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發展經濟管理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全市鄉鎮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一季度,鄉鎮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7364萬元,較上年同期的61550萬元,減少14186萬元,同比下降23.05%;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27757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6315萬元,減少18558萬元,同比下降40.07%;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12986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9169萬元,減少16183萬元,同比下降55.48%;上繳稅金6512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0013萬元,減少3501萬元,同比下降34.96%;主營業務收入127856,較上年同期的132094萬元,減少4238萬元,同比下降3.21%。
一季度,煤炭產量為131.2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77.05萬噸凈減少45.76萬噸,下降25.85%。由于受市場價格、市場需求、煤礦整合及其安全整治等因素影響,*、*、*等主要產煤大縣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煤炭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30年的努力,*市鄉鎮企業的發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礎,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是鄉鎮企業整體素質不高、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弱、融資困難、企業負擔重。
二是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矛盾突出。一產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不多、規模小、技術含量低;二產業科技含量低、優勢產業不突出、缺乏競爭力。
三是鄉鎮企業統計工作問題。各縣區經貿局(鄉鎮企業局)基本上雖都有鄉鎮企業統計人員,但有的兼的工作多、工作設備、工作經費不足等原因造成工作質量參差不齊;鄉鎮一級統計人員基本沒有,工作很困難,造成了統計資料報送的質量問題(如少報、漏報、缺報等問題)。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統計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各縣區工作參差不齊,漏報、缺報較嚴重。一些縣報表收集非常困難。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推進我市鄉鎮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努力確保省下達的鄉鎮企業六項發展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是嚴把統計報表質量關及做好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
三是進一步提高企業對開展企村結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提高結對質量、抓典型、抓重點、抓督查,保結對效果及成果。抓宣傳,推廣結對經驗等措施,以確保全年工作責任目標的順利實現。
四是努力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五是繼續抓好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和藍色證書培訓基地建設,完善教育培訓工作統計制度。
六是做好項目儲備及項目管理工作。要強化項目儲備機制,要把項目儲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緊抓實;要對省重點扶持的項目,進行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追蹤問效,加強溝通反饋。
四、下步重點工作建議
(一)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圍繞《*省優勢農產品加工推進工程》,依托*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具有加工潛力的優勢農產品,在優勢產區、產業帶扶持一批企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業。鼓勵企業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建立和創新企業、基地和農戶之間的利益聯接機制,重點加快發展馬鈴薯制品、天麻制品、魔芋制品、蘋果、蠶絲、茶葉、畜牧業及其副產品等主要產業的發展。堅持分類指導、扶優扶強,培植重點骨干企業,打造名牌產品。
(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鄉鎮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引導和促進全市鄉鎮企業積極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裝備,改進生產工藝,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支持鄉鎮采掘、礦冶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進行嫁接改造,延伸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產品附加值。積極推動鄉鎮煤礦整合,提高單井產量能力,壯大規模。積極推進以提升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提高新產品開發能力,加快傳統產品的升級換代為重點,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努力提高鄉鎮企業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的水平,開展技術創新示范活動,提高企業技術轉化和創新能力。
(三)積極發展配套產業和農村服務業。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的機遇,支持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參與優勢產業和重點產業發展。發展配套產業,開發配套產品。加大鄉鎮企業與大企業、大集團的合作力度,生產為大中型企業配套的原料、半成品等。大力發展物流、包裝、貿易、餐飲等農村服務業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獨具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業,積極開發旅游產品和民族文化產品。圍繞農產品的加工與流通,大力發展企業化運作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點扶持發展一批服務領域廣、組織化程度高、經營機制靈活、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鼓勵發展提高農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質量的各種服務產業和文化產業。
(四)協調解決鄉鎮企業融資難題。積極協調銀行(信用社)與企業的合作,爭取銀行(信用社)對鄉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努力改善銀行對鄉鎮企業的結算、財務咨詢、投資管理等金融服務。努力拓寬鄉鎮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爭取財政給予適當的資金扶持。
(五)引導鄉鎮企業聚集發展。以現有產業群和骨干企業為基礎,引導鄉鎮企業向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資源相對集中的工業園區、工業小區和小城鎮集中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形成產業集群,提升集約化和專業化生產水平。
(六)加速鄉鎮企業的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引導鄉鎮企業堅持以人為本,走人才興企之路。鼓勵社會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到鄉鎮企業創業;大力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企業家隊伍。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提高企業職工的素質。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企業和人員予以表彰獎勵。
(七)加強對鄉鎮企業發展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切實加大相關政策的督促落實和科學發展的指導工作力度,引導鄉鎮企業提高自身素質,依法規范經營管理行為。推動鄉鎮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誠信意識、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健全安全、勞動、財務等管理制度。積極幫助其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認真落實鄉鎮企業經濟發展責任目標,充分調動發展鄉鎮企業的積極性。不斷完善鄉鎮企業發展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各部門之間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鄉鎮企業加快發展。重視財務、統計工作,穩定隊伍、加強財務統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提高其業務素質,提高統計信息質量。建議市政府每年安排一點專項經費作為鄉鎮企業統計人員培訓費、調研費、報表印制等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