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學與護理專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在就業方面是否存在差別以及影響就業的因素。方法:以2013屆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108名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從在校情況與自身能力、大學英語水平以及畢業走向3個方面進行比較,并通過統計學方法整理數據以了解其對本專業學生專業方向及就業情況的看法。結果:在校情況方面護理與涉外護理學生對自身專業的滿意度差別不大;涉外護理學生大學期間已具有就業規劃的人數遠超于護理專業;在英語水平方面護理和涉外護理的學生在雅思、托福報考率,CET-4、CET-6通過率方面差異不大;護理專業學生對其專業的滿意度高于涉外護理的學生。在畢業走向方面大部分護理和涉外護理學生認為招聘時用人單位對于自身能力最為關注。結論:在校情況及英語水平對于護理和涉外護理的學生就業方面有一定影響,并且兩個專業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就業情況方面沒有具體差別。

      關鍵詞 護理專業;涉外護理;就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6

      Nursing and foreign nursing student specialized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status research

      ZHANG Jie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Nantong22600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of cleavage and foreign-related care in the area of employment,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ctors.

      Methods:This study session will be 2013 foreign-related care and care for the 108 graduates of the study and take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chool from the situation and their own capacity,the University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graduation t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areas,and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 of dat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stud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and the view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Results:In case with foreign students in nursing care for their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imilar.Foreign students during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nursing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employment planning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 the English level of nursing care and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ielts and toefl examination,CET-4,CET-6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assing.For the professional nursing students than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affairs.In the graduation to most nursing care in foreign students think recruitment and when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for the most attention oneself ability.

      Conclusion:The in-school and English proficiency for foreign nursing care and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and two student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bu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the area there is no specific difference.

      Key wordsNursing profession;Foreign nursing;Employment

      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短缺現象也突出地擺在國人面前[1]。我校設有護理學和涉外護理兩個專業方向,按照削枝強干的教改理念,本著寬口徑、厚基礎、精專業的思想,在2012年級共同課程的基礎上,三年級學生根據發展要求選擇專業方向。學院積極開展課程體系改革,在保持傳統專業理論和技能培養的優勢基礎上,突出人文

      社區護理理念和計算機英語能力。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充分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培養學生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公共英語、護理專業英語以及涉外護理知識,又能掌握中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具有一定的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知識,畢業后從事涉外護理、護理臨床、護理科研、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專業外文編輯翻譯出版等工作的高素質國際型護理人才。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選取南通大學2013屆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共108名,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53名及涉外護理組55名進行比較。

      1.2研究方法從護理與涉外護理兩個專業的實際情況以及參考各種文獻資料,制作調查表,并進行問卷調查。所有研究對象(108名)每人1份,要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收齊調查表,進行數據錄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數據統計。 結合所得數據情況進行數據分析,提出護理及涉外護理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情況、影響因素、解決方法等。

      2結果(表1)

      3討論

      3.1在校情況及自身能力方面表1結果顯示,(1)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對自身專業的滿意度相似,對所學專業比較滿意。(2)兩個專業學生在獲得獎學金方面以及在校擔任職務情況方面也相差不大,說明兩個專業學生在學習能力上沒有具體差別。(3)涉外護理專業有61.82%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已有了初步的就業規劃,而護理專業學生僅30.19%,存在差異,客觀說明涉外護理學生在專業以及就業的選擇上有明確的方向性。(4)大部分的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學生認為在教學形式上兩個專業并不存在具體差別,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我校涉外護理教學開展的并不成功,有待改進。

      從護理專業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率來看,我校護理專業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就業情況良好,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招聘工作時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涉外”護理學生的優勢與護理專業學生相比較并不明顯。從以上的統計結果分析來看在自身能力方面涉外護理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已有就業規劃的人數遠超過護理專業學生,而在畢業走向方面有一大部分的涉外護理學生認為所簽單位并不符合原就業理想。從此結果可看出,由于國際上護士嚴重短缺,出國就職、出國深造機會很多,而且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對高職護理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2],所以高等護理人才的出路、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與此同時多方面的情況或報導使涉外護理學生對自身就業的規劃性和方向性強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但是在實際就業時涉外護理學生也存在不理想情況,首先是在學生方面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有許多出國深造、進修,甚至出國就職的機會,而她們的英語水平無法滿足需要,她們在學校學習的大部分是基礎英語,專業英語掌握少,口語和寫作絕大多數只停留在啞巴英語的水平,應用能力普遍較低;其次是從市場需求方面,大多數涉外護理學生還是選擇在國內就業,而國內市場缺少的多是高等護理人才,除了外賓病房或外資醫院,通常對“涉外”沒有明確的需求,所以也就造成了實際與理想脫節的現象[3,4]。

      3.2英語水平方面表1結果顯示,(1)有49.06%的護理專業學生認為大學期間英語水平有所提高,而涉外護理僅23.64%,存在明顯差異,說明涉外護理學生對自身英語水平的要求或期許比護理專業學生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涉外護理教學并沒有滿足或提高涉外護理學生的英語水平。(2)在大學CET-4,CET-6通過率以及報考雅思、托福方面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差不多,沒有具體差別。(3)有76.36%的涉外護理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對自身的英語水平并沒有提高,從側面反映我校雙語教學開展不成功。這說明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首先: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是合格的涉外護理人才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上應主要體現出兩個目標:一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護理專業綜合英語知識技能;二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用英語口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但目前的現狀是英語教師雖然有豐富的英語知識,卻缺少護理方面的知識和臨床經驗,而具有豐富的護理相關知識的教師對于英語方面的應用有所欠缺,所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培養造成了制約和不利影響[5,6]。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大部分學生英語(尤其是口語和護理專業英語)方面水平亦參差不齊,而隨著雙語教學的開展,大量醫學詞匯的輸入,對于原本醫學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很重的負擔,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畏難和厭倦的情緒,雖然護理理論知識能夠很好掌握,但是醫學英語卻沒有得到提高,所以雙語教學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護理專業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英語水平方面也不會有具體的差別。

      總之,護理專業、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方向應以市場為導向,突出專業英語特色。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有賴于上級教育部門、學校關心指導與監督以及教師的努力與學生的配合。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改革才會成功,護理、涉外護理專業才會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

      3.3畢業走向學校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英語運用技能的培養。進行專業英語教學,英語教師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讓專業知識滲透到英語教學之中[2]。表1結果顯示,分別有22.64%,23.64%的護理和涉外護理學生有出國深造的打算,對于這部分的學生應以雅思考試理念來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強化基礎英語教學 。要到國外深造、移民,目前最熱門的莫過于雅思考試,英語教學以雅思考試理念為指導,強化基礎階段教學,這是符合市場需要的,因此從適應畢業生畢業走向方面努力對畢業生就業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昕.本科護士雙語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13):1243-1244.

      [2]嚴辰松.與時俱進,培養外語復合型人才[J].中國外語,2004,1:67-70.

      [3]王錦倩.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狀況和護理教育改革趨勢[J].中華護理教育,2004,2(2):51-54.

      [4]蔣基昌,周琪范.中醫藥院校本科涉外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改革探討[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2):101-103.

      [5]余薇,陳文松.涉外國際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9):784-786.

      [6]溫茂興.涉外護理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6):69-71.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范文第2篇

      關鍵詞:護理學;雙語教學;人才培養;國際化

      一、雙語教學的目的、意義

      雙語教學是指除漢語外,用一門外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學科教學,目前絕大部分是用英語。國際通行的一般意義的雙語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過程中,有計劃、有系統地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體,使學生在整體學識、兩種語言能力以及這兩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學習及成長上,均能達到順利而自然的發展。在這里,第二種語言是教學的語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內容或科目。語言是工具,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英語或專業技術,而是使用英語去學習專業技術。幫助學生養成閱讀專業原版文檔的習慣,為今后學生的學術提升奠定良好基礎,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可促進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護理學雙語教學實踐的基本現狀

      (一)課時安排

      大部分授予護理學專業本科學位的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傾向于醫學生培養模式,即培養“junior doctors”,而不是“nurses”。設置了很多醫學生要求的專業課程,如:有機化學、無機化學、醫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人體組織胚胎學、局部解剖學、分子生物學、臨床藥理學,這些課程在國外授予護理學本科甚至研究生學位的院校都不會開展,可我國大部分四年制本科院校都有這些課程。前期這些課程的開展占用了后期護理專業課程的學時,使得專業課的雙語教學受到影響,造成安排的課時不足。

      以本人所在的武漢科技大學護理學專業課程設置為例:雙語教學課時量占總課時量只占23%,只是少部分課程開展雙語教學,如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學,等等。還有很多課程應該開設雙語教學但卻受制于種種原因沒有開設,如護理學導論等。

      (二)教材選擇

      國內現有的大部分教材的選擇陳舊過時,很多是國外淘汰的資料,教材內容更新不夠,無法適應當代醫學科學發展的速度現狀。有的甚至于臨時拼湊教材,內容缺乏系統性,概念、術語表達闡述的規范性有所欠缺,使得學生用中國式的英語學習專業知識,這就失去了雙語教學的本來意義。沒有原版教材,雙語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拋棄過時的教材內容,廣泛吸收反映時代進步的最新知識、最新科技成果,將國外最新的科研成果納入教學范圍,是選擇原版教材的著重點。

      (三)教師基本狀況

      我校具有高水平英語的專業教師(如通過CET-6,TEM-8,TOEFL,IELTS等)不多,授課時用英語講課的比例低于50%。大部分教師是相關專業科班出身,用英語教專業課尤其使用原版教材并無優勢,只是具有一定的英語讀寫能力,而聽說交流能力特別是專業聽說英語欠缺,不能有效地將護理專業知識用英語進行傳達。

      (四)學生基本評價

      學生普遍感覺,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授課只是照本宣科,簡單地將英文內容翻譯成中文;大部分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認為雙語教學只是一種變相的外文教材的(如果配有原版教材的話)翻譯課,自己看書效率可能更高,因而產生抵觸情緒。同時,學生的英語基礎各不相同,雖然大部分學生過了CET-4,但是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普遍不高;再加上學生接受能力有別、個人興趣存在差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又做不到分類視角,教學效果自然不佳。

      三、解決措施

      (一)師資配備

      雙語教師首先應立足于英語水平的提高。有條件的院校可以有計劃地選派教師赴境外高校進行研修交流,在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同時,注重把握學術發展前沿、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同時可以廣泛了解外語國家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禁忌習俗,避免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如果是在國內培訓,可以在教師授課前的一個學期集中進行口語培訓,如學習“CLT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交際語言教學)、“CLIL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內容與語言綜合學習等),以提高語音、語調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注重提高教學能力,掌握相應水平的科學有效的英語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好學生的表率。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盡量采取一些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授課內容,避免由于語言理解落后造成的學生思維障礙,降低學生在英語理解上的難度。

      (二)課程設置

      選擇合適的雙語課程對于雙語教學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雙語教學并不意味著全部課程都能納入雙語教學范疇,要考慮到課程的難易、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科學合理地規范雙語課程設置。如護理學專業課程設置,可以多安排與護理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而相應減少醫學相關課程如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將護理專業課(如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等)雙語教學的比例提高到總課時的一半以上。

      (三)教材選擇

      盡量使用最新版的英文原版或影印版教材,其特征為:原汁原味,反應最新學術前沿;實用性強、概念描述詳細,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能夠啟發學生自覺思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習題難易程度適中。

      (四)教學方法

      在課堂上牢固樹立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啟發式、開放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慎重選擇互動材料、分組討論或小團隊演示或分組作業,鼓勵學生自我展現,注重提高學生的聽、說、寫能力;營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將學生盡快帶入情境;盡量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合理確定改革考試方式,科學劃定期末、期中及平時成績比例。

      本人在實際教學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采取形式多樣有趣的warm-ups,如比喻式自我介紹、頭腦風暴、看圖說話、對/錯練習等;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每次由3~6位同學進行討論,并由小組中的一人或多人回答問題,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可以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思考和回答問題比較放松,每個人都得到練習和回答問題的機會,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在回答問題時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通過情境設置盡快將學生的思維集中到討論主題上來,又通過學生的分組自由討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最后在總結點評的時候,將學生的這種發散性思考集中到老師預先設置的教學目的上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老師在這種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了解學生思維、個性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促進雙語教學,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五)授課對象的選擇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賞識教育 中職教育 內科護理學 教學應用

      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的變化,中職生有了新的特點。一些中職院校教師常常抱怨如今的中職生越來越難教了,也越來越難懂了。只有正確把握中職生的特點,才能懂得他們的心思,才能排除學習障礙。

      1.中職教育的特殊性及護理專業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與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不同,其是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四年制的中等職業教育。中職教育培養了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了經濟建設和生產第一線崗位的需要。中職護理專業教育更具特殊性,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今后幾年我國會出現人口老齡化,需要有更多的合格的護理人員,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快速發展。

      2.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學生往往自我意識強,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價值觀多元化,逆反心理突出,缺乏自信,得不到認可,學習目的多樣等。

      3.中職護理專業教育的特點

      鑒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中職護理專業教育顯得格外重要。一名護理人員能參加臨床工作的前提是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有綜合分析病歷的能力,順利通過全國護理資格考試,這是護理專業學生成為護理工作人員的必備條件,專業課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專業教育與中小學的基礎教育大不相同,科目繁多,學習壓力大。

      4.內科護理教材的特殊性

      與其他學科不同,內科護理學,與醫學類教材比較,內容較淺,知識點面廣難精,中專醫學類教材包括內科學、神經病、寄生蟲和傳染病4門課程,對教師及學生的要求較高。除了認癥外,學生還要學會相應的治療及護理方法。

      5.賞識教育的內涵

      所謂“賞識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激勵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學生,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有進取的信心和動力。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賞識教育通過激勵贊揚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愿意學習、喜歡學習。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能喚醒學生的上進意識,由進步動機付諸行動。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期待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話,都足以改變學生的心態,增強學生的自信,使學生獲得學習和生活的樂趣,開發潛能,并不斷超越自我。

      6.賞識教育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的要點

      賞識教育緊抓情感因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征,又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對中職護理專業內科護理教學有很大幫助。在具體教學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6.1把課堂模擬成病房:課堂仍為教師教學的主要渠道。多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給予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如:教學“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護理”一節時,介紹完病因、臨床表現后,可以組織學生模擬肺炎球菌肺炎患者,教師問診,讓其模擬患者的表現,能敘述出要點,說明掌握了該部分知識點。在過程中抓住時機表揚學生,讓學生充滿信心。還可讓其他同學模擬護士總結護理要點,應用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有效記住專業知識,又能強化學生的主動性與自信心。

      6.2課間走到學生中去:中職院校的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比較少,可以把課間活動作為載體,利用10~20分鐘組織趣味小活動,或找個強化話題和其交流,特別是對調皮、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應注意抓住其閃光點,讓其喜愛學習這一學科。

      6.3布置作業有技巧:根據護理資格考試的要求和內科護理學的特點,小的病例分析性的題目很多見,這就要求學生有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綜合分析能力。針對中職生普遍存在不愿寫作業的現象,應少布置書面作業,多側重背誦。在護士資格證相關輔導書中,挑選與本次課有關的典型病歷題目(多為選擇題),并打印出來與同學一起分析,引導他們把每節課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每次課上提問不同的學生,答對的給予表揚;對答錯的學生適當提示正確答案。應用這種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6.4階段測驗改方式:拋開傳統的一學期一次的期中考試,根據護理資格考試的要求,把各病基本要點相關的題目找出來,如:最常見、最主要的題目,在班內多次組織搶答和輪流答,記錄成績,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過程中應注意每個學生的進步,并予以肯定。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范文第4篇

      [摘要]醫德情感教育在醫德的“知、情、意、行”中處于重要地位,在從知到行的轉化過程中起著特殊而又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情感教育中,以護理專業為中介,使學生的職業情感與專業理論、技術平行發展,使其形成對護理學科、職業的積極情感和態度,培養良好的職業情感品質。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行,豐富的職業情感,以及較高的人文素養,從而在將來的護理工作中表現出良好的語言、行為、情緒、態度和理想追求。本文主要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情感問題現狀,提出了加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在新的形勢下,護理人員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護理專業的學生是護理事業未來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培養學生擁有豐富的職業情感,恰當地進行職業情感教育,促進職業情感領域的積極轉化,有利于學生良好護理品質的形成和護理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本文對加強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情感教育進行初步的探索。

      1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態度現狀問題分析

      情感是態度的核心,情感的屬性和本質都能在態度中表現出來。高職生的情感態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習態度、生活態度和職業態度。在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中,情感態度現狀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學習態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會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響,高職生在入校時,大部分同學的成績都較差,學習欠缺自覺性,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學習興趣不大。在課堂上,相當多的一部分同學不會做筆記,聽課時各種小動作較多,違紀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師的批評。在學習的課目上,學生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習態度有很大差別,注重專業課和基礎課,忽視文化課。

      1.2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生的生活習慣較差,沒有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團結協作精神較差,欠缺勤勞節約的美德,盲目攀比。

      1.3職業認識不夠,職業意識不強

      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力度不夠,了解不夠全面。在我校做過的調查中,學生在入校選擇專業時,主要參考的是父母的意見,其次考慮的是就業前景。因為自己喜歡而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學生的職業意識欠缺,在護理實習操作時,表現出對操作規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規范。

      2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態度問題的了解,我們應積極采取措施,轉變學生的態度。

      2.1分析學生學習需求,入學時增強護理專業認識教育

      在新生入學后,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的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基礎,調整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樹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護生入學后,應增強對護理這門職業的認識。讓具有較強職業情感的老師進行護理專業相關職業的介紹,啟發引導學生樹立對護理專業的正確認識,激發學生對護理事業的熱愛。

      2.2豐富教學模式,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情感教育,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學模式。課堂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學使護生的學習活動由消極轉變為積極,這就意味著護生專業學習和生活的積極化,它必然對護生的專業學習和職業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1]。運用各種溝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種手段,在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教育實踐中,優化顯性課程,開發隱性課程,認知與情感的激發有效結合,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教學策略。以這一策略指導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情感教學和情感培養兩個途徑,喚起學生對學科的積極情感與主動學習態度,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2];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提升學生的職業認知。具有高超的護理技術,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護士。護理人員不僅僅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術知識,還需要有足夠的人文和社會知識。護理人員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只有具備了積極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人文修養,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從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3優化教學環境,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護理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對病人情感的滿足,應重視學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發展,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對病人情感的理解和關注[3]。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注重加強師生的心靈溝通。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了較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只有師生之間建立了一種相容的情緒狀態,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激發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

      在教學課程外,也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是一種隱性教育。教師應以愛和尊重為前提,創造美的交流氛圍。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時,人性品格也得到進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發和培養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個環節,優化教學環境,培養護理情感,強化專業思想教育,提高對專業作用的認識,利用社會教育因素,實現角色認同,引導學生合理定位,引導學生擺正角色位置,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明確專業與實現自我需要的關系,同時教學中注意高層次需要的培養,把自我需要與護理職業要求聯系起來,最終形成與護理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情感和情感品質。

      只要我們善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換情,就必然會換來學生的激情和熱情,也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啟發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覺悟水平,極大地提高高職護理專業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吳雅文,姜安麗,李樹貞.對護理情感教育與護士職業態度問題的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5):296-298.

      [2]姜安麗,石琴,金玲.護理學“情感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護理雜志,1996,13(3):38.

      護理學與護理專業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護生;人文素質;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R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0-0052-03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不僅僅是技能的嫻熟,還應該包括生理、心理、社會以及精神上的護理。因此,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護生要具備人文關懷的能力,讓患者身心兩方面的護理都得到最大的滿足,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這是培養高職護生的重要目標。“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素質是指人們通過后天對人文學科知識的學習和不斷積累使之內化為自身良好的氣質、修養、人格品質、思想內涵。護理工作除了要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扎實的實踐能力外,還需要具備較好的身心狀態、完整的心理素質和較高的人文素質。護理人文素質的內容包括職業道德品質、個人人格魅力、語言溝通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質等。現代人對護理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手段、服務領域、服務方式等都提出更具體要求。我國整體護士護理水平較低,醫患矛盾緊張,現在的醫療糾紛統計數據分析顯示,約80%的糾紛不是由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造成,而是僅僅因為醫務人員的交流不當或冷漠引起。很多患者表示護士沒辦法設身處地為他們設想,無法了解他們身心需求,護士整體文化素質不夠。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模式已為人們所接受,為了使醫學教育界重新審視社會需求,培養出“通才”護理人才,本文立足于護生人文關懷和素質水平的提高,采取積極措施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進而提升整體護士護理水平。先對護生人文和素質教育的現狀進行了解并分析,進而總結出國內外學者對提高護生水平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給未來高校護生教育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1、引言

      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或潛在健康問題的反應,它旨在促進、維持和恢復患者的健康并減輕他們的痛苦。護理專業學生是臨床護士的儲備力量,高校肩負著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合格護理人才的重任。護理學作為醫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結合知識、直覺和對他人的同情和尊重。相對其他醫療活動而言,護理工作直接為人類的健康提供服務,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和服務性。

      隨著現代高科技醫療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隨著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護理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知識結構也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單純的強調技術的過硬和物質方面的滿足,而缺乏對患者心理、精神、社會、自身價值體現的關懷,從此出現了護患關系不協調,患者的不滿意度增加,醫療糾紛不斷,嚴重損害護理人員的形象,也影響醫院的聲譽。因此,現代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人文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校護生的人文素質是影響護士護理關懷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只有加強在校護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才能進一步提高醫療護理水平。

      在倡導整體護理的今天,護士人文素質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求護理工作能夠以人為本,并堅持以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要求護士不僅要對患者身體健康給予照顧,還能為患者提供社會、精神、心理和文化等全方面的護理。近年來,各專業高校都試圖將醫學倫理教育思想和護士專業價值觀有效結合,進一步豐富傳統的價值觀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不斷提高護生的專業價值觀和職業素質,促進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社會化進程,從而滿足社會各界對高素質護理服務的需求。

      面對護理行業的機遇與挑戰,高等醫學護生教育必須適應21世紀醫學教育模式的改變、護理教育理念創新和護士人文精神缺失的現狀,提高護生人文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需要,是護理工作的內涵要求,也是就業市場的形勢要求。

      2、護生人文關懷和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師生對人文素質教育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我國高職教育一直延續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在護生培養上過分強調護生的專業課學習,從而忽視了護生的思想道德等人文素質教育。

      醫學界一直受生物醫學模式影響,至今仍有很多老師和學生沒有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他們認為人文素質教育并不能幫助患者解除病痛,并不能為護生畢業生找工作增加籌碼,因此,大多數高職院校在總課時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來傳授專業課教學,導致大多數護生在校期間全部用來學習護理學專業理論和技能,根本沒有太多課時來系統學習人文關懷和素質教育的專業課程。教師們也未意識到人文社會科學和素質教育學習對護生適應現代社會和工作所需的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醫學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融會貫通,才能使醫療素質與人文素質結合成一體,才能培育出高素質的新一代護理良才。一切為了使學生成才、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落實科學發展觀,彰顯人文關懷。

      護生對護理專業素質要求的認識不足,導致對思想品德、政治理論等課程不感興趣,覺得這些課程枯燥無味,無法體會人文課程的內涵,因而影響護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無法體會做為“白衣天使”的職業使命感和光榮感,這些對護生職業道德的形成和職業職稱規劃都有深遠影響。

      2.2 人文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脫節問題嚴重 研究發現,大部分醫學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的護理教學上,重視科學素質教育,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傳統生物醫學模式仍是大多數院校課程設置的標準,在課程設置上,以“學科為中心”。在高職教育中,由于課程緊張,所以課程一般以專科基礎課、專業理論課為主,公共基礎課程較少,除硬性規定的課程外,很少設計道德、心理、環境、素質、歷史、美學、禮儀等內容。孟艷君等把人文素質課程定義為社會人文科學與護理學交叉而成的邊緣性學科所組成的課程,因此,提出“美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人際溝通、倫理學和文學及音樂藝術鑒賞”等均可列為人文社科及相關類課程。李向青等在對不同層次護理人文素質教育需求的調查中發現:護生對人文精神的認同度及對學習人文知識的期望都較高,而對現今醫學院校護理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開設的滿意度較低,研究生、本科生較大專生及中專生更認為學校開設的人文課程遠遠不夠。

      人文素質學科一般屬從屬地位,學校和教師大部分提倡實用主義,學生也順其自然地接受這種“專業性”教育,無法認識到人文社會學科在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數護生被局限在與專業相關的自然科學和專業課程中,造成知識面狹窄,見識狹隘。這些都導致應屆護理專業畢業生除了具備嫻熟的護理技能外,缺乏護理本身需求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郭世松等人提出改革傳統醫學教育課程體系,開設與醫學相關的人文社會綜合課程,是適應21世紀的需求,是培養高素質綜合醫學人才的重要舉措。然而現代醫學課程設置不合理,重專業教育,輕人文教育現狀非常普遍。經統計,醫學院校的社會人文科學課程學時大致占總學時的8%,且人文課程多為意識形態教育類課程。宋長平等通過研究發現,我國護理專業開設的人文課程教少,專科學校所開設的人文課程平均占總課時的4.2%,護理本科教育中開設的人文課程約為12.7%。而國外的醫學院校醫學課程包括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醫學三大類,美國,德國人文課程比重占20%~25%,英國,日本約為10%~15%。且有許多西方國家其他學科本科畢業后方能就讀醫學專業。

      2.3 授課方式單一 人文素質教育不同于其它醫學專業課和其他人文學科知識的教育,專業課和哲學、歷史、政治等知識都有專門的課程設計,人文素質教育要與人文精神聯系在一起,是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與心靈修養聯系一起,因此,灌輸式人文教育不能喚醒護生內心的需求,不能有效培養護生人文素質。通過調查發現,現在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一般停留在正常課堂教育、文化活動、專題講座、一般會議等形式,高校人文素質教育不能脫離實際,應該根據護生教育的特點,不能死背人文理論知識。應該改變教育的方式方法,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掌握護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承擔起社會、他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游川等在常規評價時,與護理學生一起制定人文行為、人文知識、人文思想這三個層面的人文素質培養目標,實施人文素質目標評價法,發現目標評價法在護理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之中確實能起到顯著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3、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與途徑

      3.1 增強師生人文意識 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是教師,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目前,從我國護理師資隊伍的總體情況分析看,其人文素質教育的意識和能力需要不斷的提升。姜淑琴提出,我國護生人文素質培養不被重視的主要原因是人文護理師資缺乏,同時具有跨學科知識結構的教師數量較少、比例偏小,再有護理教師對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護理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并將人文素質教育始終貫穿于護理教學各個環節之中,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用自身的人文精神、思想情操來感染護生。另一方面,要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意識,加強自身人文素質的自我培養,自覺學習人文知識,培養人文精神,學會尊重科學、尊重生命,發揚人道主義精神。

      陳榮鳳指出在人才引進方向,各醫學院校可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和挖掘校內外人文素質教育人才,引進專門從事人文素質教育的教師,形科的教師隊伍。而在引進專業課程的新教師中,必須對新引進的高校教師進行人文素質考核,選拔專業過硬,且具有較高人文素質的教師。而對于已經在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學校可有計劃的選送教師到人文社科院校深造,鼓勵在職教師攻讀心理學、管理學、思想政治、美學、禮儀等途徑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可以通過在職研究生、在職博士等途徑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各院校教師也可通過交流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護生已經逐漸的認識到了具備全面的護理人文素質對她們以后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在校期間開設人文課程才能滿足護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識需求。張新顏對143名在校護生進行調查表明,有近50%的學生意識到提高文化修養豐富文化知識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且有50.3%的同學認為應增加選修課的學時比例,同時有39.4%的學生認為應適當壓縮醫學專科課的學時,增加人文課程的學時。通過研究表明,大多數護生認為應該加強文學、歷史、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藝術類的人文課程,從宏觀角度出發,整體優化護生人文課程體系,滿足護生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

      3.2 加強人文課程建設,改善教學手段 加強人文素質課程的建設一方面要加大各院校人文課程所占的比重,通過宏觀調控合理優化各類科學之間的比重,另一方面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學生興趣和需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人文素質,提高綜合能力。

      護理學是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不僅取決于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人文素質更是保證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而要使護生具備豐富的人文、社會學知識和素質,課程設置就是其重要保證。在護生人文課程及相關課程設置必須科學、合理、切實可行。首先,增加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適當壓縮與合并專業課,相應增加人文課課時。其次,可采用選修課與必修課相結合的原則,對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社會醫學等課程可列為護生的必修課;護理科研基礎、人口學、藝術類,邏輯與思維等列為選修課。再次,合理安排課時,一般人文課程總課時應占大學總學時的20%左右,可在300學時左右,其中必修課每門課約為30學時,占人文課程的40%-50%,選修課約占25學時,約占總學時的50%-60%。護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以及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培養護生的人文素質除了學習人文課程外,其它的如在進行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程的教育過程中也要加強人文素質的教育,同時,上課的場所也是影響護生人文素養的因素之一。

      在人文課程建設的時候必須有針對性、有重點地提高教學方法和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從不同角度挖掘新的看法。在現代護理教學中要改革教學手段,創建人文學科特色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從各個側面為學生補充知識,培養護生專業思想,提高整體素質。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護生人文素質開展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提高他們人文精神,提高綜合素質。

      3.3 營造人文氣息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圍。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都給予學生人文熏陶,培養人文素質。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91av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