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畢業報告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以及經濟全球化快速的發展,人們的職業生存方式發生著明顯變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新知識層出不窮,技術更新周期日益縮短,“學會學習”成為一個人最重要的職業能力,也是一個人在競爭中獲勝的法寶。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解決問題”“創造革新”成為人們價值實現的根本保障。同時,隨著信息網絡化和交往國際化,“信息處理”“溝通交流”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也日益突顯其現實的價值。為此,面對社會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形勢,高職教育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加大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力度,順應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
(二)企業的現實要求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
據調查,企業對員工的聘用標準不斷變化,對員工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越來越重視,對人才的選擇從重學歷到重能力、重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面對復雜多變的人和社會,企業要求員工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要求員工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和專業背景知識,還必須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協調發展、團隊協作、耐挫抗壓、與人相處、評判創新、解決問題等能力。企業對這些能力要求之高,有時甚至會超出對專業能力的要求。麥可思《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五種能力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分別是:口頭溝通、科學分析、談判技能、疑難排解和安裝能力。因此,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高度敬業精神和責任心,提高與人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強化團隊分工協作能力,訓練較強的抗壓耐挫能力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
(三)畢業生個人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本人概況及業務經歷
同志,男,1970年出生,漢族,大學文化,助理工程師,1994年6月畢業于河南農大,1994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被聘為助理工程師199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黨小組長。1994年7月——1995年7月在洛陽鋁礦機修車間內燃工段實習。1995年7月——1997年7月該同志任洛陽鋁礦機修車間團支部書記。1997年7月——1999年7月任洛陽鋁礦政工科宣傳干事,1999年7月至今任洛陽鋁礦辦公室秘書。該同志自1995年被聘為助理工程師以來一直從事我礦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本人審報政工師,評審時其原專業職務年限可連續計算,該同志已在助理級職務任職達七年。
二、專業理論與業務能力
該同志有很強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刻苦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熟悉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代表思想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懂得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優良傳統,具備一定的歷史、教育、法律等相關知識,熟悉本職工作,有十分豐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善于做群眾工作,有很好的工作實績。該同志忠誠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思想道德品質優良,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具有較強的研究、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在工作中獨當一面,盡職盡責,勝任本職工作。多次被評為雙文明職工,曾經被評為長鋁公司優秀團干和礦優秀黨員。該同志自1995年被聘為助理級職務以來,不管是任機修團支部書記、政工科宣傳干事,還是任礦辦秘書,各方面工作都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成果和業績
1995年——1997年,該同志任機修車間團支部書記期間,加強支部制度建設和組織建設,制定和推行《機修團支部積分管理制度》,使該團支部青年工作有了很大起色,該支部連續兩年被評為長鋁公司先進團支部,該同志也獲得1996年度長鋁公司優秀共青團干部。同時該同志負責該車間的宣傳報道工作,也連續獲得礦宣傳報道一等獎,得到了礦宣傳部門的關注和賞識。
【摘要】
越來越多大學生成為創業的主體,但是由于受到經驗、資金、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高,本文在高等教育視角下,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在社會、高校、家庭和大學生自身的四個層面對大學生創業提出支持策略。
【關鍵詞】
高等視角;大學生;SWOT分析;創業;研究
近幾年,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面對越來越多大學生創業,如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幫助學生實現創業的成功,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在高等教育視角下,社會、高校、家庭、大學生自身四個層面建立良好和諧的創業環境,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是必然的選擇。
1高等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創業的意義
尊敬的總廠領導、各位評委:
首先,我非常感謝總廠給了我這次競聘發展規劃部副部長的機會。為我們創建了一個公平競爭、施展才華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讓我看到了我廠人事制度改革、推進人才競爭和企業發展的希望。
我參加競聘的動機,說實話,當我從網上看到招聘啟示后,開始我連想都沒敢想要來報名參加應試。當時,我主要有兩種想法:
一是認為總廠早已內定了人選,這只不過是搞一下形式;
二是認為參加應試的人肯定是科級干部和處級干部,我作為一般干部報名后,別人肯定會說我“不知天高地厚”。
直到報名期限的最后兩天,我的辦公室主任在與我的談話中才偶爾提起此事,動員我參加報名,并指出了我應試的優勢,他給我提供了報名的表格,還幫我辦理了領導的簽字手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才報了名。我深知:此次競聘不一定能成功,但對推動我廠人事制度改革,較全面地檢測我的能力和我對企業發展的應有潛能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1農業高職院校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
農業高等職業教育通過教育和培養學生來提高農村人口素質、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推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學生只有就業才能實現上述目標,否則就是教育資源的浪費。農業高等職業院校應根據農業政策和發展趨勢,結合專業特點、學生的個性榭正,規范合理地指導學生規劃職業、促進學生就業,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黑龍江省政府提出“做大做強畜牧業”后,農業生產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農業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相對較小。但是,畢業生拐寸人才市場的“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又茫然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我們試圖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農業政策,教師在設置課程上、專業授課過程中幫助學生確立職」匕感望和職業目標,培養學生選擇職業方向的能力,指導學生設計職業生涯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發現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指導中應用和推廣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索適合農業高等職業院校的規范化、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工作。
2農業高職院校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過程
2.1采取專業方向分流的課程設置,適應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報考農業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都有明確學習目的、就業方向,但只能稱之為職業愿望,不具備職業生涯規劃的系統性、科學險,需要指導其在專業方向分流的基礎上確定職業方向,設定整體目標。高等學校的職業教育不可能完全達到個性化教育,但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適合個人需要和就業方向的課程條件。我們學院批準為獨立設置的高等農業職業院校后,設置課程時打破學環斗界限、重組課程,采取寬厚的基礎知識技能教學和專業方向分流教學,即學生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基本技能學習階段淡化專業界限,在專業課學習階段將一個專業分為兒個專業方向。這樣,寬厚的基礎知識技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打造了廣闊的、扎實的基礎平臺,專業方向分流則是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的具體實施過程。畢業前一學期學生結合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明確就業方向、確立職業方向。適應個性化需要的、靈活的課程設置為高職大學生規劃真正的、個性化的職業生涯創造了條件。
2.2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就業指導貫穿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