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加強農村監管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幾年來,*縣工商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切實加強“四化建設”,扎實推進“四個轉變”,努力實現“四高目標”,采取強有力措施,切實履行職責,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加強農村市場監管,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和困惑,為了更好地做好農村市場監管工作,現就如何加強農村市場監管一事,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提出粗淺意見,以拋磚引玉。
一、目前農村市場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縣位于豫東平原,黃泛區腹心,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轄*個鄉鎮、*個行政村,總人口*.*萬人,轄區有企業*家、個體工商戶*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大型農貿市場*個。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該縣農村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受經濟水平、農民收入、消費需求、維權意識、居住分散、偏遠等條件影響,給該縣農村市場監管帶來諸多不便,突出表現在:
一是監管力量薄弱、監管任務艱巨。該局現有干部職工*人,下設*個農村工商所、*個城區工商所、*個經檢大隊。由于農村市場范圍廣,經營戶分散,且流動性強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農村市場監管力量薄弱或監管工作不能到位,農村商品市場違法違章行為時有發生。
二是部門之間存在各自為政,前置審批部門重登記輕監管的現象。基層工作中,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前置審批部門重登記輕監管,相互推諉扯皮,監管效率低下。
三是監管工作手段老化、效率低下。目前,工商部門的監管方式主要集中在:一是通過年檢或個體驗照對其進行書式把關;二是通過群眾舉報或上級轉辦線索進行查處;三是依靠所內片組對轄區的熟悉程度開展檢查活動。由于沒有系統掌握農村市場的動態變化情況,監管工作開展起來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是農村群眾法制觀念淡薄。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觀念淡薄,農民對哪些是合法經營哪些是非法經營,概念模糊,辨別能力差;對違法行為應該向什么部門舉報,舉報途徑怎樣,懂行的人少;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能自覺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的則少之更少。
五是農村流動商販無照經營較為普遍。由于活躍在廣大農村市場的經營者,農忙種地,農閑做生意,大多屬于流動經營的經營模式,且前置審批難以辦理等原因,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而從事經營活動的較為普遍。
二、加強農村市場監管工作的對策
一是完善經濟戶口信息平臺,掌握市場主體的綜合情況。建立細化的經濟戶口,完善經濟戶口內容,及時更新能夠反映階段性發展變化的動態情況,且系統資源能夠共享,信息能夠互換,建立便于工商機關隨時了解市場的整體狀況,實現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利用經濟戶口信息資源,通過對農村市場內的違法違章行為的分析,從中及時發現當前農村市場的新動向,為我們及時調整市場監管重點提供客觀真實的依據。
二是嚴把市場主體和商品質量準入關。一方面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在日常監管中,積極爭取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到協同配合、齊抓共管,為維護農村市場經濟秩序盡職盡責,從而多角度、全方位監管好邊遠地區農村集貿市場。另一方面嚴把商品質量準入關。積極協調質監等執法部門對國家實行強制質量標準的食品、電器,加大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對強制實施qs標志的食品和強制實施ccc標志的電器,在包裝上未標注上述標志的商品強制下架,不得在市場上銷售,確保在農村市場銷售的食品、電器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維護農村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其次是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對經營化肥、農藥、種子三類重要生產資料和散裝白酒、兒童食品等商品的經營者督促建立健全“兩帳兩票、一書一卡”制度,確保出現商品質量投訴問題能夠追根溯源。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工商部門的影響力。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及出動宣傳車、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國家有關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特別是經營者的守法意識,使其自覺做到守法經營、合法經營。定期不定期地將查處的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在各鄉(鎮)進行巡回展出,逐步增強廣大農民識假、辨假能力,不斷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自覺與制假、販假行為作斗爭,提高農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四是暢通消費維權渠道,維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目前我縣已設立*消費者申訴維權聯絡站*余個,已達到全縣村村有*維權聯絡站,但還有部分農村市場、學校沒有設立投訴站(點),農村消費者投訴難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要改變目前現狀,繼續加強消費維權網絡體系建設進市場、進農村、進學校的工作,力爭每一個農村市場、學校都建立投訴站(點)、投訴電話、投訴專用信箱,暢通消費維權渠道,更好的維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是有關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政府各部門的緊密配合,是加強對農村市場監管的有效途徑,農村市場監管涉及工商、衛生、環保、文化、消防、藥品食品、技術監督等多個部門,形成合力,加大協作、實行資源和信息共享,整合各部門的行政資源,綜合行使農村市場監管的行政執法權,經常性開展聯合行動和專項整治。
六是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嚴肅查處各種違章違法行為。制定切實有效的巡查制度,建立農村聯絡員制度,及時溝通與執法到位相結合,做到轄區檢查與交叉檢查相結合,重點巡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普遍巡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定期巡查與明查暗訪相結合,避免監管死角,使不法經營沒有市場。重點檢查主體資格、商品進貨渠道、產品質量,堵住假冒偽劣的源頭,把打假重點放在過期、變質食品、飲料、日常生活用品及農業生產資料等方面,對各種違章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一起,決不手軟,對情節嚴重、危害較大的案件予以公開曝光,切實保護好農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