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生態建區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工業立區、開放興區、生態建區、特色強區”戰略,為我區描繪了“十一五”發展的宏偉藍圖。我區“生態建區”戰略的實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發揮我區生態資源的優勢,以“生態化”的建設來推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讓人民群眾生產更發展,生活更富裕,生活的環境更優美。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大力推進我區“生態化”的改造,抓好生態建設與環境污染整治,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排污總量的削減,完成國家、省、市下達的排污總量削減指標任務,促進我區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下面我將今年上半年來環保等相關部門“生態建區”戰略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向各位領導作一匯報,請批評指正。
一、再接再厲,扎實推進生態區建設。
在去年取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這塊牌子后,今年,我區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創建省級生態區、配合市里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生態建設目標,為下步與市里同步建成生態市(區)打好基礎。
1、啟動省級生態區建設。今年初新一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創建省級生態區的工作要求,這是一項新的工作。上半年區生態辦著手編制了創建規劃(討論稿);同時,省級生態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醫院、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創建工作正在做好前期相關工作,為下半年的申報、驗收打好基礎。
2、配合抓好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是我市“五城聯創”的重點工作,是我市生態市建設的階段性工作,我區是配合創建的重要成員,創模工作與生態區建設是一致的,必將促進我區生態區的建設。一是召開了動員會。5月16日下午,區委、區政府召開了生態區建設暨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動員大會。區委副書記、區長陳錦標主持會議,區委書記毛建民作重要講話,吾東明副區長作工作報告,區領導陳志全、周四方出席會議,各鄉鎮、生態區建設成員單位的主要領導參加了會議,區政府與相關鄉鎮部門簽訂了*年度的生態環保責任書,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提高了生態區建設、創模的認識。二是起草制訂了我區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考核責任書。以區委辦、區府辦《關于印發衢江區20*年“五城聯創”工作方案(操作版)的通知》(區委辦發[20*]33號)文件形式,分解了相關工作任務,明確了相關單位、部門的責任。三是召開創模推進會。6月8日區政府召開創模推進會,區發改、經貿等8個牽頭單位匯報的前一段時期的工作,并提出了下步工作目標,區政府領導對下一步的創建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各部門會后將創模的操作方案上報了區府辦。目前各相關部門正按區委、區政府的部署開展創建工作。
3、探索建立生態區建設考核機制。實施“生態建區”必須要有相關的考核辦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區委、區政府制訂了生態建設考核辦法。生態建設考核辦法是《20*年區領導重點調研課題》之一,區府辦、生態辦參照周邊地區生態環保考核辦法,結合我區實際,起草并多次修改了《衢江區20*年度生態建設考核辦法》,經過區長辦公會議、區委常委會討論研究后,最后以區委、區政府文件下發衢江區生態建設考核辦法,這在全市還是第一家。考核內容依據區十一次黨代會、區政府在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及《20*年度市區長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基本內容包括:20*年全區環保約束性指標,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省級生態區、開發區化工園區整治、上方鈣產業整治、粘土磚瓦企業整治等年度工作任務目標,以及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強化節能降耗減排,抓好清潔生產和綠色企業創建工作等等。鄉鎮(街道)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內容分:一票否決類指標、組織機制、生態發展、生態創建、生態保護、加分項等6大塊。部門考核內容分為具體生態建設工作任務和一票否決類指標2大塊。為鼓勵各相關單位的積極創建,我們還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年終由區委、區政府將予以通報表揚和批評。
二、堅定信心,強力推進環境污染整治工作。
1、強力推進沈家化工園區整治。通過幾年來的綜合整治,到目前,開發區49家化工企業已關停34家,其余于在4月份全部簽訂了關停承諾書,明確9月底前關停,剩下的15家企業的資產評估工作均已完成,有13家已落實了搬遷地點,就地關停轉產的有2家(為民化工、國盛化工)。其中搬遷至市高新技術園區的有6家(英特高分子、兆宏化工、金譽化工、利得實業、一川化工、天源有機硅),英特公司的4棟廠房已經結頂,7月份可進行設備安裝,進度較快;一川化工的主廠房已經建好,正在進行其它基建,進行設備安裝;利得實業和兆弘公司的廠房地基基礎已開建;金譽化工和天源有機硅尚未動工建設。搬遷至安徽的3家(方達化工、秀晨化工、龍華化工)已動工建設。搬遷至江蘇的1家(恒順化工)已動工建設。搬遷至江西的3家(威尼化工、正榮富江、塞姆中宇)已動工建設。
按照省政府關于化工園區整治的批復要求,我區強力推進化工企業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的做法:一是結對幫扶,扎實推進。對今年關停的16家化工企業,逐企倒排關停、搬遷計劃,由工業口6個部門與16家化工企業落實結對幫扶包干責任制。責任制明確由開發區管委會、區環保局各結對幫扶4家,區安監局、經貿局、發改局、統計局各結對幫扶2家。6個部門積極做好結對幫扶企業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傳工作,經常走訪企業,協調解決企業在搬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企業盡早安全、順利停產和搬遷。年底,區化工企業污染整治領導小組將對結對幫扶責任制進行考核。二是加強安全生產督查確保平穩推進。進一步依法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繼續堅持每半月一次以上的4個部門聯合巡查,預防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其中要求環保部門每周對生產的化工企業廢水進行采樣監測。同時,要求工商、稅務等部門在工商年檢、稅務稽查等執法檢查方面加大力度,形成強大攻勢,促進企業盡快實施關停搬遷。
上半年省人大、省監察廳、省環保局、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來沈家化工園區進行檢查。5月16日上午,市領導厲志海、孫建國、鄭金平、江汛波到我區檢查化工企業整治工作,對化工企業整治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作了充分的肯定。6月28日,省人大李志雄副主任一行檢查了我區化工園區整治情況,對我區化工園區整治取得的成效非常滿意。
2、全區鈣產業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上方鎮原有小石灰窯、小石灰鈣棚近180家,多為低、散、小的非環保企業,資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被我市列入市區長生態環保責任書中,作為我市環境污染整治的重點。今年來我區高度重視該項整治,區長陳錦標親自調研鈣產業整治情況。整治的重點有兩項。一是開展石灰鈣棚專項整治。2月6日,我區在上方鎮集中開展石灰鈣棚專項整治,通過對40臺變壓器停電等方式一舉關停了玳堰、河西片管理區、河東片管理區愈期不自行停業的74家石灰鈣廠。此次行動在區府辦的總協調下,上方鎮、環保、經貿、國土、工商、安監、市用電管理所、上方鎮派出所等單位、部門參加了集中整治。二是開展小石灰窯專項整治。5月份我局會同上方鎮政府組成工作小組,對上方鎮分布在11個村的75座小石灰窯進行走訪和調查,統計核實小石灰窯的污染排放總量,宣傳節能減排環保政策,下發處罰決定書,完成小石灰窯關閉的前期工作。經過半年整治,上方鎮空氣、水質量明顯改善,群眾依法經營意識得到加強,集鎮品位也得到了提升,有利于上方鎮今后的長遠發展。目前已關停85家小石灰鈣棚和26家小石灰窯,改建和遷建了49家企業。
3、農村環境污染整治有了新的突破。一是抓好生豬養殖業治理。年初組織人員對全區年存欄500頭的規模養殖場進行調查摸底,確定了34家治理對象,召集治理對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今年的治理工作,建立了責任制和項目建設保證金制度,采取了統一招標、統一施工的辦法,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整個治理行動自3月中旬啟動實施,計劃9月份全面結束,10月份全部通過驗收。二是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協助湖南鎮完成污水處理站土建工作,目前正在安裝設備。配合黃壇口鄉做好農戶生活排污情況的調查,為農戶開展生活污水濕地處理做好前期工作。
三、依法行政,維護社會穩定。
因生態環保問題引發的社會不穩定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我區高度重視環境安全和群眾環保舉報工作。一是加強項目審批和管理,嚴把污染關。我區建立了項目落地決策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副區長召集,開發區管委會、發改、環保、規劃、安監、國土、工商、質監、經貿、建設、招商等17個部門參加,每周召開一次會議,會議對引進衢江區的項目進行聯合審查,凡不符合環保、規劃、安全、土地利用、產業政策等方面的招商引資項目,由聯席會議進行否決。項目落地決策聯席會議制度實施以來,已否決了污染重、能耗高、效益差的項目80多個,從而在制度上達到了“控新”的目的。二是開展執法行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以市區聯動的綠劍行動、市縣(區)的環保交叉執法檢查行動為契機,加大執法力度,對屢查屢犯的企業,加大了處罰力度。三是積極處理環境信訪糾紛。
為了方便群眾舉報和投訴,衢江環保分局建立了24小時污染舉報受理制度。通過建立機制和疏通渠道,認真受理各類環境信訪和舉報,及時調處并答復。對敏感的環境信訪問題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有效防止了因環境問題可能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對一些敏感的環境舉報要求做到查處不過夜。今上半年年區環保局共受理環境污染舉報及群眾信訪件36起,都在規定的時間內給予調處和辦理,其中省里批轉的有5件,市局批轉的有8件,區政府批轉的有8件。信訪件辦結率為100%,有效的維護了群眾的環境權益,促進了社會穩定。四是認真辦理議案、提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我區生態環保工作十分重視,紛紛建言獻策,區政府轉交由環保局辦理的人大議案有4件、政協提案有8件,區環保局在6月底前已全部答復,通過工作的開展,辦理結果滿意率、基本滿意率為100%,滿意率和辦理數量為歷年來之最,效果也是最好的。
四、抓住重點,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活動。
一是舉辦了一次領導干部生態環保講座。2月3日下午,我區舉行“全面實施四大戰略加快推進三化建設”系列講座首場報告會。省環保局副局長李澤林應邀作了《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發展與環保“雙贏”》的專題報告。區委書記毛建民主持報告會,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和區級單位負責人、鄉鎮(街道)黨政負責人、生態環保的分管領導200多人聆聽了報告,提高了各級領導干部對生態環保工作的認識。二是抓好群眾創綠活動。合同區婦聯在鄉鎮(街道)開展了以“營建綠色家庭”為主題的綠色家庭創建評選活動。杜澤鎮塘沿村張景山家庭、全旺鎮樓山后村項金蓮家庭等20戶家庭被授予“綠色家庭”稱號。三是做好六五世界環境日的宣傳工作。在高速公路出口處制作成公益廣告牌,宣傳我區生態資源優勢,在衢江區主要道路、公共場所懸掛宣傳創模的橫幅、制作標語,與團區委開展我為創模添彩小衛士活動,與經貿局開展節能減排的宣傳活動。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生態建區”體系、機制不夠完善。“生態建區”戰略提出的時間短,而且這是一項新的事業,具有較多的創新性,可供參照學習的地區少,相關的體系、機制還未完全建立,需要區委、區政府再作進一步的調研,提出更為合理、全面、科學的方案,目前提出的生態建設考核辦法也是探索性的,需要逐年完善。二是生態發展的措施、辦法不多。“生態建區”戰略的提出本意是利用我區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提高我區經濟社會的綜合實力,如何將我區水、礦產、森林等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這方面要走的道路還很長,相應的政策措施還需進一步研究,主抓方向還需進一步明確,生態經濟發展什么、如何發展這是擺在兩級黨委、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難事。三是環境污染整治壓力還很大。
近年來,我區根據“811”環境污染整治行動要求,大力開展化工企業污染、竹造紙企業和竹料腌塘污染、烏溪江飲用水源保護區養殖業污染、礦產品加工企業污染等四大環境污染整治,相繼解決了不少環境污染的難點和歷史遺留問題,但是沈家化工園區和全區鈣產業整治仍未完成,而且是成為了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沈家化工園區整治9月底前要關停搬遷完畢,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部分化工企業由于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大,有抵觸的情緒,部分化工企業設備基本不維修,破爛嚴重,高負荷動轉,存在安全隱患。上方鈣產業整治,將要關停180多個小石灰窯、小石灰鈣棚,涉及面廣,關停會觸及業主的既得利益,稍有不慎將會引發群體性事件。新的污染源如小作坊、養殖業、造紙業、擅自更改生產工藝造成了環境污染等投訴、舉報多,需要較多的時間、精力去應對。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環保部門作為“生態建區”戰略實施的重點單位,下半年總體目標是“三個確保、三個推進”。“三個確保”即確保按時完成化工園區摘帽任務,確保完成節能減排指標,確保全面完成市里與我區簽訂的各項責任書確定的目標任務;“三個推進”即推進“生態建區”戰略實施,推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推進省級生態區創建。為實現“三個確保、三個推進”的目標,下半年我區生態環保工作重點有六項:
1、全面完成化工園區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沈家化工園區整治是省委、省政府交給的政治任務,是生態省建設和“811”污染整治一票否決類的指標,今年9月底前完成整治搬遷任務,10月初通過市政府的預驗收,10月底前通過省整治辦的驗收,摘掉省級環境重點監管區的“帽子”。為如期完成工作任務,我們的措施有五項。一是責任再落實,實行工業口6個部門結對幫扶包干責任制度,倒排關停計劃,責任到部門、責任到個人,能否按期“摘帽”作為6個部門生態環保一票否決考核指標,確保16家化工企業9月底全面關停。二是準備好臺帳資料。按照省整治辦下發的《浙江省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管理細則》,區整治辦做好整治過程中的各類原始資料收集和整理,并裝訂成冊,制作好音像資料,準備好各項驗收臺帳資料。三是加大監管力度。區安監、環保、質監、消防等4個部門堅持每半月一次以上的聯合巡查,預防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區環保堅持每周對生產的化工企業廢水進行采樣監測,發現超標排放的一律關停。四是加快評估進度,確保成熟一家、評估一家、停產一家。五是加大宣傳力度,以區人大視察化工園區整治為契機,加大法規、政策的宣傳,要進一步做好說服教育工作。
2、全面完成鈣產業整治。繼續鞏固石灰鈣棚專項整治成果,進一步開展小石灰窯專項整治,全面關停66家非環保型的小石灰窯,促進環保型新窯的建設,達到規范化管理,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高鈣產業的品位、檔次的目的。小石灰窯的關閉以后,預計可減少石煤使用量27萬噸,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1萬噸,將有力地促進我區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實現我區二氧化硫削減3.6%的年度減排指標任務。
3、實行總量控制,強化生態環境的監管。排污總量控制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今年我區減排指標為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5%,年削減化學需氧量225噸,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年削減二氧化硫547噸,這是省市長、市區長生態環保一票否決類指標。節能減排總量控制的做法和措施是:一是要開展排污總量的調查,結合全國污染源調查工作,進一步強化環境管理的基礎信息,建立污染源一廠一檔管理制度,摸清工業污染,進一步確定我區的排污總量。二是按照我區環境容量,把總量控制任務分解到排污企業,對排污總量控制實行動態管理。三是抬高開發區工業項目的入園門檻,嚴格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健全項目落地決策聯席會議制度,對擬引進的工業項目進行審議,嚴把項目準入關。四是以沈家化工園區、上方鈣產業整治為契機,實現年度減排任務。五是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繼續強化固廢、輻射環境監管。高度重視環境信訪工作,依法及時處理人民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解決新、舊污染源超標排污問題。
4、推進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省級生態區的創建是國家級生態區創建的前奏,這是我區繼創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后生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按照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啟動省級生態區建設的要求,下半年要全面實施省級生態區的規劃。力爭二年內完成10個以上省級生態鄉鎮的創建任務,今年要爭創省級生態鄉鎮6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個,繼續深化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醫院、綠色飯店、綠色家庭、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創建,爭取在二年內達到考核指標的要求,力爭在20*年底創建成省級生態區。
5、配合開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是我市生態市建設的第二階段,是我市“五城聯創”的重要內容,我區作為市區的重要組團,一是做好宣傳工作,營造“創模”氛圍;二是協同有關部門強化新城區環境綜合整治。三是確保完成各類生態保護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市區長生態環保責任書下達的任務。切實抓好生態公益林、水土流失治理、萬里清水河道、“下山出庫異地脫貧生態移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清山白化”治理、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綠色通道、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林產品基地、旅游區環境達標等工程建設,按責任書要求確保全面完成。
6、著力推進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結合“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實施,以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生態鄉鎮和生態村為目標,結合環保實際開展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因地制宜,積極采取有效方式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建成湖南鎮污水處理站;在鄉鎮(街道)采用濕地處理等模式,開展1000戶農戶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年內完成100戶;全面完成34戶規模化養殖場的污染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