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發展中醫皮膚瘡瘍整治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級領導:
湖南中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皮膚瘡瘍科20*年被國家中醫管理局批準為“十五”重點專科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全科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重點專科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報告如下:
一、綜合情況
人員結構方面,我科現有人員23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8人,中級4人;研究生8人,本科生10人,高級職稱人數占全科醫務人員的47%,研究生人數占全科人員的34%,人員結構較專科建設前得到了優化。在醫療環境方面,目前我科有門診用房3*.60M2,有診室9間、治療室5間、實驗室4間(81.2M2),病房用房970M2,設置床位48張,治療室2間、藥物研制室1間、辦公室2間,病人就醫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醫療設備方面,全科現有生物診斷治療儀、熒光免疫定量PCR擴增儀、表皮移植機、中藥汽療機、紅外乳腺診斷儀等大小設備30余臺件,設備總資產共計285.4158萬元,由于近年來添置多臺專科設備,極大的滿足了業務需求,設備配置達到了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20*年~20*年我科共收治門診人次59798人,其中外阜病人占20%以上,住院病人2350人,床位使用率約為70%、中醫治療率91.2%基本上達到重點專科的要求。20*年~20*年國家中醫管理局投入建設資金10萬元,省級主管部門投入95萬元,醫院投入資金394.44萬元,由于上級主管部門,尤其是醫院的按計劃超額投入資金,確保了重點專科的建設能按計劃順利進行。
二、重點專病情況
我科的重點病種20*年初步定為濕瘡、白庀、蛇串瘡、白駁風、蝶瘡、丹毒5個病種,為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重點病種的診療規范、重點病種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20*年~20*年重點病種的門診人次、住院人次、中醫診斷符合率、中醫辨證準確率、中醫治療率、治愈顯效率等呈上升趨勢,重點病種門診、住院費用逐步下降。竹黃顆粒劑內服青黛散外用治療銀屑病;紫銅消白片、消白顆粒劑內服,紫銅消白酊外用治療白癜風;紅升丹外用治療帶狀皰疹;如意金黃散外用治療丹毒;中藥熏洗治療濕疹已成為我科重點病種的常規療法。20*年~20*年我科已開發皮膚瘡瘍內服外用院內制劑23種,在中醫藥防治皮膚瘡瘍病方面具有濃厚的特色。
三、醫療
20*年~20*年我科業務量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基本上保持原有水平,20*年門診人次為19785,占醫院總門診人次的17.13%,住院人次為796,占醫院總住院人次20.3%;20*年門診人次19890,占醫院總門診人次的16.00%,住院人次為812,占醫院總住院人次的20.00%;20*年門診人次為20123,占醫院總門診人次的18.00%,住院人次為832,占醫院總住院人次的18.00%。業務收入不斷提高,20*年為480.*32萬元,占醫院總收入的15.23%,20*年為6*.7791萬元,占醫院總收入的17.10%,20*年為576.6231萬元,占醫院總收入的15.52%。由于積極的開展新的診療設備的臨床應用,使臨床診療手段不斷完善,診療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近年來,我科嚴格執行診療標準,突出中醫藥診療方法的綜合應用,臨床療效得到了不斷的提高。由于實施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科護理,開展了整體護理,完善了隨訪制度,隨訪率超過了20%,受到了患者的好評。醫療質量在醫院質控委員會及質控辦的領導下,科室成立了質控小組,嚴把醫療質量關,實行單病種質量管理,建立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制定了三級查房、危重病人討論、病歷審查等制度,完善了醫療質量管理,確保了醫療質量的提高,20*年~20*年全科嚴格執行行業有關技術標準與規范,未出現一例醫療差錯事故,無違法、違紀、違規事件的發生,多次受到醫院及上級領導的好評。
四、科研
近年來我科的研究重點和研究方向為銀屑病、濕疹、白癜風等的中醫藥防治,重在整理應用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創新專科疾病診治理論、手段、藥物。20*年~20*年共獲得省廳級科研課題25項,完成科研課題并通過鑒定1項,共發表科研論文35篇,其中核心期刊、統計源20余篇,出版醫學專著6部,科研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在實驗室建設上,近年來,我科投入了較大的人力物力,實驗室從原有的1間增加到4間,面積從不足50M2增加到81.2M2,新添置生物診斷治療儀、熒光免疫定量PCR擴增儀等設備,設備總資產從100.52*萬元增加到285.4158萬元,為重點專科的建設構建了一個較好的技術平臺。
五、教學能力及開展學術活動
學科帶頭人歐陽恒教授為全國著名的享受國務院津貼的中醫皮膚病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新藥評審專家、湖南省名中醫、國務院批準的第二、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瘍科專業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學會顧問、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會委員、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會、湖南省中西醫結合瘍科學會主任委員,在全國中醫皮膚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影響及學術地位,歐陽恒教授創立的“以色治色”、“以皮治皮”、“以形治形”等療法,在中醫皮膚科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為色素障礙性皮膚病、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瘙癢性皮膚病等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手段。歐陽恒教授創立的“以色治色”法在20*年9月武漢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分會技術成果推廣會上作專題介紹,普遍受到同行的認可。學科繼承人楊志波教授為科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中醫藥跨世紀人才,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瘍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瘍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我科“十五”重點專科建設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我科20*年~20*年狠抓繼續教育和專科培訓工作,舉辦了全國中醫白癜風診療繼續教育培訓班、全國中醫濕疹診療繼續教育培訓班各一次,學員來自新疆、山東、*、湖北、湖南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另外,我科還舉辦了湖南省皮膚性病中西醫結合診療繼續教育培訓班2次,受到了學員的好評及同行的贊許。我科作為中醫外科博士、碩士授予點,20*年~20*年為國家培養了博士研究生4人,其中海外留學生1人,在讀7人,碩士研究生10人,在讀15人,每年承擔湖南中醫學院中醫外科本科、中醫醫療本科等專業的《中醫外科學》、《中醫皮膚病學》、《中醫瘡瘍病學》等課程150學時,20*年~20*年我科接受湖南省及外省進修人員共計32人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中醫外科、皮膚科人才。
六、信息管理
搞好信息管理是重點專科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近年來,我科在信息管理上投入了較大的人力、物力。硬件上方面,添置了臺式電腦3臺、手提電腦1臺、數碼照相機1臺、掃描儀1臺、電視機1臺。軟件方面,建立了專科建設的相關檔案,建立了本專業醫學信息查訊、檢索通道并對國內外本專業醫學情報文獻進行了整理研究,創建了湖南中醫學院中醫外科重點學科網站。全科人員40歲以上的60%掌握了計算機基本操作,40歲以下的100%的掌握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為重點專科的建設創造了條件。20*年我科與廣東省中醫院、北京市中醫院、甘肅省中醫院、*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天津市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貴州中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建立了協作關系,20*年~20*年在本專業醫療、科研、教學等領域進行交流,取得了一些成績。20*年~20*年我科與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皮膚病醫院、湖南省湘鄉市中醫院等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派出專家教授指導專科臨床工作。
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通過近3年來的國家重點專科建設,雖然我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具體表現如下:
1.床位數達不到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國家重點專科病床應為60張,但目前我科僅為48張,分析原因主要為皮膚科學科所決定,皮膚病與其他疾病相比較住院病人相對較少,目前皮膚病床位數超過60張的醫院僅2~3家醫院且均為西醫院。
2.住院門診人次未能明顯增加,其原因主要為20*年~20*年我院門診大樓重建,影響了門診和住院人次,加之目前醫療市場競爭激烈,我院處于多家省市三甲醫院的包圍中,短時間在住院門診人次上難以突破。
3.缺乏高級別的科研成果及向全國推廣應用的成果,其主要原因為以前我科科研基礎較差,科室醫務人員大部分時間窮于應付繁重的臨床工作,再則形成一個向全國推廣的成果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周期。
4.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盡管我科實行了單病質量管理、醫療質量管理,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仍有許多困難,其原因為國家沒有統一的管理體系及模式。
八、改進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針對我科在重點專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科擬定以下改進措施:
1.在提高門急診人次的基礎上增加床位數12張,以期在1年之內使我科病床數達到60張。
2.通過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環境、降低醫療費用、豐富診療手段、加大宣傳力度等手段來增加我科住院門急診人次。
3.引進高級人才,加大實驗室建設、人才的培養,尤其在重點專病的理論、診療創新等方面花大力氣,力爭在重點專科建設周期內開發一種新技術或成果向全國推廣。
4.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學習國內一流醫院的醫療質量、單病種質量的先進管理經驗,逐步完善我科的醫療質量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以期在重點專科建設周期內建成先進的皮膚科醫療質量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體系。
以上報告,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