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銀行業和諧社會建設中擔負著重要責任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銀行業和諧社會建設中擔負著重要責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銀行業和諧社會建設中擔負著重要責任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業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保持銀行業的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既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和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總結近幾年來的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形勢,明確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業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對新形勢下的金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也為銀行業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銀行業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增強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自覺性,以自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首先,要充分發揮銀行支持經濟發展的功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銀行業作為現代經濟中主要的資源配置工具,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創造社會財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消費、投資和進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而銀行業則可以通過推動這“三駕馬車”來促進經濟的增長。

      銀行發放消費信貸對促進一國消費增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世界上看,很多發達國家的消費信貸在全部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超過50%,有的甚至達到70%以上。正是因為消費信貸對消費的強大支持,使得消費成為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國際經驗證明,運用消費信貸鼓勵消費增長可以實現國與民的“雙贏”。要使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鼓勵消費、擴大內需是十分重要的,銀行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銀行信用的發展可以進一步促進投資增長。由于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體,銀行信貸必然會對投資的資金來源乃至投資本身產生重要影響。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表明,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來源包含財政預算資金、貸款、利用外資、自籌和其他資金等四大類。其中,自籌和其他資金占比最高,基本維持在60%以上,其次是銀行貸款,比重基本維持在20%以上。此外,銀行還通過購買國債、發放基礎建設配套貸款和貼息貸款來支持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投資建設的項目提供大量的運營資金。自2002年以來,我國銀行業每年新增貸款數量都在2.5萬億元人民幣左右,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銀行信用的發展可以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增長。銀行可以通過為進出口企業提供資金和信用來支持進出口發展。作為我國政策性銀行之一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多年來通過政策性金融服務,在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對外開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他商業銀行也通過對中國境內的外資企業和國內進出口企業提供支持,帶動了我國進出口業務的迅速發展??梢?,保持銀行業持續穩健的發展,有助于促進我國消費、投資及進出口增長,帶動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

      其次,要充分發揮銀行業的資源配置功能,引導社會資源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合理流動。金融資源是現代經濟社會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其分配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一些產業、地區和群體的發展。在不發達的金融體系中,發展的機會多屬于有一定資本積累的少數地區、少數產業和群體。那些缺乏資本積累的地區、產業和群體往往發展緩慢,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比例也相對較低。而在較為發達的金融體系中,那些原本缺乏資本積累卻擁有某種經濟資源、生產技能的地區、產業和群體,則可以借助適合的金融工具來獲得發展的機會。在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是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銀行業積極發揮自身的資源配置功能,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僅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也是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的必要之舉。

      一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場體系。要建立健全覆蓋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包括城市和農村所有群體的銀行業體系,利用金融手段將資源配置到那些因客觀條件限制而發展滯后的地區和產業,并努力提高困難群眾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使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具體而言,就是要在繼續發揮現有的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及信用合作社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金融組織創新,適度調整和放寬落后地區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和支持發展適合欠發達地區、弱勢產業和困難群眾需求特點的多種所有制金融組織,積極培育地區銀行、社區銀行、擔保、租賃及小額信貸組織等金融組織,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

      二是健全宏觀調控機制。金融調控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各級各類銀行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調整資產結構,通過引導金融資源合理流動,把過度消耗資源能源、影響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超常增長速度降下來,加快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淘汰落后生產力,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在具體調控措施的選擇上,應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和審慎監管手段,合理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正確引導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應通過中央銀行的行業窗口指導,以及根據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市場化手段來進行調控和管理,努力增強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三是健全利益調節機制。造成金融資源向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和壟斷行業集中的重要原因,是利益調節機制不到位。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力度,通過金融杠桿落實梯度推移政策,促使金融資源合理地向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和中小企業傾斜。

      第三,要積極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穩定安全的金融環境。社會安定有序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金融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直接關系國民經濟全局,涉及各行各業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金融業又是高風險行業,金融風險突發性強、波及面廣、危害性大。如果金融業不穩定、不安全,將直接危及經濟安全,影響人民安居樂業。我國金融系統以銀行為主導,因而銀行系統較之發達國家擔負著更為重要的角色,維護銀行系統穩定安全對維護社會安定有序至關重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最重要的就是要進一步改革和發展銀行業。

      一是改革現有的金融監管方法。應將金融監管的重心由金融機構轉向銀行業務,將監管著力點放在維護市場運行秩序、有效糾正違法違規行為上來。與此同時,按照金融風險的類別,將非系統性風險監管交給金融微觀主體承擔。風險監管的重心應放在完善金融監管法律法規和制度,建立金融風險的預警機制和應急機制等方面。

      二是加快發展銀行業的綜合經營。開展綜合經營是深化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國際銀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鼓勵商業銀行開展綜合經營,既集中力量發展有堅實基礎、有競爭能力、有市場需求的核心業務,又同時發展各具特色的多種業務,打造服務品牌,有利于我國金融市場運行效率的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的改善、銀行機構市場競爭力的增強以及抗風險能力的提升。

      三是進一步鼓勵金融創新。創新是現代銀行業發展的動力,是提升我國銀行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的關鍵。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需求和可能,積極穩步地發展各種類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大力推進業務綜合化、經營國際化、交易電子化和產品多樣化,為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提供盡可能多的避險機制和對沖機制,以利于它們分散、管理和化解金融風險。

      四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能夠在正常金融機構與有問題金融機構之間建立起一道“防火墻”,阻止擠兌風險的蔓延,從而對銀行體系起到有效的安全保障作用。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可以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同時保障銀行體系穩定,維護銀行體系的公信力。

      第四,要健全完善銀行業信用體系,推動全社會誠信環境建設。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銀行業是高度誠信的行業,其整個運營過程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銀行信用體系建設既是整個社會誠信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又為提升社會誠信水平創造條件。一方面,銀行業通過加強自身信用體系建設,在整個社會誠信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另一方面,銀行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配置功能,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觀念。比如,優先給予誠信企業和個人以信貸支持,給予誠信企業利率優惠和提高授信額度等等。這對于提升社會誠信水平具有很強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建立銀行業信用體系,首先要創造誠信的基礎條件。應加快建立健全全國范圍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步伐,充分發揮銀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紅黑名單制度,使那些不講信譽、不守信用的企業和個人受到應有的懲戒,在整個社會形成誠實守信的氛圍。

      其次要改善法制環境,為銀行信用建設提供法律保障。2006年8月,我國已出臺新的破產法,為保障債權人權益提供了法律依據,也為制裁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切實落實破產法,是維護金融運行秩序、化解金融風險和推動社會誠信建設的重大舉措。

      第五,要完善銀行業法律法規,改善金融法制環境,推動全社會法制建設。銀行法制建設是和諧社會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法制的行業。銀行從公眾手中吸收大量存款,在不需要公眾授權和委托的情況下,就可自行將其轉化為貸款或投資,這就需要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來規范和保證整個過程的正常運行。由于銀行業對于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影響,即使是最自由的經濟體也都不敢對銀行業放任自流,而是依據法律法規對銀行的經營活動進行嚴格監管,對各類違法行為進行懲戒。銀行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銀行業自身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同時,這些法律法規本身也是和諧社會法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建立和完善,也為整個社會的法制體系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金融立法、金融執法、金融司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為銀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依法治理金融,就是要通過建立完備的金融法律體系,嚴格的執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為金融市場參與者提供一個可預見的規則,以保護金融市場主體,尤其是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穩定,保障金融市場的公平與效率。由于銀行業同公眾利益和社會發展穩定大局息息相關,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對銀行業法制建設的需求也越來越緊迫,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立良好的金融法制環境,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實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六,要承擔社會責任,為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建設多作貢獻。銀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銀行企業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長期以來,我國銀行界對企業社會責任認識不深,重視不夠。當前有必要進一步更新觀念,把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與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并將信守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升到戰略高度。銀行企業必須把增加贏利、提高效益作為經營的主要目的,但更要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為社會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的優質服務,高度自覺地把追求自身效益與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不斷開拓自身的發展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銀行企業,信守社會責任,就是要通過履行對股東、客戶、員工、商業伙伴、社區及自然資源、環境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和義務,維護和增進社會利益,實現銀行企業和社會各行各業的協調發展。比如,要對股東承擔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責任,對客戶承擔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責任,對員工承擔共同發展、共享利益的責任,對環境資源承擔推進環保、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責任。同時,銀行業還要配合社會相關部門對公眾進行金融知識、金融法律的宣傳、普及工作,以增強群眾的金融意識,幫助群眾利用金融知識提高自身生活水平。銀行業要以信守企業社會責任的實際行動,在全社會倡導和諧精神、和諧理念,參與并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v高清理论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xxxx18|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