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鎮黨工委科學發展觀檢查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認真搞好這項活動,是新城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是加快新城“二次創業”進程,推動新城發展的難得機遇,是對加強新城委班子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駕馭全局、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的有力促進。
自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新城黨工委領導班子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農村、商業街、社區和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并于6月9日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入查找班子和個人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新城科學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在此基礎上,充分吸收前一段學習交流、集中調研活動等取得的成果,并廣泛征求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形成了新城黨工委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的分析檢查報告。
一、近年來新城工作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成效
新城委自成立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為我縣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累計投入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8億元,完成了新城西區10平方公里的“三縱四橫”為主體的城市道路13.5公里,全面完成城市供水、排水、排污管道及強、弱電等地下管線預埋,為新城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城市環境更加優美,園林綠化景觀合理分布,占地220畝的中心公園已完成湖面整治、造坡綠化種植、路面鋪裝,已建成新城中心區塊綠地達到35%以上。
(二)城市功能日趨完善。行政中心、新客運中心、中學、工商局、質監局、城西派出所、上三交警、青少年活動中心、110kv輸變電等數十個公建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數十家單位正在抓緊建設或建設前期工作。
(三)商機人氣不斷集聚。投資6.0億,占地250畝,擁有608間商鋪,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長約1980米的商業步行街建成開街。入駐新城商業街的經營戶達200多家,已初步形成汽車裝璜銷售、建材裝飾、家私、衛浴、燈具等骨干商家20多家,賓館、休閑保健等服務業也逐步發展。
(四)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已有寧波甬城、佳合、銀輪、明、溫嶺興元、建安、楊帆房產、石梁房產、贊成房產等十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入駐新城開發,涌現出了如溪林春、中央花園等一些精品小區和高檔樓盤,大幅提升了的城市品位,改善了新城的人居環境。
(五)工業平建設成效顯著。堅持走城市化建設與工業經濟發展并重的路子,全力做好工業園區的建設管理工作。目前園區已有66家企業入園,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5.9億,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大部分企業建成投產,08年企業銷售達35億元,稅收2億元。
二、梳理出七個方面的“不相適應”
新城的建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比先進地區的城市建設態勢,通過對調查走訪座談等多渠道獲取的信息梳理,結合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上黨員群眾、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建議,查找出還存在七個方面的不相適應。
(一)思想觀念不適應。缺乏進取精神、創業精神、責任意識、憂患意識;靠等要盼,拼搏意識不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性不高,內在動力不足、自覺性不強。
(二)統籌發展不適應。新城開發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周邊農村經濟的發展,但仍沒有形成資源有效利用和互補,存在與周邊農村發展不平衡,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明建設與社會發展沒有形成協調發展。
(三)產業結構不適應。工業園區存在現有產業不優、支柱不強的問題,并且發展基礎不夠堅實,發展后勁不是很足。
(四)管理不適應。存在建設態勢趨緩、管理乏力的問題,物業管理、公共管理、社會管理仍然不能達到人民群眾的要求。存在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機制創新不夠,服務水平有待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有待加強的問題。
(五)改善民生不適應。存在投入不大,力度不強的問題,新城建成區及周邊農村還沒完全解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問題。
(六)社會和諧不適應。新城及園區建設歷史遺留問題紛繁復雜,新的矛盾不斷出現,嚴重影響當前今后的發展進程,隱患潛伏,維穩壓力很大。
(七)精神文明建設不適應。黨群建設、機關文化建設、反腐倡廉等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新城建設隊伍還存在能力不強、水平不高、廉政勤政不足的問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發展的步伐與形勢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新城及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是縣委、縣政府為調整城市規劃、優化產業結構作出的戰略部署。自開發以來,城市、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工作、企業生產建設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相比,與各地開發區體制健全、快速發展的狀況相比,無論是規模或速度都顯得不相適應。土地緊缺已成為制約新城建設和工業園區發展的瓶頸,城市建設資金缺乏,企業發展無地可供,可持續發展困難重重。
(二)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還有待于提高。新城建設的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雖然齊備,但實際工作中受各種因素影響,還存在一定的臨時性、隨意性和片面性。新城西區部分項目建設對規劃進行多次修改,就項目性質來確定或調整用地性質,不利于城市品位提升和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工業園區土地利用效率不夠高,集約發展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企業想入園無地可用,另一方面有些企業圈地不用。園區企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產業鏈不長,科技含量不高,抗風險能力較差。招商手段滯后,人才缺乏,項目儲備不足,真正的大項目、好項目、高科技項目數量不足,推動新城商業繁榮和工業園區跨越發展的需求力還不夠旺盛。
(三)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不夠協調。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還做得不夠。城市建設快速推進,但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對滯后,特別是社會事業的發展不能適應客觀需求。新城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公益事業配套嚴重滯后,市民購物、娛樂、休閑等公共設施項目配套不足,導致新城集聚效應未充分體現,商業氣氛不濃,人氣不足。
(四)體制機制尚未理順。新城委成立以來,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邊走鋼絲邊發展,但相關職能一直未落實到位。作為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成立初期新城委曾被賦予一定的行政職能權限,但后來被逐步收回,目前基本形成了有責無權的局面。黨務、行政和管理不能實現有效統一,部門利益相互掣肘,導致新城許多事情難辦,辦事環節多、效率低下,建設發展的環境不夠理想。體制機制難以創新,也制約了發展的活力。
四、問題產生的根源
黨工委領導班子認為,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有歷史因素和現實制約,但更多的是主觀方面的,特別是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不夠系統、深入,思想不夠解放,工作不夠大膽,開拓精神不強,有自我滿足、小富即安的傾向,有進取不足、畏難退縮的思想,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改進。
(一)對科學發展的理論學習和掌握還不夠深。從全縣角度考慮問題還不夠全面,發展的前瞻性不夠,對制約和影響新城建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認識不足,貫徹落實上級指示和要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夠。
(二)組織領導科學發展的本領和水平還不夠高。在把握經濟發展規律、謀劃新城發展思路、貫徹相關發展政策時,前瞻性不夠,缺少對全局的整體把握和對問題的深入剖析及認真反思。對一些制約和影響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謀劃思考的較少,運用科學發展觀破解難題的有效辦法和手段不多,影響了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城建設發展的實踐效果。
(三)用改革創新推進新城發展的意識和魄力還不夠強。當前新城建設步入轉型階段,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領導班子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和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了解、研究、分析不夠,拘泥于以往的經驗和模式,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在實際工作中,解放思想還不夠,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還不強,破解難題的信心還不足,機制、制度創新的步伐邁得還不夠大。在解決一些關系復雜、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的問題上力度還不夠。
五、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工委進一步認清了形勢,明確了思路,統一了思想,樹立了信心,增強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進一步堅定了推動新城發展、服務發展大局的信心和決心。
(一)加強理論武裝,深化對科學發展的認識和把握
進一步增強領導班子及廣大干部職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加強理論武裝擺在突出位置。增強學習的緊迫感,進一步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理解和把握黨的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同時又要認真鉆研專業知識、社會知識,增強把握全局的能力。進一步完善中心組學習制度、調查研究制度、學習考核制度,促進學習的制度化、經常化。
(二)把握發展機遇,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
當前要緊緊抓住中央擴大內需政策的重大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謀劃建設項目,要突出抓好群眾反映強烈、要求迫切的城市道路建設和城中村改造、河道整治等民心工程;統籌協調,處理好因城市建設、征地拆遷引發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在協調發展的實踐中努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
(三)提高服務水平,著重提升自身形象
結合四通工作法、作風建設、五型機關建設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嚴格執行好上級有關廉政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度,結合新城工作實際,抓好機關干部人員的教育監督和管理工作。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多深入基層征求意見建議,多為企業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真心誠意地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進一步轉變工作職能,創新管理方式,增強服務意識,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水平,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促管理,以管理促發展,著力營造“勤政、務實、清廉”的優質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