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20年城鎮住戶調查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為重點,高度關注和重視民生問題,努力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實現了我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一、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收入不斷提高
2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實現1358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766元,列13個縣考核圈第四位;同比增長10.7%,列13個縣考核圈第三位。城鎮居民收入工資性收入仍占主導地位,其次是轉移性收入。從人均總收入的構成看,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分別為7429元、3157元、2434元和566元,占總收入的比重依次為54.7%、23.2%、17.9%、4.2%。
(一)兌現績效和就業,拉動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
20*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742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99元,增長12.05%,工資性收入增長對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64.7%。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我縣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全縣共計兌現教師績效工資7000余萬。二是我縣20*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402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就業人員大量增加,從而拉動工資性收入的增長。三是居民利用業余時間從事其他勞動所獲得的報酬也隨工資水平普遍提高不斷增加。
(二)社保政策向好,助推轉移性收入大幅增長
隨著各級政府對民生的持續關注,我縣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關注弱勢群體,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連續提高離退休金待遇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轉移性收入大幅增長。2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為3157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8%,成為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力軍。其中人均養老金或退休金2971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占轉移性收入的94.1%。轉移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從20*年1月份起,國家再次提高了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金,每月提高100元,提高幅度近10.0%。據縣社保局資料顯示:20*年全縣發放離退休金713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4%;二是凡是符合條件的超齡城鎮居民,經本人申請,并按規定一次性交納養老保險金的,從20*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補領數額不等的養老金,大多數在20*年上半年兌現。據資料統計:參加超齡養老保險人數為2614人,發放金額1803萬元;三是政府不斷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的關心和扶持力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斷提高,由20*年的每人每月平均96元提高到20*年的每人每月平均135元;四是政府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惠及老百姓的實質性措施,向困難群眾發放生活補助,開展送溫暖活動,從而增加了城鎮居民的社會救濟收入。
(三)著力拉動內需,激活經營性收入快速增長
近期經濟形勢逐漸好轉,我縣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與城鎮居民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批發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日益活躍,全縣批發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分別增30.5%、24.3%、25.1%。城鎮居民從事個體經營的效益逐步提升,加之我縣不斷完善就業和創業服務體系,切實減輕了個體工商戶創業負擔和經營成本,促使經營凈收入快速增加。又特別是近年來我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來我縣的游客成倍增長,20*年接待旅游70萬人次,同比增長55.6%,從而拉動我縣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的快速發展。2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達到2434元,增加384元,同比增長18.7%,占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17.2%提高到17.9%,提高0.7個百分點。
(四)利息和房租,保持財產性收入穩步增長
隨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房產投資成為居民投資的首選,擁有多套住房的家庭逐漸增多,多余房產用于出租收取房租。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2.99億元,同比增長22.5%,居民利息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出租房屋收入、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長使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收入增長成為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年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566元,同比增長15.1%,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和利息收入占財產性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7.8%、25.1%。
二、消費領域不斷拓寬,消費能力增強
隨著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消費領域不斷拓寬,消費能力不斷增強。2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236元,同比增長10.1%。從八大類消費支出構成看,呈“六升二降”的態勢。(見下圖)
(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衣食住行仍是消費主流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穿著打扮越來越講究,更加突出個性化、高檔化和品牌化,既追求款式新穎,又追求舒適方便。2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1164元,同比增長38.3%。人均醫療保健支出888元,增幅達到20.5%。醫療保健支出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越來越關注健康,加大醫療保健(如推拿、針灸、購置保健用品等等)消費支出。
(二)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家庭設備用品日益高檔
隨著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費品日趨高檔,且更新換代步伐逐步加快。20*年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9%。其中耐用品消費支出220元,同比增長13%;家庭設備支出219元,同比增長47%。
(三)享受生活模式凸顯,服務性消費支出攀升
全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654元,同比增長5.9%,服務性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0.1%,服務性消費支出僅次于食品消費支出,在居民消費支出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說明服務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四)消費理念逐漸轉變,外出旅游倍受青睞
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旅行社推出的優惠旅游線路,大大刺激了居民的消費,特別是滬渝高速路的貫通,外出游玩成為我縣城鎮居民家庭的新時尚。全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旅游支出340元,同比增長45.9%。
三、增收措施保障有力,努力提高居民收入
(一)調結構,千方百計增加城鎮居民收入
從全縣城鎮居民的收入結構來看,主要是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而經營凈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居民收入過分依賴就業者的工資收入以及養老金和離退休金,群眾就業渠道不寬,收入來源單一。為此,應大力增強經濟活力,不斷擴大就業領域,拓寬收入渠道,穩定有效地提高城鎮居民的收入。
(二)促就業,從源頭上解決社會貧困根源
低收入家庭之所以收入低,就業負擔系數高,主要是因為其文化水平低,專業技能缺乏,導致就業困難。因此,加強職業技術培訓和失業人員的崗位培訓,加大對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力度,提高職工素質,培養有文化、有技能的勞動力,有步驟地扶持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家庭走出貧困。使他們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獲得較高收入,承擔起發展自己、撫養家庭的責任。
(三)保民生,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使城鎮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更加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