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委加強貧困山區建設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今年召開的縣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等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快下山脫貧安置小區建設的建議。縣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決定將該建議確定為重點督辦件。為了推進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對該建議的辦理工作,根據主任會議的安排,我們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宏雁的帶領下,對我縣下山脫貧安置小區(點)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下山脫貧安置小區(點)建設進展情況
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總體要求,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下山脫貧工作。2,編制了《*縣欠發達地區整體搬遷規劃》,完成了《*盆地萬人下山脫貧項目初步設計》,并被列入省重點工程項目,于是正式啟動實施*盆地萬人下山脫貧工程。該項目擬建立*等四個縣級下山脫貧小區。管處又完成了《*縣農民異地轉移工程總體規劃》。
經過努力,截至今年4月,已建縣級小區2個,鄉鎮級安置小區點14個,全縣已撤并行政村*個、自然村*個,實現下山脫貧*戶*人。具體情況是:
(一)縣級小區建設情況。一是筏鋪小區:該小區規劃用地*畝,擬安置*戶*人。現已報批用地*畝,征用土地*畝,已進入小區第三期工程建設中,安置*等山區鄉鎮下山移民*戶*人。該小區已成為全省最大的安置小區。二是西坌小區:規劃用地*畝,擬安置*戶*人。農戶已基本入住新居,第三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中,一、二、三期共用地*畝,安置下鄉移民*戶*人。其余規劃土地*余畝因處于基本農田范圍內尚無法實施。三是新溪小區:規劃用地*畝,擬安置*人。因規劃用地位于基本農田范圍,一直未能實施,現重新給予了選址,完成了*畝(*公頃)土地報批及防洪論證,土地規劃測量工作,進入征地前期準備階段。四是鋪門小區:規劃用地*畝,擬安置*人。該規劃由于處于基本農田范圍,故一直未能實施。
(二)鄉鎮級安置小區點的建設情況。截止目前,已建*等安置小區及新處*等安置點14個。
二、下山脫貧安置小區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不足
(一)受土地要素制約嚴重。這是下山脫貧安置小區建設緩慢的最重要原因。這些難以啟動的下山脫貧小區原均規劃在農保田范圍,造成土地審批困難重重,小區建設無法著落。鋪門小區規劃的*畝土地,四都小區第四期工程規劃的*余畝土地,新溪小區原規劃的*畝土地均在農保田范圍;此外,受農保地、村莊建設規劃、交通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鄉鎮級下山脫貧點選址難也很突出。從而,嚴重影響了安置小區(點)的建設進度。因此,一些迫切要求下山的農戶已開始自找地基建房。
(二)建設資金缺乏。縣財政支持較弱,目前,各小區(點)的建設資金主要靠銀行貸款、農戶自籌、省市爭取的項目資金解決。鄉鎮作為項目實施業主,前期啟動資金和后期小區基礎設施資金不足,從而影響了安置小區的建設進展。如新溪安置小區已重新進行了選址,并取得了第一期工程的用地審批。但據業主西屏鎮介紹,光土地征用就需*多萬資金,現因啟動資金尚未著落而未能及時啟動征地工作。
(三)政策兌現尚不到位。我縣為了推進下山脫貧這項工作,先后曾出臺了有關扶持政策,如小區基礎建設補助資金,小區建設所涉及的耕地占用稅、土地審批費等稅費的地方部分實行即征即返,村鎮建設配套費、征地不可預見費、白蟻防治費等有關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免收或先收后返,測繪費、建設設計費等有關服務性收費酌情減免等政策措施。然而,這些扶持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尚未落實兌現到位,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安置小區的建設進程,影響了業主抓下山脫貧工作的積極性。我們在調查中還了解到,縣里對測量、設計等服務性收費雖有酌情減免的規定,但由于缺乏具體的統一標準,造成在實際工作中難以落實到位。
(四)下山脫貧農戶到筏鋪小區安置落戶的積極性欠高。筏鋪小區三期去年推出可供安置的住宅175幢店面30間,到目前僅落戶79幢。其原因主要是:一是要求下山脫貧戶先拆原居住地舊房政策的影響;二是舊村改造工作的推動;三是地價偏高。目前筏鋪小區安置地推出的地價是750元/m2-850元/m2。由于價格偏高,農戶難以承受。據了解該地價已含基礎設施配套相關費用,而小區基礎設施建設是有專門扶持政策的,因此,下山脫貧對象要求合理制定地價的呼聲較高。
三、對加快下山脫貧安置小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要切實加強下山脫貧移民安置小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工作。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縣、鄉(鎮)兩級組織工作機制。實施業主鄉鎮要與下山脫貧移民有關鄉鎮加強相互間的協作,共同做好下山脫貧工作。
(二)加快推進下山脫貧安置小區建設步伐。一是要認真實施下山脫貧、農民異地轉移等相關規劃,結合危舊房改造、宅基地整理、村莊整治等工程,加強政策上的銜接,加快高山遠山地區、小規模自然村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搬遷轉移力度,使規劃真正得以實施;二是要加強規劃與規劃之間的銜接工作,積極采取土地規劃修編調整,盤活土地,努力爭取用地指標,確保下山脫貧項目建設的用地需求,加快啟動新溪小區、鋪門小區、西坌小區(第四期工程)的建設。三是為了保證居民飲用水源的質量安全、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要合理安排落實計劃,加快東塢水庫上游村莊農民的異地轉移工作。對于搬遷移民,可根據移民自愿原則,優先落戶到縣級安置小區內。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解決好*水庫上游農戶的轉移安置工作。
(三)加大下山脫貧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快下山脫貧安置小區的建設步伐,政府及有關部門既要從思想上重視,還應當在政策、資金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對已有的各項扶持政策要及時兌現到位,如補助資金、有關稅費即征即返政策等。二是要積極爭取信貸支持,努力解決新溪小區建設啟動資金缺乏的問題,爭取新溪小區建設早日上馬;三是要合理確定安置用地的地價,真正讓農民買的起地建的起房。四是要積極支持和幫助安置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確保小區建到哪里,配套建設就跟到哪里,全面推進我縣下山脫貧安置小區的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