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預算執行工作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5年,我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齊心協力,緊緊圍繞“五個率先”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按照“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大力組織收入,保障重點支出,嚴控“三公”開支,強化財政監管,圓滿完成了全年收入目標任務,確保了財政預算平衡運行,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較好的財力保障。
(一)財政收入和支出完成情況
2015年全縣累計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776萬元,比上年增加2839萬元,增長4.64%。其中,國稅部門完成7083萬元,比上年增加1086萬元,增長18.11%;地稅部門完成30941萬元,比上年增加591萬元,增長1.95%;財政部門完成20752萬元,比上年增加1162萬元,增長5.93%。全年爭取上級各項轉移支付資金27.46億元,加上上年結轉收入2.05億元,各項收入總計35.38億元。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預計完成33.73億元,結轉下年支出1.65億元。主要支出項目的執行情況,待決算正式編制后,再向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二)2015年財政主要工作
1、克服壓力,保收入平穩增長。做大做強收入蛋糕,切實做到“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是財政工作的首要任務。今年,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政策性減收因素增多等影響,稅源嚴重不足。面對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及時將收入任務調整為“雙保4”,即財政總收入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實現增長4%。為圓滿完成任務,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集征管部門分析形勢,出臺應對措施,挖掘收入潛力,我縣實現了4.64%的收入增幅,是全市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縣市,財政總收入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在全市均排名第一。為彌補本級財力不足,我們堅持向內挖潛與向上爭取并行,用好用活各項扶持政策,全力爭取上級資金。2015年爭取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8.6億元,同比上年凈增8100多萬元,有效緩解了本級財政支出壓力。特別是在2015年9月份,我縣通過積極爭取,成功申報了全省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并獲得特色制造業第一名,為雙峰爭取到3年共1.8億元特色產業資金支持。
2、突出重點,保民生持續改善。我們堅持推動社會發展與改善民生并重,科學安排財力,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問題,傾力打造民生財政,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所有惠農補貼全部實行“一卡通”發放,做到公開透明、安全及時。2015年共發放各種涉農補貼58項,發放金額達1.9億元。全年安排2100多萬元用于水稻、油菜、玉米等農業保險,著力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減少農戶因災損失。加快推進社保體系建設。全年社會保障經費支出達4.9億元,同比2013年增加1200多萬元,其中用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資金達9600多萬元,全縣13.8萬多城鄉居民享受到養老保險政策。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全年安排醫療衛生支出4.6億元,其中新增投入3600萬元,用于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個人補助標準提高到320元/人·年。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全年累計投入1.9億多元,用于廉租房建設、公共租賃住房補貼和棚戶區改造。安排農村危房改造資金1380萬元,改造危房1200多戶,有效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居住條件。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年教育支出達5.5億元,其中安排5000多萬元進行義務教育學校校舍維修改造,新建、改造校舍50所,創建合格學校28所、合格公辦幼兒園3所,全縣教學環境和學習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切實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全年共安排村級組織運轉經費5400多萬元,著力提高村級組織運轉水平和村干部經濟待遇,為基層農村穩定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3、統籌兼顧,保城鄉和諧發展。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財政增收的主要來源。2015年,縣財政先后投入2億多元用于體育中心、一中新校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投入1.2億元用于國藩路、和森路和歸樸街的改造。在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后,繼續投入2000多萬元,深入推進“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活動,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持續提升。積極整合調度資金,全力支持重大活動,為我縣成功舉辦第十二屆省運會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后勤保障,樹立了和諧文明的雙峰形象。在大力改善城區面貌的同時,統籌鄉村發展,大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縣本級投入1500多萬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00公里、危橋改造14座。完成水利投資3.5億元,治理病險水庫12座,治理中小河道20公里。加快實施“五小”水利工程,解決8.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自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實施以來,2015年繼續爭取到項目資金2800多萬元,全縣共實施一事一議項目500個,重點覆蓋鄉村公路、水利設施和村級亮化工程等建設領域,農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4、堅持創新,保改革有序推進。財政部門作為全縣經濟管理的綜合部門,在全力組織收入,保障重點支出的同時,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各項財政改革,成效日益明顯。目前,國庫集中支付上線運行率達到100%,資金使用更加安全,辦事效率日益提高。制訂出臺了《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務支出的若干規定》,進一步規范了單位收支行為,明確了“三公”經費支出范疇和經費審批程序。繼續實行“三公”經費總額控制和預警機制,堅決做到5年內只減不增和“兩個不超過”的規定。2015年,全縣“三公”經費同比上年節約3365萬元,節約32%。實行政府采購“管采分離”。完善和制訂了政府采購各項規章制度,出臺了《政府采購協議供貨管理辦法》,2015年的采購合同金額達到2.07億元,節約資金2650多萬元,資金節約率達12.8%。加大投資評審力度。凡財政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通過預算評審,強化現場鑒證管理,嚴格控制工程造價。2015年累計完成評審項目381個,送審金額12.3億元,審減金額1.95億元,審減率達15.8%,被評為全省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先進單位。加強鄉鎮財政管理。進一步規范鄉鎮賬戶設立和使用,實行收支兩條線核算管理,嚴格按規定程序辦理鄉財縣管鄉用業務,確保了資金的撥付使用安全。2015年,我縣被評為全省鄉鎮財政管理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