來看,15大報告認為“教育是文化建設的基礎”,16大報告認為“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17大報告認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17大報告對教育功能的界定的范疇要大得多。
16大報告提出要發揮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17大報告提出要建立人力資源強國,這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7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教育的公益性,提出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和學校的責任。
**老師認為,如果用一個字概括17大報告的特點的話那就是一個“新”字,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面對許多深層次的新挑戰的一次關鍵和重要的會議。按照社會的發展規律,人均GDP達到2000—3000美元以后整個社會發展將是一個轉折點,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
吳老師談的第二個問題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在實踐中摸索,摸著石頭過河,目前基本形成了我們黨指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提出以后,一個凸顯整體和諧、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的理論體系逐漸完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國家將是全面小康的動力和源泉。
第三,吳老師認為,盡管我們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臨的問題也是十分艱巨的。例如收入問題,我們在絕對數上名列前茅,但人均收入我們就落后了。10年前世界前10位國家的人均收入就達到了3萬美元。這一點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再看教育的投入,世界平均水平占GDP的4%,發達國家占GDP的7%,而我們一直也沒有達到預期的4%。這究竟是為什么值得思考和研究,還有許多更復雜、更綜合的矛盾需要解決,中國的問題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問題都復雜,都難解決,這對執政黨的能力和水平將是嚴峻的考驗。
最后吳老師談到,提高執政的水平和能力重在制定措施抓落實,提高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黨支部書記姜華作了最后的總結,希望大家在學習17大報告的基礎上,做好本職工作,特別是要針對17大報告提出的與高等教育相關的問題加強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