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高層建筑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高層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
1.1混凝土施工要求由于高層建筑樓層較多,而且具有較深的基礎,所以在施工中對混凝土的質量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運輸和澆筑可以使用大型機械設備來進行,而且由于建筑施工具有較長的周期,所以需要在施工中進行分段連續進行,而且要對后期施工與前期施工的結合點進行重點控制。由于高層建筑具有較大的垂直高度,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對自然災害所對混凝土帶來的破壞影響進行充分的考慮,不僅需要設計符合相關的規范要求,同時還在確保所選擇材料的質量,對于承重部位的混凝土施工,不僅需要確?;炷吝_到標準的強度,而且還要對混凝土在不同天氣、不同氣溫和不同條件下的變化進行深入的研究,確保材料配比率的適合度,加強施工工藝水平的提升,從而確保混凝土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1.2混凝土施工要點在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對于混凝土強度的控制,不能單純的通過增加水泥用量,這樣只會導致混凝土的變形和收縮增大,需要通過對水灰比的比率進行控制,從而確?;炷恋膹姸?。即在確保水泥的標號符合設計標準要求的情況下,要適當對水灰比比率進行提高,從而確?;炷翉姸鹊脑黾印6以谶x擇骨料時,需要確保其與水泥之間具有良好的粘結度,通過對混凝土進行合理的配合比,從而確?;炷吝_到設計的質量要求。同時還要通過工地實驗室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性,確?;炷辆哂辛己玫哪途眯院秃鸵仔?,使水泥的強度、砂度、含水率和含泥量都得到有效控制,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2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原料控制
2.1水泥的選擇混凝土出現溫度裂縫是較為常見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水泥材料中的水化熱所導致的,所以在對水泥進行選擇時,要在確保水泥的質量基礎上,盡量選擇低熱水泥,而且嚴把水泥的采購關,不僅需要選擇信譽好的大廠家,而且要對水泥出廠時的質量證明書進行檢查,對水泥的凝結時間、安定性和強度進行確定,確保其與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要求相符合。
2.2骨料的選擇骨料主要是指砂石等材料,所以在進行選擇時,不僅需要確保其具有較高的質量和強度,而且要確保其具有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能,骨料中不存在有機雜質和鹽類。粗骨料則以自然連續級配和碎石為最佳,而細骨料則以中粗砂為宜。
摘要結合施工現場的特定條件,采取由淺基到深基的施工步驟,對不同體量的承臺制定不同的澆筑方案和技術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泵送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升,消除了冷縫現象。在承臺中間設置棋盤式高低水平施工縫,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題詞高層建筑基礎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施工縫養護
??谑薪恍写髲B主樓地下3層,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承臺板厚3,00m,平面48.80m×48.80m,承臺混凝土量為6360m3。商住樓地下2層,承臺板厚1.80m,混凝土量為1817m3。地下車庫承臺板厚1,00m,混凝土量為2319m3,承臺中段設后澆帶1道。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抗滲等級S6,總量10496.00m3。
1施工方案
(1)為保證相鄰已有建筑安全,先施工商住樓、車庫基礎,后施工主樓基礎,這樣承臺施工由淺入深,同時也降低了商住樓、車庫的基坑降水費用。
(2)主樓承臺分兩層澆筑,每層厚1.5m,商住樓承臺一次澆筑,承臺中心水平位置埋設①50冷卻循環散熱水管,距承臺底300mm至承臺表面向上1叨mm埋沒50垂宜散熱水管,間隔6000肋21雙向均勻布置,即采用內散外蓄綜合養護措施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升值3車庫承臺以后澆帶分段一次澆筑至標高。(3)混凝土由現場攪拌。砂、石計量采用HP—800和風—800自動配料機各2臺。混凝土輸送采用HBT—60輸送泵,管徑①125,輸送能力16。58IJ/h3同時采用吊斗容量為1m3的四23—B塔吊1臺吊運部分混凝土,以免澆筑過程中產生冷縫。
第一篇
1影響高層建筑結構抗震效果的因素
(1)高層建筑自身結構的設計。作為影響高層建筑結構抗震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建筑物的結構設計應是我們首要重視的問題,點式住宅、版式住宅等各種類型的建筑物要想取得理想的抗震效果,那么就必須對其進行合適的結構設計,選擇最有效的抗震措施,充分的保證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從而實現大震不倒、小震不壞的目標。有些高層建筑結構對平面的布置十分復雜,剛心與質心可能不一致,而一旦地震來臨,那么其作用影響力和破壞力就會大大的增強。因此,在布置高層建筑結構的平面時,應盡可能的保證剛心和質心是重合的,從而保證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在對建筑的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保證建筑有合適的出屋面部分,這樣當地震來臨時才能降低其鞭梢的影響,如果房屋結構的平面布置是不規則的,在偏離建筑結構剛心的位置處建議設立抗震墻。
(2)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材料和施工過程。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原材料對其抗震效果也是有著直接的影響的,因此,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應明確施工材料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建筑物的建設質量越高,那么地震對建筑物的作用力就是越小的,而在同等的地震環境下,建筑施工建設中使用了性能越好的材料,其受到的地震作用力也就越小,而如果無法保證材料的使用性能,那么就會受到較大的地震作用力。因此,在高層建筑的施工建設過程中,選擇建筑材料時建議采用塑料板材、空心磚以及加氣混凝土板等,這些質輕的材料對于保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為較好的保證其抗震的效果,我們還應保證施工中每一個環節和每一道工序的質量,應高度的重視施工中的各項管理工作,同時建立完善的施工監管的規范制度,保證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質量,以提升其抗震的效果。
(3)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當地震來臨時,其對高層建筑結構的破壞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表滑坡、山體崩塌以及巖石斷層等導致地表發生了運動,使建筑結構受到了破壞,而水災和海嘯等地震帶來的次生災害也會破壞建筑物。在這些原因中,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是可以預防一部分原因的,因此,在施工的準備階段,應對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進行嚴格的勘察,認真的研究實際的地質和地形條件,施工中盡可能選擇對抗震最有力的地點。
2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方法
1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類型和特點分析
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最開始出現的是比較簡單的框架結構,隨后又出現了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剪力墻結構,由框架部分與剪力墻部分共同作用的框剪結構,由筒體體系構成的筒體結構以及不同結構相結合而形成的組合結構和一些巨型結構(巨型梁結構、巨型柱結構等等)。這些結構各有受力特點,適用于高度不同的結構體系,不同建筑結構的選擇也影響著后續的建筑結構設計。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與工程施工、工程造價、建筑設備安裝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所以結構設計時應該注意設計特點和設計要點。第一,高層建筑相對低層建筑整體上會導致受力增加,相對于豎直荷載,水平荷載地位提高,成為決定性因素,必須考慮基于水平荷載的建筑荷載能力,水平荷載主要包括地震和風荷載,高層建筑應該有更加優秀的抗震能力。第二,高層建筑的側移是結構設計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控制指標。第三,高層建筑的柱中容易產生豎向變形,這會造成連續梁的長度變化和預制構件的下料長度變化,忽略軸向變形是潛在的危險因素。第四,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應注意有較大的結構延性,作為一種預防措施保證整體結構在高荷載作用產生巨大變形下不至于倒塌。
2高層建筑設計的一般原則
2.1關于高層建筑結構計算簡圖的選取原則在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和受力分析過程當中,要進行相關的計算,而計算簡圖是進行結構設計計算的基礎,所以計算簡圖的選取恰當與否關系著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也關系著高層建筑的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在進行高層建筑結構計算簡圖的選取時,要特別的仔細認真,這樣才能保證結構設計計算結果的可靠,保證高層建筑的安全建設和使用。同時,計算簡圖要有一定的構造措施和構造方法來保證安全,尤其是建筑節點在圖紙上和實際中略有差別,必須保證計算簡圖的誤差在允許的設計誤差范圍內。此外,設計工程師要仔細的分析軟件計算的結果,避免因為不同計算軟件的計算結果而造成比較大的計算偏差和失誤。
2.2關于基礎設計和建筑結構設計的方案選取原則高層建筑的基礎比較深,基礎設計要考慮多種因素。高層建筑的基礎設計必須參考詳細的地質勘探報告,然后結合地區的地質條件進行基礎的合理設計。同時,采用哪種高層建筑的結構類型也影響著基礎的設計工作,不同的建筑類型的荷載不同,高層建筑的基礎設計必須與結構類型和荷載分布相一致。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確定基礎的設計工作的目的是使地基的穩定性能和承載能力發揮到最大。建筑結構的設計方案一般要滿足兩方面的要求,一是受力特性和建筑的力學性質的合理性,對于整個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的受力和荷載要明確,力的分析與計算必須簡單。二是要滿足經濟成本合理性的基本要求,建筑結構的設計方案直接決定了后續的施工方案的選取工作和施工設計,這個過程必須考慮整體建筑施工成本合理的要求。另外,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方案也必須考慮當地的地質條件、地理地形條件、工程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和建筑設備安裝等具體的因素,在各種因素相互協調的情況下,確定結構設計的最優方案。
2.3關于計算結果正確性分析的原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應用軟件不斷地加入到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分析計算當中,但是與建筑結構設計有關的軟件的品種數量眾多,不同的軟件品種的計算方法、流程和編程實現方法不一定相同,導致了有關結構設計的計算結果存在著許多差異。設計工程師要正確認識和分析這些計算結果的差異,充分了解所采用的計算軟件的計算范圍和計算條件,要在仔細審核的基礎上進行仔細的判斷,排除人工數據輸入的錯誤,才能夠得出所需要的正確結果。
1、混凝土配合比
高層建筑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據實際施工時所采用的砂石料、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劑的性能進行配合比試驗,確定最佳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但遵循以下總的原則:高層建筑混凝土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并采用“雙摻技術”(即摻加粉煤灰及外加劑),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減小混凝土的水化熱?;炷恋男阅芤笕缦?
1)坍落度:12mm~18mm。
2)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易性及可泵性。
3)混凝土要求具有微膨脹性能,以避免由于混凝土收縮而使兩個側面產生收縮裂縫,影響混凝土結構實體受力情況。
混凝土各種原材料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