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監局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質監總局統一部署安排,我們開展了調研活動。結合我分管的質量、監管等工作,重點就基層質監局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新工作方案和以質量、標準、計量為契機,進一步轉變監管理念,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推進實踐科學發展觀,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主要問題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如何幫助企業妥善應對危機,走出經營困境,基層質監局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質監局新的方案進一步強化了質監局基層的職能,并增加了質監執法有關服務行為的監管等新的職能。這既是對基層質監局地位的強化,同時又對我們的監管執法工作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基層質監局的監管方式和工作模式亟待轉變和更新。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如何進一步更新基層質監局監管執法理念,加快實現"轉變",提高監管服務水平,做到職能要到位,服務不缺位,是擺在各級質監局機關面前的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對此,應當說,各級質監局機關和廣大基層質監干部的思想認識是清醒的,具有較強的緊迫性和責任感,并在積極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與當前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不論是在思想觀念還是在執法能力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觀念仍然滯后。過去,盡管在方案中沒有把企業產品標準制修訂作為重點工作,但是基層質監局一些同志仍把企業產品標準制修訂看得很重。現在什么了?感覺有些茫然,無所適從,不知道今后干什么,怎么干。認識不到質監局機關的職責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工作標準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有的同志質量服務意識樹得不牢,只講市場監管,不重服務,思想觀念的滯后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質量監管服務水平的提高。
二是有關法律法規不適應,需要加以修訂。如《質量監管條例》等法律法規,亟需加以修訂完善。
三是基層質監局人員素質和質量、標準、計量知識能力仍然偏低。基層單位普遍存在人員知識和技能欠缺的問題,現代知識和技能欠缺,不少同志不會使用電腦查詢標準,一些年輕同志又缺乏質量、標準、計量技能。一些基層同志市場巡查時,不愿到企業去,因為對現代管理尤其是產品質量看不明白,更不用說看出問題來。還有知識老化問題,談工作就是:“我八四年學習標準時老師就是這樣說的”;“八七年區經計委標準科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
四是監管方式方法不適應。比如,目前基層質監局普遍實行了巡查制度,但是巡查內容、巡查方法等缺乏深度和針對性,有的巡查僅限于檢查一下是否有,而不會通過巡查發現了解市場主體在經營中存在的產品質量,標準深層次問題。
五是信息化建設存在差距。近年來,盡管各地都在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在企業數據等基礎數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如何進一步加強基礎性工作,使靜態的數據動起來,提升產品質量監管執法效能,效果還不理想,尤其是在市場主體產品質量體系建設上差距還較大。
二、當前推進工作的重點
針對上述問題,我感到,當前推進"轉變",提高產品質量監管執法效能和質量服務科學發展的水平,應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切實轉變質量監管執法理念,更好地促進科學發展。這是實現"轉變"的重要前提。促使基層質監局職能到位,樹立良好監管形象的重要機遇。當前,要引導質監局通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開展質監局解放思想大討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發展的新理念,著力破除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清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障礙。要按照局長最近強調的那樣,進一步更新發展觀念,服務科學發展;更新質監局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水平,堅決克服以質監局管理者自居的思想觀念,改變我管你服的監管模式;更新質量執法理念,依法履行職責,明確對每個質量監管對象監管什么,如何監管,如何考核,如何問責;更新質量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通過理念的更新,實現建設高素質的隊伍、運用高科技的手段、實現高效能的質量監管、達到高質量的服務的目標。
二是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升質量監管執法能力。這是實現"轉變"的根本保障。基層質監局干部是質監執法的主體和依靠力量,做好新形勢下的質監局監管工作執法工作,必須把提高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要在質監局開展大規模的全員培訓、全方位培訓,使基層廣大質監干部向會監管、會執法、會服務、會維權轉型,不斷提高質監局干部的業務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真正成為政治上過硬、業務上過硬、作風上過硬的高素質監管執法隊伍,以適應新形勢下履行崗位職責的需要。
三是創新質監局監管機制,提高執法效能。這是實現"轉變"的關鍵。要明確監管不等于罰款,質監監管包括事前規范、事中監督、事后執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規范是前提,是第一位的;監督是中間環節,是不可缺位的;執法是最終環節。因此,在市場監管中,要本著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對輕微違法行為,重在規范,而非動輒罰款;對損害群眾利益、擾亂市場秩序、制售假冒偽劣等嚴重違法行為,要重拳出擊,嚴厲打擊。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質監局行政指導、行政約見、事后回訪等制度,指導企業守法經營。要整合質監局執法資源,下移監管重心,確保質監局各項監管工作落到實處。要建立健全質監局各項監管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質監執法工作體系,把監管任務、巡查內容等進一步科學化、具體化,細化巡查內容、巡查方式,探索全方位、全天候監管方式,確保質量、標準、計量監管到位。
四是加快推進質量、標準、計量信息化建設。這是實現"轉變"的重要支撐。要進一步做好質量、標準、計量基礎數據建設,加強質監局內部的數據互聯互通工作。要依托金信工程,加強市場主體的征信體系建設,提高質監局監管執法效能;要建立健全質監監管平臺,提高打擊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在治理工作中的運用,實現執法辦案系統與監管系統的關聯和互通。只有這樣,才能使質監局監管執法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積極推進質監工作的深入開展
堅持提高質監局監管效能和提高質量、標準、計量服務效能相結合,進一步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調研中認識到,質監局既是市場監管執法機關,又是經濟發展的服務部門,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深入貫徹國務院鼓勵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把促進經濟科學發展作為履行質量、標準、計量監管職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促進科學發展中體現質監局監管職能,在新形勢下要調整工作思路,通過加強監管實現促進科學發展的目的。牢固樹立服務理念,緊扣服務發展重心,在促進經濟發展上下功夫。
一是發揮經濟監管作用,積極推進創業的工作。進一步放寬市場,鼓勵、支持和引導企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清理和規范涉及創業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登記手續,公布各項行政審批、核準、備案事項和辦事指南。允許企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自主選擇組織形式、經營范圍及經營方式。開辟質監局"綠色通道",大力推行質監一審一核制、質量、標準、計量服務承諾制和預約服務、上門服務、跟蹤服務等行之有效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方便服務對象。積極探索通過為企業辦理質量、標準、計量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二是完善巡查、質量、標準、計量分類監管制,加強信息化建設。細化巡查內容、巡查方式,針對交易特點,探索全天候監管方式,實現巡查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質量、標準、計量監管工作必須打破傳統的8小時,許多行業都不只是8小時營業,因此質監局要從辦公室走出來,深入企業調查了解企業的困難和要求,幫助解決問題。質監局探索推行"2+2+1"(兩天巡查,兩天企業檢查,一天內務處理)的質量、標準、計量巡查工作思路,很有新意。針對企業多、面廣、量大的特點,進一步推進質量、標準、計量分類監管,強化對重點行業、重點地區以及有違法違規記錄的企業的監管。積極探索預警警示制度、行政指導制度和行政約見制度。加強質量、標準、計量監管的基礎信息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面向社會公眾的監管信息平臺,推動社會質量、標準、計量監督和企業的自我約束。
三是進一步推進查處工作。進一步探索建立引導質量、標準、計量合法經營、依法查處長效機制。要研究存在的復雜原因,建立"政府牽頭、質監為主、部門配合、各司其職、綜合治理"的質量、標準、計量管理體系。要切實加大對地下食品生產加工窩點的整治力度,對危害民生的要重拳出擊,決不手軟;另一方面,要堅持疏堵結合、疏導為主,質量、標準、計量分類整治,對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符合質監法律法規規定的,要以教育為主,督促引導,合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