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價局加強市場價格管理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的省局各位領導、處長及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物價局領導班子及全局干部對您們蒞臨我市調研指導價格工作表示熱烈歡迎。下面,我從兩個方面簡要匯報今年以來我市物價工作情況。
一、今年我市物價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以“保增長、保發展、保穩定”為目標,按照全省物價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價格監管,發揮價格職能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積極疏導醫療服務價格矛盾
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意見》,進一步理順醫療價格關系,根據中、省關于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等政策規定,結合我市醫療服務價格試行方案近4年的運行情況,我們會同市衛生主管部門歷時多月時間,在調查測算,征求專家意見,進行模擬收費,召開簡易聽證會的基礎上,對新增項目制定了標準,并對我市現行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部分修訂完善。在275個修訂項目中,價格上調的160個,價格下調的85個,完善項目內涵的26個,補充定價項目的4個。新增和修訂后的醫療服務價格共4176項,其中省管83項、市管4093項。在此次修訂中,為體現國家扶持中醫民族醫診療的相關政策,我們將涉及該大類的124個項目標準整體上調了一定比例,規定各級中醫院可在指導價格的基礎上上浮10%,其他醫療機構可在5%范圍內確定具體執行價格。新增和修訂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并報省物價局、省衛生廳備案后將從今年6月1日起正式執行。近期,我們還將專門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方案的實施工作。
(二)健全價格監測預警預報體系,為政府價格決策當好參謀
一是加強了市場價格分析預測工作力度。通過時點分析和季度分析,較好地預測了我市糧食、農資、主副食品和鋼材、水泥等重要商品價格走勢,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四是加強部門配合,做好價格指數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從今年開始由我局會同國家統計局*調查隊、*市統計局負責每季度對全市物價運行情況進行一次通報。五是加強價格政策信息工作,正確引導了社會消費心理預期。我們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省、市政務公開工作會議精神,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重新修訂了《*市物價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健全規范了價格新聞發言人等制度。
二是堅持做好了重要商品市場價格日報、周報、月報工作。各級物價部門的價格監測人員圍繞大局意識,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準確采集市場價格數據,按時報送了國家、省、市規定的各種監測報表,為上級部門實施價格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三是進一步健全了價格監測體系和預警機制,提高了價格監測的水平。在物價局內部形成監測分析、信息報送、價格監管、監督檢查的統一協調制度。
(三)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抓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一是切實落實責任抓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抓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是當前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按照“丟分丟帽”的創衛懲罰措施,我們嚴格實行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的創衛工作機制。對機關辦公區、宿舍區和聯系社區分別落實了包保責任,市局6名縣級干部從2月11起至3月上旬每天輪流到社區帶隊督導創衛工作,與社區干部一起清除衛生死角,糾正不文明衛生行為。同時還限令機關宿舍業主委員會對宿舍周圍環境進行了整治,清除建筑垃圾,補植樹木和花草,使創衛不留死角。二是積極研究制定應對金融危機的價格措施。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部署,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我們在認真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價格形勢的基礎上,結合物價部門職能職責,研究制定了《關于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施意見》。《意見》要求全市各地物價部門要把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當前價格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切實為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出實招、出真力、出成效。三是切實關心困難群眾生活。在春節期間,動員近400萬元價格調節基金補貼困難群眾生活。進一步開展“部門幫村、黨員幫戶”活動。市局機關有20名中共黨員與聯系村貧困黨員和群眾建立了聯系制度。先后向聯系社區和農村聯系點10戶困群眾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價值達34260元。
(四)探索創新方式方法,強化化肥價格監管服務
為了促進我市化肥市場有序競爭,確保國家化肥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的貫徹實施,特別是化肥價格全面放開后不出現異常波動,保持價格基本穩定,2月下旬以來,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加強了化肥價格的調研分析,采取交叉檢查的方式,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化肥價格專項檢查。在監管活動中,我們堅持把政策宣傳與調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監管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既把好化肥價格監督關,又為促進化肥市場有序競爭服好務。一是正確分析價格形勢。專門派人到市內化肥生產經營企業、鄉鎮經銷點和農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得出了今年大春期間化肥價格雖會有一定的上漲,但不會像去年那樣大幅度、持續地上漲,會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水平的預測結論,使我們在監管問題上做到了心中有數。二是廣泛進行政策宣傳。一方面積極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匯報情況、建言獻策;另一方面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和電子政務網絡等形式,及時向廣大農民宣傳有關政策和配套措施。3月5日,我們通過*電視臺“紅土地欄目”,制作了一期“春耕問肥價”的節目,對化肥價格政策、化肥價格走勢、國家穩定化肥價格的綜合措施等進行了全面的宣傳報道,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三是強化監管服務。將化肥價格明碼標價作為監管工作的切入點,重點從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入手,促進化肥市場有序競爭和公平交易。按照“物價部門統一格式、企業統一制作”的模式,率先在四川華潤萬通化工分公司、射洪縣泰和農資有限公司、射洪縣嘉豐農資連鎖公司等3家企業的200個經(直)銷點,推行了“化肥價格公示牌”,并將這些經(直)銷網點逐一登記備案,定期進行巡查。通過推行“化肥價格公示牌”和定期巡查制度,既促進了化肥價格信息的公開,增強了群眾的知情權;又提高了化肥經營戶的價格意識,規范了化肥經營戶的價格行為。
(五)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執法力度,著力維護正常有序的市場價格秩序
今年以來,我市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14件,查出違法金額500多萬元,已實施經濟制裁2.81萬元,退還消費者0.55萬元。一是開展了春運價格集中整治工作。通過召開警示會、建立聯系會制度和聯合執法等形式,督促客運經營者嚴格執行了國家春運價格政策。對個別經營者頂風違紀亂加價、亂收費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查處。二是精心組織了以化肥為重點的農資價格巡查。在春耕生產用肥期間,全市物價部門共出動200余人次,對所屬轄區內的化肥批發、零售經銷點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對個別經銷點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行為進行了糾正。三是開展了涉農收費專項檢查。重點對去年已檢查的25個涉農收費單位進行了回訪,未發現有亂收費行為。結合收費年審,把建設、質監、新農合定點醫院等涉農單位作為重點,開展了清理檢查。共檢查涉農收費單位19個,查出價格違法金額200多萬元。在新農合定點醫院收費檢查中,我們專門對檢查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邀請有關專家講課,傳授有關技術知識,為檢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我們專門抽調人員配合省局在我市大英縣進行涉農收費檢查試點。四是開展了電力價格專項檢查。由市局牽頭,區縣參與,組成3個聯合檢查組對市內4個電力企業電價調整后的執行、基金及附加的征收、豐枯峰谷電價執行、損耗計算、延伸服務、高可靠性安裝收費、農網及城網改造收費等7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檢查,初步認定價格違法金額300多萬元。五是開展電信價格檢查。共檢查郵政單位8個,電信企業5個。重點糾正了特快詳情單、特快信封、郵政包裹用包裝紙箱等亂加價、亂收費和手機短信強制服務收費等問題。五是開展了節日市場價格巡查。在元旦、春節和五一期間,重點開展了公交車、出租車和旅游門票價格的巡查。六是認真受理群眾投訴。全市物價部門按照有報必查、查必有果、查后及時反饋舉報人的要求,加大了價格舉報工作的查處力度。1-4月,共受理群眾投訴舉報30件,罰款1900元,退還消費者2800元。
(六)切實加強收費監管,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
一是全面開展涉企收費項目的清理審核公布工作。我們按照《*市涉企收費和價格公示實施辦法》的規定和市政府的要求,會同市財政局、市政務服務中心組織人員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部分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審核。先后對31個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共48個項、106個目、455個標(不包含質監、環保和林業系統的若干個標),24個服務性收費單位共44個項、109個目、437個標(不包含質監、環保和測繪系統的若干個標)進行了逐一審核。對審核確認后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部分服務性收費,通過市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分中心采用電子顯示屏或電子觸摸屏的形式予以公示。對未進入政務中心的服務性收費單位,由各單位采用公示欄的方式予以公示。目前此項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切實抓好收費年審工作。今年我們沒有因省上取消年審收費而放松對年審制度的落實。而是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抓好年審工作。目前由我局與財政、糾風等部門組成的2個年審組在全力以赴開展此項工作。
(七)結合物價部門實際,抓好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中、省、市的要求,進一步抓好了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活動,并重點在整改落實上狠下功夫。局黨組針對分析檢查階段查找出的四個方面突出問題,在邊學邊改、邊議邊改的基礎上,本著對于整改條件成熟的立即著手整改,條件不具備的,提出近期、中期、遠期方案目標,待條件成熟時予以落實的原則,制定了《整改落實方案》,并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后予以了實施。機關各科室本著開門搞活動的精神,注意聽取群眾意見,集中群眾智慧,吸收合理建議,結合局黨組整改方案,研究制定了科室整改方案。機關每名黨員干部也針對分析檢查階段查找出來的問題認真制定了整改措施,并扎實進行了整改。2月中旬,我們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和無黨派人士和主要服務對象代表,組織全局干部職工以及下屬單位職工代表共210人對我局整改落實階段的工作進行了滿意度測評。在3項指標的測評中,群眾滿意率均達到了97%以上。通過學習實踐活動,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精神實質的理解,真正體會到科學發展觀是豐富完善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靈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升華了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認清了形勢,明確了方向,增添了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堅定不移地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信心和決心,為全市物價工作實現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全市物價干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意識進一步提高,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學習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當前我市物價運行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我市居民消費物價總水平運行趨勢
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以及國內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季度我市主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運行平穩,價格總水平總體呈回落態勢。據市價格監測中心、國家統計局*調查隊、*市統計局聯合監測顯示,今年1季度,我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l.1%,比上年同期漲幅回落6.4個百分點,比全省低0.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1.7個百分點。從構成價格指數八大類商品看,呈“六升兩降”態勢。其中: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居住等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0.4、3.8、1.5、3.9、0.2和4.1個百分點;衣著、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0.6和0.5個百分點。從當前物價運行情況看,由于世界金融危機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使得國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突出,影響今年后期價格走勢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引起價格上漲或持續回落的各種因素并存。但隨著國家各項經濟調控政策的出臺與落實,市場需求拉動和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預計未來市場價格走勢是逐步趨于穩定的同時部分商品價格將逐步回升,價格形勢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農民增收難度進一步增大,穩定農業和糧食生產任務非常艱巨。我市糧食等農產品價格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普遍下行,特別是9月份以來多數農產品價格均由前期持續上漲轉為掉頭下行,嚴重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預計推動農產品價格下行的態勢短期內不會改變,有些還在累積,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加大。隨著價格下滑,生產效益可能會有明顯下降。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生豬收購價格大幅度回落,農戶飼養生豬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影響。
二是國家啟動內需各項政策措施,部分工業品價格開始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較低,推動工業企業滿負荷生產還需要一段很長時間。
(三)對策和措施
1、加快農業生產扶持力度,增加農產品供給,穩定物價。一是嚴格執行國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種糧補貼政策、適度擴大收購價品種范圍等方式繼續扶持農業生產,想方設法提高農民種糧收益,使農民保持較高的種糧積極性,從根本上保障價格穩定。二是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切實增加對農業投入,繼續執行國務院扶持生豬、油料、糧食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農民對農業種植的引導,確保農業產量穩步增長能給予市場充足的供應來穩定市場物價。三是做好農資供應工作,保持價格平穩。要積極組織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及時供應市場,幫助因災無力購買生產資料的農戶解決生產困難。四是嚴格落實國家的政策性補貼政策,加大對惠農利農政策的檢查力度,保護農民利益,確保農民增產增收。五是生豬收購價格繼續下滑,加之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疫情的影響,使生豬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下一步重點要結合生豬養殖周期,完善價格預警機制和異常波動應急預案,健全價格監測信息公開制度,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準確把握出欄時機,避免生豬、豬肉價格大起大落。政府應在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時,主動、提前采取措施,適當增加地方儲備等,保護好生豬生產的積極性。
2、繼續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切實做好群眾生活必須品的價格監測工作。
3、加強市場價格監控和調控力度。加強對市場的監控和檢查力度,特別加強對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基本生活品市場價格的監控和檢查,重點查處經營者串通合謀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以及捏造和散布漲價信息,以宣布漲價、促銷等為手段制造緊張氣氛、擾亂市場秩序的價格違法違規行為。
4、積極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降低社會中不受節制的能源需求,減少目前較高的能源環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