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舉偉大旗幟推進新的思想解放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統一全黨全國人民思想認識,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綱領性文獻。“講話”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提出了一系列關系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指明了我國改革發展的方向。“講話”精辟闡述的“一面偉大旗幟、四個堅定不移”,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征途上尤其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必須牢牢把握、須臾不可動搖的關鍵問題。而“高舉旗幟”和“解放思想”,又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和前提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偉大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推進中國發展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鮮明地回答和解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問題。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這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指明了根本方向。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十幾億中國人民由解決溫飽問題進而走向全面小康,中華民族愈益以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是在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趨勢的高起點上,總書記鮮明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前所以有必要重提“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問題,所以有必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一思想、統領全局,是因為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向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多樣化的新的環境中,一些人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問題上產生了新的困惑甚至迷惘,一些傾向性的思潮在一定社會領域對社會成員產生了種種負面影響,甚至造成了某種程度的思想混亂。這直接關系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的大事大非問題,必須加以澄清和糾正。正是在這樣一種關鍵時期和重大問題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旗幟鮮明地強調了必須永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堅定不移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斗,確保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方向。
解放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總書記把堅持解放思想放在“四個堅定不移”的首位,鮮明強調:“解放思想,是黨的思路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思想觀念演變和社會主義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一步拓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確立與不斷拓展,正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思想作為歷史起點和前進動力的。我們所走過的一系列解放思想的不平凡歷程表明,解放思想是黨的思路路線的本質要求,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才能做到事求是、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是我們應對復雜矛盾、解決實現問題、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重要法寶。
我們黨領導與推進的解放思想的本質意義在于,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決的實質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破除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教條化、凝固化的傾向,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人民群眾的的創造性實踐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從而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生命之樹長青;二是破除把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理想化、純潔化的傾向,堅決糾正企圖超階段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和思維模式,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堅持生產力標準和人民利益標準,一切從中國國情出發,并大膽吸收人類社會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進方法,創造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利于給人民帶來實際利益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機活力興旺。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解放思想具有極其深刻的歷史必然必和長期性,解放思想將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與建設事業的全過程。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起點上推進新的思想解放
經過30年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問題,無論是抓住發展機遇加快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還是應對挑戰和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都迫切要求進一步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全面推進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和復雜矛盾的重要法寶。
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新的思想解放,需要抓住哪些主要環節、解決哪些主要問題呢?總書記在“6.25”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們要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趨勢,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認真總結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帶領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這段重要論述,思想深邃,寓意深長,是我們科學把握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思想解放的科學內涵的重要指針。
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和把握當今時代的新變化和時展的主潮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更加適應時展新要求為“坐標”進一步推進思想解放。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已成為時代變化的主潮流。時代大潮流和新變化,給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步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我們應當進一步確立世界眼光,堅持用時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以創新的方法不斷推進自己,從各種不符合時代潮流和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定勢中進一步解放出來,以堅定不移的思想解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其次,要清醒地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發展的大趨勢和改革發展的主旋律,以如何加快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為“坐標”進一步推進思想解放。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大格局,這是當代中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根本所在。這樣一種改革的主旋律和發展的大趨勢,也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迫切要求我們以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和方法加以統籌解決。
第三,要清醒地認識和把握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以如何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全面發展需要為“坐標”進一步推進思想解放。近3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無可辯駁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富民強國之路,是使廣大人民群眾不斷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光明大道。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全面發展需要既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依據,也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依據。我們應當認真研究和把握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思想觀念從一切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愿望的陳舊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新的思想解放,歸根到底是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總書記深刻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必須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認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我國基本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增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堅定性,提高想問題、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清醒而又頑強地為實現黨的歷史使命而扎實奮斗、不懈奮斗”。這一論述深刻體現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規律和基本要求,是進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依據。我們應當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為根本“坐標”,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進一步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進一步解放出來,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以新的思想解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