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企業局集聚發展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幾年來,我市各級政府及鄉鎮企業管理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提高工業集聚效應延長產業鏈,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規劃建設了一批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對促進產業集聚,壯大縣域經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鄉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一、鄉鎮企業產業集聚區建設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集聚區4個,分別是平壩縣夏云工業園區(*省鄉鎮企業首批命名的鄉鎮企業集聚區)。該工業園區一期規劃建設1.37平方公里,規劃分為“一個園區、三大板塊、九大功能、兩大行業”。一個園區即夏云工業集聚區;三大板塊即A板塊、B板塊、C板塊;九大功能即:機械加工、汽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技術、服裝、制藥、食品加工業、型材制品、綜合項目;兩大行業即:工業和服務業,該園區已久投資2000多萬元完成了2.87公里園區通路建設、電線電纜、電力線路架設、工業用水設計、環境影響總體評價、土地修編及農場104戶職工住房搬遷安置、園區基本實現“六通”。
西秀區工業園區是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公示、省人民政府2006年8月批準設立的,其定位是:(1)安順市新型工業化的試驗區,帶動安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增長點,(2)*省乃至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集食品、制藥、旅游產品、農副產品深加工及研發于一體的綜合基地。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分為四塊即:綠色食品工業、民族制藥工業、旅游產品、來料加工業,目前,工業園區以“兩六”公路為主干道路的基礎設施初步形成,水、電、路等設施正在建設之中。
紫云縣貓云工業園區始建于2001年,園區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基本實現了“水、電、路”三通,現有鄉鎮企業百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所涉及行業有冶金、化工、建材和礦產開發,產品主要以碳酸鋇、工業硅、硅鈣鋇為主,另輔以大理石,制磚等建材原料,產品遠銷國內外,園區已進入規范健康發展階段。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把安順試驗區建設成“*加快發展的經濟特區”和國家發改委批準在安順建成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的機遇,委托中國航空工業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占地5萬畝的《*安順航空城產業發展規劃》。并委托*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其重點是以民用飛機產業和汽車制造業發展為重點,推進航空制造業和新型工業發展,實現產業集中,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
二、產業集聚區目前項目建設情況
平壩縣夏云工業集聚區內目前有招商引資項目11個,招商引資額4.18億元,現已入駐企業11家,行業有: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非標件制造、紙制品制造、塑膠制品等,總投資額2.8億元,全部建成后可解決1250人就業,工資總額1200萬,20*年已建成投產的3家企業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0500萬元,工業增加值4100萬元,上繳稅金298萬元,20*年,將有4家企業可建成投產,如11個項目都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工業產值8億元,稅收5700萬元。
西秀工業園區內現有較大規模企業14家,總投資4.5億元,一批企業已建成投產,葡華歐洲城、*移動客戶服務中心等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已開工建設,20*年,西秀工業園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4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0.47億元,第二產業3.63億元,第三產業3.3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3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85億元,財政收入2300萬元。
貓云工業園區目前有鄉鎮企業百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到20*年底,園區固定資產投資從建園初期的600萬元發展如今的15870萬元,占全縣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71.3%;完成工業增加值4550萬元,占全縣工業增加值的53%,總產值24025萬元,占全縣工業企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實現利稅1660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近23.14%,從業人員17873人,占全縣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五分之一,農民工從鄉鎮企業獲得的月平均工資收入達500余元,貓云工業園區已成為推動紫云縣經濟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開工建設了迎賓路、西航路、機場路標段等,總長約20公里,總投資4.3億元,給排水、污水處理、信息化建設等同步進行,并已啟動建設110千伏變電站,目前已落戶項目14個,總占地2321畝,總投資39.95億元和140萬美金。
三、產業集聚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促進產業集聚、延長產業鏈、壯大縣域經濟、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平臺成為轉移農村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撐,但目前我市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較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1、缺乏準確的區域和產業定位,基礎設施薄弱,主要表現在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城鎮化水平低,區位優勢未能充分體現。
2、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用地指標、土地儲備、資金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工業園區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平壩夏云工業園區是平壩縣政府與夏云農場聯合開發,土地權屬方仍是夏云農場,企業入駐后辦理土地證會遇到很大麻煩,如果不抓緊上報審批土地和理順管理關系,不僅政府投資的上千萬元資金和入駐的企業投資無法挽回,而且直接影響到夏云工業園區發展的進程。
3、拆遷工作難度大,矛盾突出,政策性強,程序復雜,如西秀區新城由于受規劃控制影響,農戶建房申請長期未批,致使亂搭亂建現象嚴重,加之近年來房價和建材價格上漲過快,被拆遷戶一是拆遷后無房居住,二是補償標準過低,抵觸情緒大,致使拆遷工作難度大,項目建設用地嚴重受阻。
4、部份管理部門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不高。根據《*日報》公布20*年全省投資環境考評結果,安順位居第七位,有相當部分企業反映有“三怕”即一怕門難進臉難看,各項手續難得辦;二怕建廠容易生存難,周邊百姓難得纏;三怕一家企業多家管,各項檢查太頻繁。
四、對加快我市工業集聚區建設的建議
安順作為欠開發、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應該看到,安順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旅游資源、礦產資源。近幾年來,我市鄉鎮企業立足大發展、大提高,充分利用資源,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安順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年全市鄉鎮企業上交稅金6.45億元,占全市財政收入的比重達42.8%,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縣域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因此,為加快我市鄉鎮工業園區建設,我們建議:
(一)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近幾年來,針對我市鄉鎮企業發展中存在總量小、規模小、布局分散、效率低等問題,我市各級政府及鄉鎮企業管理部門規劃布局了一批關聯產業集聚建設發展的產業園區,引導鄉鎮企業集聚發展,集聚各類鄉鎮企業341個,產業集聚度明顯加強,但我市鄉鎮企業集聚區仍然存在區域布局分散,缺乏統一規劃建設等問題,因此,要強勢推進鄉鎮工業園區建設,盡快形成規模,應根據全市資源分布,工業布局,做好鄉鎮工業園區一次性總體規劃,把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納入全市規劃,分布實施,減少成本,建設主導產業突出,功能布局合理的鄉鎮企業工業集聚區,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壯大產業規模,經批準進入工業園區的鄉鎮企業,在建設期間實行零費制,企業應繳的行政事業性費用,由各工業園區管理部門統籌解決,以華泰綠色食品廠為龍頭,加快建設以中國食品工業示范基地為先導的地方傳統旅游商品、農特食品和制藥為主體的西秀工業園區。以恒華硅業有限公司、宏泰化工有限公司為重點,加快紫云縣貓云工業園區建設,以*省鄉鎮企業局首批命名的鄉鎮企業集聚區——平壩夏云工業園區為輻射,加快全市工業園區建設,與此同時,加快鄉鎮工業園區服務設施建設,拉動第三產業發展,轉移農村勞動力,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二)統籌鄉鎮工業園區建設
以交通干線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為依托,以科學為先導,以規模企業為載體,大力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發展關聯產業。要充分利用開發區建設成航空城的契機,引導企業集聚,為主導產業生產配套產品,立足實際,緊緊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圍繞縣域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真正把我市具有地方資源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在鄉鎮工業園區建設上,統籌安排土地和水、電、路、汽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安排治理污染和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做到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環境優美,同時可借鑒外地工業園區經驗由政府成立公司,利用國防工業企業搬遷后空置土地、廠房及水電設施招商引資,建成工業園區,修建標準化廠房,吸引規模企業入住,盤活利用存量資產,節約資源和投資。
(三)大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協作,本著“降地價、引投資、重扶持、樹形象、養財源、求發展”的思路制定土地、融資、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及待遇,為鄉鎮企業發展營造寬松的投資環境。對因工業園區征用土地的農民實行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入住園區的企業盡可能吸納這部分農民就業,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四)理順管理體制
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行政干預,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功能,有必要整合行政資源,將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納入統一的行政管理機制,形成“一套人馬,三塊牌子”。
(五)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
有條件的工業園區應成立相應的管委會,采取“一站式管理,一條龍服務,一門式辦證”,提高公平、規范、廉潔、簡便、快捷的優質服務,營造讓投資者放心、順心、舒心、安心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