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員服務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翁旗共有基層黨委36個,黨員16095名,其中外出流動黨員235名。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外出流動黨員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流動黨員普遍存在“黨費收繳難,去向把握難,管理難實施,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的問題,結合翁旗對流動黨員管理的實際,經過調研,我們就如何更好地做好流動黨員的管理服務工作得出如下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要建立健全流動黨員信息管理系統。
我們可以通過書信聯系、電話銜接、短信告知、公開信和組織黨員上門查訪等形式,開展“黨組織找黨員、黨員找黨組織、黨員找黨員”的“三找”活動,協調工商、公安、稅務等辦證機構積極查找流動黨員,并在鄉鎮(街道)黨政辦、社區辦公室設置流動黨員登記站,摸清流動黨員的底數和基本情況,收集掌握檔案材料,層層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帳和流動黨員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返回和流出黨員臺帳。基本建立起互動共享的流動黨員基本情況信息網絡,較好地掌握本地區流動黨員的流向、聯系方式、從事職業等基本情況,為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要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的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中心。
通過調查摸底,對外出流動黨員相對集中且符合建立黨支部條件的地方,采取單建、聯建、統建、掛靠等形式,著力建立外出流動黨員黨支部;對不具備建立外出流動黨支部條件的,根據外出務工黨員的數量和從事工作情況,組建流動黨小組,切實加強外出流動黨員的發展、教育和管理,使零散務工黨員“打工不脫黨”,外來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符合條件、表現突出的流動人員“能入黨”。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中心應按照“便于工作、一地一站”的原則設立,同時,要做好工作,必須選準配強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確定工作認真負責的鄉鎮、社區班子成員或黨員參與工作,切實做好日常工作。管理服務中心是流動黨員的“家”,要經常深入到流動黨員中開展工作,使他們消除“失落感”,增強歸屬感。要定期走訪外來黨員,使他們在本地區安居樂業,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利用自身的組織優勢,在創業過程中為他們提供資金、政策、信息方面的相關服務,協調幫助他們簡化辦證手續、加大信貸力度,還竭誠地為他們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和困難,使其創業有干頭,有奔頭。對于外出黨員,要指派人員定期走訪其家庭,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在外安心創業。通過走訪,在黨組織和黨員之間架起“連心橋”,幫助流動黨員樹立主人翁思想,增強他們的榮譽感,調動他們亮明身份,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有效地激發他們投身市場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把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護好、引導好,教育引導他們為繁榮區域經濟發展做貢獻。同時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不論身居何處,黨組織都能把關懷和溫暖送到身邊,從而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流動黨員的雙邊共管制度。
一是雙邊聯系溝通制度。要加強兩地黨委組織部門之間、鎮街黨委之間、村(社區)黨支部之間的聯系溝通,就流動黨組織組建、流動人員中發展黨員、流動黨員培訓、流動人員中的人才開發以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認真的研究商討。同時,還通過雙邊聯系溝通,詳細了解和掌握流動黨員在務工期間、返鄉期間的思想狀況和工作、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制定措施共同加強管理。二是雙邊匯報檢查制度。要求流動黨員定期向兩地黨組織匯報思想、工作、學習、參加組織生活、履行職責和發揮作用等情況。兩地黨組織認真抓好雙邊檢查工作,流入地黨組織負責將檢查情況詳細記錄在《流動黨員活動證》上,流出地黨組織通過打電話、查驗《流動黨員活動證》等形式,及時了解和掌握流動黨員的有關情況。三是雙邊教育培訓制度。各鎮街黨委和村(社區)黨支部要以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流動黨員小讀本》為契機,采取上門送學、聯系幫學、遠程寄學、返鄉集中培訓等形式,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培訓。要求流動黨員積極參加當地黨組織開展的各種教育培訓活動,加強流動黨員的黨性觀念和紀律教育,引導其增強黨員意識,并積極協調流入地黨組織,幫助流動黨支部建立完善“”制度,定期組織流動黨員參加各種學習培訓,不斷提高流動黨員的整體素質。四是雙邊評比考核制度。要把流動黨員納入兩地黨組織的評比考核,從政治思想、組織紀律、履行職責、發揮作用等方面對流動黨員進行民主評議,并把評議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和處置不合格黨員的重要依據。
四、要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農村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流動黨員外出打工,不僅開拓了視野,學到了本領,而且部分人率先走上了致富路。通過調研,我們認識到,應結合本地實際,一是發揮他們經濟意識強,經營門路廣,可以為更多人尋找致富門路的“向導員”作用;二是發揮他們在外信息靈、交際廣、路子寬,可以為家鄉的農副產品、鄉鎮企業產品找銷路、找貨源的“推銷員”作用;三是通過他們在外經營發了“財”,有一定知名度,發揮他們為家鄉引進資金、引進設備、引進項目的“招商員”作用;四是積極引導他們利用自己的新思想和新技術返鄉創業,激發他們回報家鄉建功立業的積極性。在允許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形式下,應制定出臺一系列鼓勵流動黨員返鄉創業的優惠措施,給返鄉創業人員以最大限度的優惠待遇,即:用地上最大限度地滿足,手續上最大限度地簡化,利益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在資金、技術和信息上給以大力支持,幫助他們解決創業初期啟動資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的困難,為他們創業發展提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