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起信用社的歷史,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年底,全縣信用社數量最高時達到了XX個,中間經過多次的變遷調整。但是無論怎么變,我們縣第一個信用社的成立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從**年至今,信用社從一個小村莊發展到遍布城鄉的信用網絡,從XXX元的存款,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億的資產,由XX名從業人員,發展到現在的XX多人信合隊伍,從過去寄人籬下,發展到現在的農村金融的“龍頭老大”,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在機構隸屬上,也歷經多次變革。按其所有制的階段變化,分以下五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合作制階段
這一時期正是建國初期,生產力低下,百廢待興。當時我縣的農村信用社,資本金由農民入股,干部由社員選舉,通過信貸活動為社員的生產生活服務,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質。盡管當時規模較小,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合作制體現的比較充分,在恢復農業生產、發展我縣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二階段:所有制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我們國家“”和“”期間。受當時“左”的思想路線和錯誤政策的影響,農村信用社被三次下發地方基層政權,也就是先后下放到、生產大隊、貧下中農管理,農村信用社基本成為基層社隊的金融工具。縣志記載:“**年底,全縣信用社實行由貧下中農管理。每公社留一名信用社干部,實行半脫產,其余的一律回村勞動,對留社的干部采取記工補貼辦法。”這個時期,是對農村信用社發展造成嚴重摧殘的時期。不管是管理還是業務都比較混亂。
第三階段,由農業銀行進行管理階段。
在這個階段,國務院提出“農村信用社是集體所有制的金融組織,又是農業銀行的基層機構”,農村信用社走上了“官辦”的道路。
第四階段,中國人民銀行托管階段
**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同年12月25日,我縣農村信用社與縣農業銀行正式脫離行政隸屬關系,農行不再領導和管理信用社。和農行分家后,信用社自立門戶,業務管理和金融監管分別由縣聯社和人民銀行承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年底。
第五階段,20**至今。銀監會監管階段
從20**年開始,農村信用社進入了一個新的改革和發展階段。這一年的6月27日,國務院下發了一個文件,就是《關于印發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改革要求,由省政府對農村信用社實行間接、宏觀管理,銀監會依法行使對農村信用社的金融監管職能,省聯社做為信用社的行業管理部門。20**年XX月,我們XX省啟動農村信用社改革。20**年X月,省聯社掛牌,20**年X月X,我縣統一法人社掛牌開業。20**年X月X,我縣專項票據兌付成功。
20**年,我們經過緊張的籌備,完成了統一法人社組建和經營機制的重大轉換,也就是由二級法人到統一法人管理模式的轉變。XX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這個名稱雖然與原來的名字雖然只是二字之差,性質卻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兩者也有本質的區別。原來的聯社,叫XX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是各個具備法人資格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自愿出資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信用社服務的聯合經濟組織,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信用社也是獨立的法人。現在新組建的聯社,是由轄內自然人、企業法人和其它經濟組織入股組成的合作制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XXX萬元。它是在原來聯社和XX個信用社的基礎上合并組建,由XX家企業法人和XX戶自然人共同發起的。轄內的信用社、分社是本聯社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在本聯社授權范圍內依法開展業務,民事責任由聯社承擔。
聯社成立后,選舉產生了首屆理事會、監事會、社員大會。社員大會是聯社最高權利機構,由XX人組成,其中職工社員代表XX人,非職工社員代表XX人。聯社理事會由XX名組成,其中:外部理事XX人,職工理事XX人。監事會由職工代表和非職工社員代表組成。監事會成員為XX人,其中職工監事XX人,非職工監事XX人。統一法人社成立后,財務統一核算,人員統一調配,財產統一管理,資金統一調度,開始實行扁平化、集約化的統一法人社管理模式,逐步實現由原來管理型向經營型的轉變,迅速提升了業務規模、提高了整體盈利能力。作為各分支機構的管理平臺,在推進行業管理、深化改革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為票據兌付提供了組織保障。
20**年,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還在進行。未來信用社的改革和發展方向,可以概括為一個方向,一個平臺。
一個方向,就是股份制的改革方向;一個平臺,就是建立建立農村信用社全國性服務平臺。
銀監會將要最終實行股份制的改革方向。要穩步推進股份制改造,要“加快提高股權集中度”,按照“先發達地區、后欠發達地區,先城市、后農村,先符合條件機構、后不符合條件機構”的原則,爭取用2-3年時間,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對具備商業銀行組建條件的,引導組建商業銀行;對計劃組建統一法人社的,鼓勵其組建股份制的統一法人社;對不符合統一法人社組建條件的,要加強政策引導,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協助引入境內外其他投資者,盡快達標改制。過去我們所進行的改革,一直是圍繞恢復信用社的合作性質進行的。**年,國務院提出把農村信用社辦成群眾性的合作金融組織;20**年,國務院提出的農村信用社改革方案,也是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并存。一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定性為合作制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這是寫進社章的。大家可能會想,合作制怎么了,為什么要實行股份制?
股份制和合作制,有三點相同,又有三點不同。三點相同,都采取:入股的方式籌集資金;民主的方式經營決策;分紅的方式成果分配。
三點不同:聯合的主體不同。合作制是勞動者的聯合,股份制是資本的聯合。經營的目的不同。合作制堅持為社員服務的宗旨,而股份制追求利潤最大化。管理的方式不同。合作制社員具有平等的權力,不管入股數額大小,合作社均實行一人一票表決權制度。股份制講究的是資本的平等權力,實行按股授權表決制度。
隨著市場經濟程度化的提高,我們信用社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村信用社實行股份制經營,更加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于增強農村信用社自我約束,自擔風險,自求平衡,自我發展的能力,促進信用社搞活經營。按照股份制方向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是市場長期選擇的結果和要求,是解決農信社產權不清、職責不明的出路和路徑,也是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礎。那么,我們搶過搶不過其他的同行?通過對轄區內客戶金融服務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金融服務方面,還有一定差距。一是非傳統業務不到位。調查的10戶貸戶中,持有農、工、中行的銀行卡取款、結算的占到了100%,使用網上銀行的100%,而農村信用社目前還沒有自己的銀行卡和網上銀行業務。普遍存在企業客戶在信用社貸款,在其他銀行存款、結算的現象。現在各企業跨省交易、結算的現實十分普遍。我們僅限于省內的通存通兌,已不能適合企業的需要。二是服務不到位。信用社內外形象、職工素質、業務效率偏低;三是宣傳公關不到位。今年以來,我們農村信用社全省通存通兌業務、全國電子匯兌業務、“農民工銀行卡”業務、銀行承兌匯票及貼現業務相繼開通。但是,從調查的情況看,企業對這些業務的開辦不甚知曉和了解,更不用說到信用社具體經辦。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盡力去改變。實際上,我們的網點最多。全國各地,哪兒也有信用社。如果連起一張大網,就會大大增強市場競爭力,網到更多的大魚。
我們這個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就要實現。今年**月**日,20**年全國省級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理事長聯席會議召開,30家省市農村信用聯社高管人員齊聚內蒙,審議通過了《關于建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全國性服務平臺的設想》。也就是說,在目前我國大量的、分散的法人單位,在沒有全國總社的情況下,建立覆蓋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服務平臺,滿足信用社面對金融大市場的需要,服務全國信合。這個全國性的服務平臺,包括全國性的資金清算服務平臺、資金調劑服務平臺、票據業務服務平臺、理財產品平臺、產品研發共享平臺、綜合信息交流平臺,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促進各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做大、做強、做優。
共同回顧信用社的發展歷程,展望信用社美好前景。用三句話概括,就是過去坎坎坷坷,現在奮進高歌,未來挑戰更多。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積淀了堅定向上的信合文化,也造就了我們一代信合人。歷史把時代的重任交給了我們,我們做為聯社機關的一員,更要加倍珍惜,加倍努力,立足本職,以實際行動,為信合事業的騰飛和發展,做出自己應盡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