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如何理解思想的靈魂和精髓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理解思想的靈魂和精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如何理解思想的靈魂和精髓

      思想是科學的理論體系。這個科學的理論體系中,既有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等許多方面的豐富內容,又有貫穿整個理論體系的靈魂和精髓。中共中央黨校最近為黨的高中級干部編寫的教材《思想基本問題》,對思想的靈魂和精髓問題進行了重點論述。現就教材編寫過程中大家關心的問題作一些說明。

      一、為什么會提出思想的靈魂和精髓問題?自從本世紀40年代初提出思想的概念后,直到1976年逝世,沒有人提出思想的靈魂和精髓的問題。1945年中共七大將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時,以及在此前后許多黨的領導人在論述思想時,雖然也提出思想的體系問題,但是,這個時期對思想的理論闡述,主要集中在思想的涵義和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獨創性貢獻的基本內容方面,沒有對思想科學體系的內容結構及其靈魂或精髓問題進行深刻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首先是受當時對思想理論體系的認識水平所限,但更重要的還是當時對思想的靈魂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還沒有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思想的靈魂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出現問題是在建國以后,特別是在“”期間。這個時期,人們不僅忘記了所強調的列寧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和精髓的名言,而且把思想本身也當作了千古不變的教條,直到逝世后還提出“兩個凡是”的主張。“”期間,、等還把晚年的錯誤概括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認為這是思想最本質的東西和最重要的成績。

      由于對思想的靈魂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出現了問題,所以把逝世后不久就發生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同時也就提出了如何完整地理解思想理論體系,以及如何準確把握思想的靈魂精髓的問題。首先提出這一問題的是鄧小平。他在1977年4、5月間就提出要理解和把握完整的準確的思想。

      鄧小平在1977年7月最早提到思想的靈魂或精髓的有關內容,即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鄧小平最早提出“精髓”的概念是在這年9月,當時他說:“同志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詞,就是‘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這是哲學思想的精髓”(《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67頁)。1978年6月,鄧小平第一次專門論述實事求是問題,并且認為它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根本方法,也是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14頁)。同年9月,鄧小平再次說明,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指出:“同志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了‘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26頁)。這是第一次明確提出思想的精髓這一重要概念。以后直到逝世,鄧小平一直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這一思想的精髓。

      由于鄧小平提出的要完整準確地理解思想,強調思想是個體系,特別是反復強調要掌握實事求是這一思想的精髓等思想反映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所以,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思想進行了新的概念,即不僅概括了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獨創性貢獻的主要內容,而且概括了貫穿于思想各方面內容的活的靈魂。決議關于思想這兩個方面的理論概括,特別是對思想活的靈魂這一問題的理論概括,是思想體系概括上的一大貢獻。這是對思想體系的內部結構所作的第一次比較深刻的分析,因而比1945年中共七大關于思想體系的概括大大前進了一步。正因為提出并概括了思想的靈魂或精髓問題,所以使得人們更加容易學習、理解和把握思想的理論體系,并且也容易運用思想來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二、思想的靈魂和精髓的確切涵義是什么?自從1978年鄧小平提出思想的精髓和1981年黨中央所作《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提出思想活的靈魂以來,關于精髓和靈魂這兩個概念的涵義問題實際上存在許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用精髓解釋靈魂,有的用靈魂解釋精髓;有的精髓概念包括靈魂概念,有的靈魂概念包括精髓概念。具體來說有以下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將《決議》所概括的思想的“靈魂”與鄧小平多次強調的思想的“精髓”這兩個概念區別開來,認為思想的靈魂是《決議》所概括的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思想的精髓則只是鄧小平反復強調的唯一內容,即“實事求是”。根據這一觀點和看法,思想的靈魂和精髓這兩個概念的涵義是不一樣的。第二種觀點是將思想的靈魂和精髓這兩個概念等同起來,認為思想的靈魂就是思想的精髓。第三種觀點是以上兩種觀點兼而有之,即有時將靈魂和精髓區別開來,分別論述,有時又將二者混為一談。以上幾種看法有時還同存于一本著作或一篇文章中。鑒于這種情況,有必要弄清靈魂和精髓這兩個概念的確切涵義,特別是要弄清二者是否表達了不同涵義。

      首先,從靈魂和精髓這兩個概念的本身意義看,靈魂和精髓是兩個涵義非常相近的概念,只是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靈魂這一概念所強調的是某一事物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精髓強調的則是某一事物中的精華,或這一事物中最本質的東西。在一事物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顯然也是這一事物的精華或最本質的東西;某一事物中的精華或最本質的東西必定也是這一事物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根據以上分析,思想的靈魂和精髓的概念也是這樣,即它們都是思想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同時也反映了思想的精華和最本質的東西。因此,這兩個概念的涵義可以被看作是基本一致的東西。

      其次,從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和精髓的概念提出的情況來看,列寧是將靈魂和精髓作為同一概念來使用的。列寧在1920年所作《共產主義》一文中批評匈牙利共產黨員庫恩·貝拉時說:“他忽略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8頁)。曾先后幾次使用列寧的這段名言,只是將這段話表述為:“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在于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選集》第1卷第187頁;《矛盾論》,《選集》第1卷第312頁)。這段表述是將列寧所說的“精髓”一詞替換成“最本質的東西”。從的論述來看,他是偏愛使用“靈魂”一詞,而從未使用“精髓”一詞。但他也沒有反對使用“精髓”一詞。實際上,他是用“靈魂”一詞完全取代了“精髓”一詞所要表達的涵義。

      第三,從思想的靈魂和精髓提出的情況來看,鄧小平是偏愛使用“精髓”一詞,而從未使用“靈魂”一詞。但他也未反對使用“靈魂”一詞。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雖然沒有使用鄧小平反復強調的“精髓”一詞,而是使用“靈魂”一詞來表達思想的最本質的特征和最有決定意義的內容,但《決議》是在鄧小平親自指導下作出的,并得到他的全面肯定。因此,鄧小平反復強調的“精髓”所要表達的涵義與《決議》概括的“靈魂”所表達的涵義并不矛盾。既然如此,根據鄧小平反復強調“精髓”一詞和《決議》的概括,絕不能得出思想活的靈魂包括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內容,而思想的精髓卻只包括實事求是這唯一內容的結論。而且,曾經參加《決議》起草的有關專家曾明確指出,思想這些活的靈魂,這些根本的立場、觀點、方法,過去也叫做思想的精髓,小平同志也叫做思想的基本點。(《龔育之論中共黨史》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頁)這顯然是將靈魂和精髓做為涵義相同的概念來使用的。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思想活的靈魂,就是思想的精髓。它們所表達的涵義是一樣的。這就是貫穿于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方法。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工作。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艱苦斗爭中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這些立場、觀點和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叫做“活的靈魂”,是因為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些東西,是經常要用的,永遠要用的,是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的。而強調“精髓”,則是著重于要掌握它的精神實質,抓住其中最根本的東西。

      三、思想的靈魂和精髓的理論地位如何?思想活的靈魂和精髓的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又分別有其特定的涵義、內容和理論地位。

      關于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個方面的涵義和內容,《決議》上雖有系統闡述,人們仍有不同理解和概括。比如在實事求是方面,后來就有兩種不同的概括和解釋:一是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內容,即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二是將其概括為四個方面內容,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對這兩種概括,又有對其核心內容的不同理解:一是把一切從實際出發做為核心內容或精髓;二是把實事求是做為核心內容或精髓;三是把理論聯系實際做為核心內容或精髓。

      關于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個方面在思想體系中的理論地位及其作用,更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認為,實事求是是核心,群眾路線是根本,獨立自主是必然要求;認為它們從不同角度解決并深化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問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問題,因此,學習和掌握思想活的靈魂是學習和掌握思想的關鍵。有的認為,實事求是是思想的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它不僅是思想全部獨創性理論內容的活的靈魂,而且是思想靈魂三個基本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則;認為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都是實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體現。鑒于這種情況,更有必要弄清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個方面在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從《決議》來看,它是將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作為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認為這三個基本方面都是貫穿于思想全部內容或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決議》沒有說明實事求是既是思想的全部內容或各個組成部分的精髓,也是思想活的靈魂其它兩個基本方面的精髓,從而也決定著其它兩個基本方面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從《決議》只能得出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三個基本方面都是思想的靈魂和精髓的結論,三者是并列的,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它們在思想體系中都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解決的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問題。

      實事求是,主要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說明它在思想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實事求是講的是思想路線問題,解決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和實際的辯證關系問題。實事求是要求從實際出發,從“實事”中求出“是”來,即從客觀實際和客觀事物中找出事物的規律性認識。實事求是不僅真實地反映了從物質到精神、從存在到意識的唯物主義,而且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石。

      群眾路線,主要是從歷史觀和價值觀的角度說明它在思想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群眾路線講的是根本的政治路線和根本的組織路線問題,解決的是為什么人的利益問題。群眾路線要求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求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系統地運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全部活動中形成的,無比寶貴和具有獨創性意義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獨立自主,主要是從獨立個性方面說明它在思想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獨立自主講的是獨立個性問題,解決的是能否立足于自身的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性地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問題。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把方針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革命和建設事業。適合本國特點的革命和建設道路,只能由本國人民自己來尋找、創造和決定。獨立個性是創新的基礎。沒有獨立個性,也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就會從根本上喪失活力。

      但從《決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是有機的辯證統一,而不是相互分離或割裂的。群眾路線的基礎是實事求是,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礎又是群眾,認識從實踐來就是從群眾中來,理論回到實踐中去就是回到群眾中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也是堅持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必要前提。這就是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